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楚人 |
释义 | 广义上的楚人泛指楚国统治下所有地区的人,包括今天的湖北湖南重庆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和河南南部。比如项羽是江苏宿迁人,刘邦是江苏沛县人,但都是楚人。狭义上的楚人指楚国的发源地,今天的湖北湖南的人。 中文名:楚人 外文名:Chu people 楚人的风俗习惯“苞茅缩酒”是楚人最为重要的祭祀仪式,甚至可以成为引发战争的理由。《左传·僖公四年》记载,齐桓公纠合诸侯借伐蔡为名,南下攻楚。楚使质问:“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齐国的相国管仲在答复楚使时说:“尔贡苞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问罪的理由之一就是楚人不向周天子贡奉苞茅,周天子不能缩酒。《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也说:“楚之菁茅不贡于天子三年矣。”看来,周王室一直是依靠楚国进贡苞茅来进行祭祀的。 “苞茅缩酒”的遗风今在湖北端公舞中有所表现。端公舞是保存在襄樊南漳、保康、谷城一带的巫教祭祀舞蹈,这种巫舞就是从古代楚国流传下来的。在湖北襄阳和湘鄂西的苗寨也有变异的缩酒遗俗存在。 楚地湖北、湖南端午节时盛行用竹木纸布等材料扎制龙舟,湖南《衡山县志》载:“端午前后,或道或巫为纸船,若龙舟状,首尾系锣一鼓一,至人门首击且唱,谓之收瘟,妇女竞以米投之。”至今在湖北农村,端午节时用竹纸扎的龙舟作“龙舟会”仍是非常普遍的习俗。“龙舟会”一为求雨,二为驱疫消灾,由道士主祭,村民有求财、求子、求消灾除病者,纷纷上香禀祝,并将各人制作的纸衣、纸鞋及纸人献入舟内,金鼓箫板、旗帜引导,小伙子抬着龙舟在村内绕行一周,数日后,将龙舟等送到河边焚烧以驱疫。 迎紫姑的习俗从古至今一直在荆楚等地传承、流变,迎紫姑又称扶乩、扶箕、扶鸾、请仙等。 紫姑是厕神。中国最古老的民俗志《荆楚岁时记》中记载南朝荆楚之地有在正月十五夜迎紫姑的习俗。引刘敬叔(约公元390-公元470)的《异苑》来解释这项习俗:“姑本人家妾,为大妇所妒,正月十五日感激而死,故世人作其形迎之。咒云:‘子胥(云是其婿)不在,曹夫人(云是其姑)已行,小姑可出。’于厕边或猪栏边迎之,捉之觉重,是神来也”。说的是紫姑本来是一户人家的小老婆,因被大老婆嫉妒,于正月十五日气愤致死,所以人们(在正月十五日)做成紫姑的形象来迎接她。祝告说:“子胥(说是紫姑的丈夫)不在家,曹夫人(说是大妇曹氏)已回娘家了,紫姑你可以出来。”在厕所或猪圈边迎接,如果手中紫姑的形象重些了,那就是厕神来了。相传厕所和猪圈里必须安静,才能招致紫姑。 主食方面,楚人以稻食为主,副食方面,楚人以畜牧、捕猎和采集品为主,以园圃种植物为辅,其中以鱼羹和包裹烤熟的螺蛤为日常主要副食和菜肴。 以稻米为主食,在我国南方约有7000年以上历史,而稻对于中原居民来讲,不是常食之物,它虽被列入五谷,但排列次序却为:黍、稷、麦、菽、稻。除了稻米,楚人也种植其他旱地作物,北方有的粮食品种,楚国也都有,不过在食用次序上,以稻米为首位。 楚人的基本副食除鱼之外以肉类和蔬菜为主,这两大类副食品是从畜牧、捕猎、园圃种植和采集等方式获得的。在战国时期的“江陵望山一号墓出土的铜鼎里,就有牛、羊、猪、鸡等的遗骸,在一件长方形的竹筒里也有许多鸡的大腿骨。”除天子、诸侯祭牲取自官牧外,卿、大夫、士的祭牲皆为家畜之物。庶人祭祀以及饮食虽不用牲肉,但也普遍养有家畜和家禽。