词条 | 塔藏群 |
释义 | 命名辜学达、黄盛碧1987年命名,四川地矿局1991年首次公开引用。命名剖面位于四川南坪县塔藏乡箭安塘子—胜利乡牙屯沟;参考剖面位于隆康乡丛垭。 沿革原塔藏群是指分布在岷江—荷叶断裂带及附近的一套火山岩和碳酸盐岩、泥砾混杂岩。甘肃地质局区测队(1970)曾称为“黑河群”和“博峪河组”,前者归下二叠统,后者因发现植物Neocalamites sp.等归入中三叠统。1976年四川地质局第二区测队将这套地层定为石炭—二叠系。1987年该队又将其定为菠茨沟组和扎尕山组,分属早、中三叠世。1985年四川区调队在西康群专题研究报告中,将九寨沟附近一套塌积灰岩命名为“隆康组”,时代归属中三叠世拉丁期。1987年辜学达、黄盛碧鉴于该套地层以其独特的基性火山岩和碳酸盐岩泥砾混杂岩而区别于菠茨沟组、扎尕山组及古生代地层,故命名塔藏群代表这套地层。1991年四川省地矿局首次公开引用, 并将其时代定为中三叠世拉丁期至晚三叠世卡尼期。本典从之。 特征为砂板岩、中—基性火山岩和碳酸盐岩泥砾混杂岩,可分两个岩组:下岩组为浅灰色变质砂岩夹透镜状、角砾状灰岩,在隆康一带,可见由大量杏仁状细碧岩和角闪细碧岩、火山角砾岩、放射虫硅质岩组成的喷溢—沉积韵律;上岩组为复陆屑复理石砂板岩夹泥质灰岩薄层,底部为杂色砂泥岩、含铁锰质灰岩或铁锰矿层。该群与下伏老地层为不整合接触或断层接触,上覆地层不详。厚度大于2800m。下岩组产双壳类Daonella lommeli;牙形石Neogondolella excelsa, N.polygnathiformis等,以及海百合Taumatocrinus hsui。为海相火山喷溢—沉积岩系。火山岩K—Ar全岩等时线年龄在牙屯沟和塔藏分别为227Ma和224~231Ma。该群主要分布在四川西南部的南坪一带,集中在岷江—荷叶断裂带及其附近,厚度数百米至千余米。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