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孙遒琨 |
释义 | 孙遒琨(1861~1940) 字仲玉,号灵泉,杨寨乡董家庄人,清末民初教育家。童年入私塾就读,15岁入泮。 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年方29岁的孙遒琨去陕西三原,于正谊书院拜贺复斋为师。他孜孜不倦,昼夜苦读,三度春秋,未曾离开书院。光绪十九年(1893年)贺复斋去世,孙遒琨返故园。他未曾舍弃对学问的追求,想方设法到黉山后洞孝子祠续学三年。尔后,他因不忘贺师教诲之恩,再次徒步至陕西拜祭贺师之墓。正谊书院的师生慕其勤学之名,便挽留他在正谊书院任主讲年许。自陕回乡后,他自立学堂,前来求学者颇多。他治学严谨,白天讲学,夜晚酷读不辍,持之以恒。 1915年,因母病逝,孙遒琨停止教学三年。后弟子们在青云寺(今淄川西南岭子南山麓)建灵泉精舍,请他为主讲,故后人皆称其为灵泉先生。 1924年,应陕西正谊书院电请,他再次入陕为该院主讲。期间,常会晤陕、甘、豫等省的著名学者,共同探讨经术、治道,声望甚高,各地竞相刊印其易经讲稿,直至1927年方归淄。后曾讲学于周村潜修、存古两学舍。 孙遒琨治学50余载,曾先后6次入陕,深得众人敬仰。1932年7月,他因年迈辞归。后来,在家设立“明复精舍”教学,远近慕名前往求教者不计其数。1940年,因病医治无效而故去,享年79岁。 孙遒琨将毕生致力于讲学论著。他白天讲学,晚间挑灯著书立说。曾先后出版的有《周易辑说讲义》、《易经绪论》、《大学讲义》、《中庸辑说讲义》。《太极通书问答》、《通书说略集义》、《贺清麓先生年谱》、《灵泉著述摘要》、《灵泉文集》、《春秋集义》等十几种。稿成未出版的有《易经问答》、《易经系辞》、《论语集义》。《孟子集义》四种,由他的后裔收藏。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