楚国官牧畜养的主要是马、牛、猪等大、中型牲畜。楚国也是先秦时期最早池塘养鱼的几个方国之一。除池塘养鱼,稻田养鱼的方式也是存在的。但是,对于以鱼类为日常主要珍馐的楚人来讲,人工养鱼与捕捞野生鱼类相比,只是一种补充方式,楚人主要是以后一方式来满足食鱼的需要的。 再来讲蔬菜和水果,有王瓜,也就是土瓜,调味料有生姜、小茴香,蔬菜有芋、葵(冬葵、冬苋菜)、芥、菘(白菜)等。楚人水果品种较蔬菜更多。《吕氏春秋·本味》记楚有“江浦之橘,云梦之柚”。还有板栗、柑橘、棘(野生酸枣)、樱桃、梅、砂梨、柿。 捕猎和采集也是楚人谋取食物的两个重要方式。常食的鱼类有:大龟、鲤、鲫等。所食禽类有鸹、鸿(大雁)、凫、鹑、鹜等。楚人食用的许多动物都是北方人一般吃不到的稀有美味。楚人捕获的禽兽及鱼类,一部分用于尝鲜,一部分则制成乾肉(或腊肉),乾鱼以备不时之需。 楚人采集的天然植物副食品种类也相当多,有苦菜、菱角、云梦之芹(楚葵)、还有桂、菌,这是属于调味料。 在楚国最具传统特色的酒是香茅酒。楚人向周天子进贡,祭祀神灵都使用香茅酒。楚人有两种饮酒方法,“冻饮”和“酎清凉”,“冻饮”是将冰块置于酒壶外使之成为冻酒,“酎清凉”则是将酒壶浸入冷水中使之成为凉酒。这都是楚人在夏季的饮酒方法。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了两件冰(温)酒器,这种器物是由两种容器组合而成,里面的方壶形容器是盛酒的,每个方壶中均有一把铜勺,外面的方鉴形器在夏季里用来盛冰或凉水,在冬季则用来盛热水。 楚人的建筑样式和居住习俗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风貌。楚国都城的建制和布局同北方一样基本上采用大城套小城的双城制。楚都纪南城(图1,楚都纪南城故址)呈长方形,城垣周长15560米。城内东南部为宫殿区,存有台基84座,并发现城垣土墙遗迹和护城河古河道。宫殿区北部的手工业作坊遗址,再往北即城的东北部则为商业区。楚王宫的正门之一名为“茅门”,通过茅门后便是楚王治朝的朝堂。王宫内既有空间宏大的“高堂”又有曲折相连的“曲屋”, 既有进深幽远的“邃宇”,也有小巧精致的“南房”,这些由大小、高低、长短、层楼、结构、繁简不一的宫廷建筑组合在一起,这样便形成了一个气势磅礴、宏伟壮观、错落有致的建筑群体。最能反映出楚人的建筑特点和工艺水平的,还不是都城内的宫殿建筑,而是游苑区的行宫和高台建筑。历代楚王建有大量有行宫供他们游乐,楚成王建有:“渚宫”,是建在郢都南面的水中州土上的一座行宫。楚灵王时建的章华台是楚国层台建筑中的杰出代表 其他的想要详细知道可参考《楚国风俗志》一书 楚文化 楚文化,因楚人、楚国而得名,是形成于周代的一种地域文化。她初成于江汉地区的苗蛮之地,是糅合了东方文化之末流和荆蛮文化之余绪的一种低等文化,特色不著,水平不高。但随着楚国势力的不断强大,武攻为文治开拓了天地,文治为武攻奠定了基础。特别是楚灭陈之后,楚国势力牢牢地控制了陈地及周围地区,楚文化随之北上中原,与这里的东夷文化、齐鲁文化、中原文化交流汇融,进而形成华夏文化的主干、两汉文化的母本。 (一)三年不蜚时不至,一鸣惊人震乾坤 楚庄王曾向世人宣誓:“三年不蜚,蜚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⑧。表现了楚人的民族精魂。楚人,原为华夏部落首领祝融之后裔,祝融为黄帝后裔,后辗转迁徙至江汉地区,与当地的“三苗”土著人杂处繁衍,进而扩张崛起。按其易国都之先后,称为荆楚、陈楚、吴楚;按其所处方位,则分为南楚、东楚、西楚等。《史记·楚世家》云:“楚人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屈原《离骚》开篇:“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至周成王时,鬻熊之重孙熊绎受封于楚蛮之地,“楚”这个正式的国名兼族名开始载于史册,熊绎被认为是“楚”之建国的始祖。熊绎五传至熊渠,熊渠以胆气和勇猛著称,在江汉之间深得人心,趁着周夷王时期中原动乱之机,扫荡周围蛮夷,扩大楚国疆土,揭开了吸收蛮夷文化及中原文化的序幕。《史记·楚世家》记:“熊渠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正是由于楚人长期处于非夷非夏、亦夷亦夏的特殊地位,才使楚人的民族偏见比较淡薄,容易与其它民族和睦相处。如诸夏在战争中经常俘掠敌方的人口为奴隶,尤其热衷于俘掠戎狄人为奴隶。可是,楚人对俘掠奴隶却没有兴趣。对被灭之国,楚人一向是迁其公室,存其宗庙,县其疆土,抚其臣民,用其贤能。即使对于蛮夷之族,也是相当的宽容。因此,楚人的民族思想最有助于民族的团结,社会的发展,以及国家的统一。所有这些民族特征,后来的楚人刘邦都给以很好的继承和发扬,这就是大汉王朝得以迅速发展,并成为文明昌盛的泱泱大国的根本原因。 其次,楚人有着百折不回、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楚人初居于苗蛮之地,方不过百里,周围各国占尽了良田沃土,楚人只能被蜷缩在山地与平原的夹角当中艰难维生。《左传》载楚灵王右尹子革的话说:“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正是这种筚路蓝缕的苦志精神,成就了楚人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晋书》载:“ 冒以筚路蓝缕,用张楚国”。这种筚路蓝缕的民族精神代代相传,融入了楚民族的血液之中,成为楚人自强不息、问鼎中原的强大动力。楚庄王“三年不蜚,蜚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的民族自信;卞和不惜两次刖足献玉的执著精神;屈原“忠而斥弃,愁满山泽,魂魄放失,厥命将落”⑨的爱国主义情操;刘邦“愿分父羹”的江山意识,都表明了楚人执著进取的民族魂魄。楚顷襄王21年(公元前278年)春,在秦、楚的最后决战中,秦将白起率领最强悍的兵力攻陷楚都“郢”城。他万万没有想到,所得到的只是一座空城。在这场恶战中,楚人有逃亡的和战死的,却没有一个投敌献媚的,其中两个被俘的士兵,宁可咬断舌根和投火自焚,也不肯泄露楚钟鼎、鬲樽的埋藏地点。因此,楚人留下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不朽精神。直至最后,楚被秦亡,楚人仍顽强地发出“楚虽三户,亡秦必楚”⑩的悲壮誓言。果不食言,十六年后的楚人刘邦兑现了先人遗言,打败了不可一世的秦家王朝,建立起一统天下的大汉帝国,完成了问鼎中原、独霸天下的宏伟夙愿。 (二)筚路蓝缕民族魂,风情迷人传千古 《晏子春秋·内篇·问上》说:“古者,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楚人介于华夏与蛮夷之间,立于东南西北之中,他们的习俗既有蛮夷之异,亦有华夏之同,具有极强的兼容性。楚人确信自己是日神的远裔、火神的嫡嗣,因而形成了独特的风尚——尚赤,尚东,尚左。因为祝融来自日出的东方,是帝喾的火正,生为火官之长,死为火官之神。《国语·郑语》:“夫黎为高辛氏火正,以淳耀敦大,天明帝德,光照四海,故命之‘祝融’,其功大矣!”日出东方,火播山野,是远古人征服大自然的信心和力量的源泉,是楚人自然崇拜与祖宗崇拜自然结合的原始信仰。正是由于日、火均为红色,富有激情和生命力,所以楚人尊红为贵,形成尚赤的风尚,以致有人把楚文明称之为“红色文明”。 “昔者,楚庄王鲜冠组缨,绛衣博袍,以其治国,其国治”(11)。楚人尚火、尚红,是与其所处的恶劣环境密切相联的。因为,“筚路蓝缕,以处草莽”,有了火,可以烧荒开地,可以驱狼逐豹,更可以祛寒去湿、燎物成食。因此,在早期原始生态环境下,有了火,便等于有了生存下去的条件和力量;有了火,就有了“吉”和“利”,以致墨子竟将楚庄王能够成就霸业与他的“绛衣博袍”联系在一起。尚赤之风相沿不衰,直至今日我们汉人凡喜庆、旗帜、饰物、服饰,仍喜以红色,说明汉人之风即楚人之风矣。刘邦起义造反、试图登极称帝时,亦自名为“赤帝子”,并虚构了一个“赤帝子”斩“白帝子”的耸人奇谈,以“楚子”自居,目的是借以以此号召楚人,共同推翻秦王,实现“亡秦必楚”的目的。刘邦的军队一如项羽的军队,均为“赤帜”。《史记·历书》记:刘邦立为汉王后,“以十月为年首,而色上赤。”这就是沿袭了楚国的历法和楚人的习俗。 另外,楚人以东向坐为最尊,南向坐为次尊。楚国公族的墓葬亦是头向从东,墓向与头向一致,也从东。其中的意蕴:一是作为日神的远裔,应朝向日出的东方;二是作为火神的嫡嗣,同样应朝最初的火神所居的东方。古人所讲方位的上下,除了东、南、西、北之分,还有左、右之分。南向在东向之左,尚左之风由此而来。周朝习俗则尚南、尚右,彼此适得其反。《孔子家语·问礼篇》:“坐者南向,死者北首,皆从其初也。”说的即是周人的习尚。在楚国,职官以左右区分,左为正,右为副。其习相沿至汉,再至唐、宋、明的汉人官制,均以左为上,右为下,文左武右,男左女右,长左次右等等。由此可见,汉习即楚习矣。鸿门宴上,按《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五人中四位是楚人,只有张良是韩人,席次则按楚俗安排:项羽、项伯东向坐,最尊;亚父项籍南向坐,次尊;沛公刘邦北向坐,屈居下位;张良西向侍,叨末座。太史公记事,可谓平淡之中见精妙,廖廖几字就把楚人、楚俗交待的清清楚楚,无需加一字之褒贬,就把项羽的骄横之态和刘邦的忍辱之情,刻画的淋漓尽致。 刘邦爱楚服,平时喜穿短衣,交领、右衽、直裾,这是平民、贵族均可常穿的便服。所以《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记述叔孙通见刘邦时,脱下长袍,换上短衣,以讨刘邦欢心。刘邦自幼爱楚冠,即是一种竹里漆丽的窄长的板子。因其家境不丰,刘邦自己便经常用芦苇或竹皮制冠自戴,这就是典型的楚冠,后称之为“刘氏冠”。刘邦称帝后,把这种长板楚冠前后加以玉珠旒苏,成为皇帝的专用冠冕,谓之为“平天冠”。说明刘邦非常眷爱楚俗,同样也说明汉俗多引自楚俗。刘邦与项羽一样,喜爱楚歌、楚舞,常引亢高歌,以诉衷怀,《大风歌》、《鸿鹄歌》便是其例。《汉书·礼乐志》说:“高祖乐楚声,故《房中乐》楚声也”。汉朝的《房中乐》,曲名虽是周代,曲调即属于南音。 (三)南国乡音唱楚韵,黄河涛涛跃龙门 “龙凤呈祥”是楚人、汉人共同的景仰,共同的心声。载负着东夷文化的楚人,仍以先人的崇奉为本,以鸟为图腾(Totem:印第安语,意为“他的亲族”)。在楚人眼中,凤是日中之火鸟,是祖先祝融的英灵,因此是至善至圣的神鸟。《白虎通·五行篇》说祝融:“其精为鸟,离为鸾。”鸾即是凤。他们喜欢以凤鸟喻人,把自己喜欢和崇拜的人名为凤鸟。如楚庄王即位后,整天寻欢作乐,不问国事,大臣伍举进谏曰:“有鸟在于阜,三年不蜚(同‘飞’)不鸣,是何鸟也?”庄王对曰:“三年不蜚,蜚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这里,伍举以鸟喻人,庄王亦以鸟自喻。屈原在《离骚》、《九章》、《远游》等诸篇中,反复咏颂“凤鸟”、“凤凰”、“鹭鸟”,把它作为美的象征,凭它的导引而上下求索。至今,汉人仍喜欢用“凤”字命名。如丰县古称“凤城”,相传有凤凰而得名,现多以“凤”字命名,如凤鸣塔、凤城镇、凤城宾馆、凤鸣大酒店等等。 楚人喜欢凤,后来才变得喜欢龙,这是楚文化扩张和兼容的典型标志。图腾形象中“龙”的原形一为蛇;二为鳄,是一个见首不见尾、首尾相照应的连体庞然大物。它是将马头、鹿角、蛇躯、鳞身、鱼尾、兽脚、鹰爪等特形集于一身的连合体。这种多种动物的集合体,正是各图腾民族融为一体,成为一个新的联合集团的象征,更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启明星。许顺湛在《中原远古文化》第五章中,曾对炎、黄时代的33个主要图腾氏族进行排列,至尧、舜、禹部落联盟时,只剩下7种民族图腾,这表明在部落不断地扩张兼容中得以吞并和组合,这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闻一多在其《伏羲考》一文中指出:“龙是许多不同的图腾揉合成的一种综合体,因部落的兼并而产生的混合的图腾。”龙的形象定型于战国后期至秦、汉之间,这一时期正是楚国北扩、楚文化北上,与中原文化、齐鲁文化、三秦文化交融汇合的时期。因此,“龙”图腾的形成,象征着中华民族主体血脉的汇聚和华夏文化的奠基。从此,普天下的中国人就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龙的传人”。它预示着东方破晓,黄龙腾飞,中华文明的伟大时代即将来临。 注释: ⑧《史记·楚世家》 ⑨楚·宋玉:《招魂》 ⑩《史记·项羽本记》 (11)《墨子·公孟篇》 湖南现年代最久楚人太阳神像2011年3月28日,湖南常德太阳山天然太阳神像在此间获颁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证书,被认定为年代最久的楚人祭祀天然太阳神像。 当日揭幕的“2011第二届中国·常德桃花源旅游节”上,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总经理王以卓为太阳山吉尼斯纪录授牌。 常德自古属荆楚重地。据考古证实,楚人太阳神祭祀文化早在6000年前即已开始。在战国时期,太阳山就是沅湘楚人祭祀太阳神的地方,属于古楚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在太阳山附近,曾广泛流传着山上存在太阳神像之说,但由于视线限制,人们一直未能目睹其全貌。近年在开发太阳山的过程中,天然太阳神像的神秘面纱逐渐被揭开。 坐落于太阳山玄天第一峰东侧的天然太阳神像,总面积达16.8万平方米,总高213米,宽790米(其中头部高152米,宽199米),为地质历史时期的自然风化产物,距今已有2到3亿年的历史。神像的形态恰似中国古代神话所描绘:“左眼为日,右眼为月”,“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汗流为雨泽”……亲眼所见者,无不叹奇。 赴太阳山考察的众多知名专家认为,天然太阳神像是目前所知自然类人图像中最大的一尊,为东方太阳神的传说图腾崇拜提供了实证依据,是具有开发意义和价值的奇绝景观。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