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孙致良 |
释义 | 青岛农业大学农学与植保学院,教授 性别:男 籍贯:山东省威海市 出生年月:1956年2月 学位: 硕士 职称: 教授 职务:曾任农学系系副主任,育种教研室副主任; 从事学科领域:(按国家标准GB/T 13745-1992《学科分类与代码》填写) 一级学科:作物科学 二级学科:遗传育种 三级学科:种子 研究方向:(1)种子质量控制 (2)科技英语 荣誉称号和社会兼职:山东省中青年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曾任烟台九三学社市委委员,莱阳政协委员 一、个人简历1978.02-1982.01,莱阳农学院大学农学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 1982.0108-1984.09,莱阳农学院农学系,助教; 1984.09-1987.07,南京农业大学大学遗传育种专业,获硕士学位; 1987.07-1993.01,莱阳农学院农学系,讲师;作物育种教研室副主任; (1990.10-1991.10,英国爱丁堡大学,访问学者) 1993.01-1998.08,莱阳农学院农学系,副教授,系副主任,烟台九三学社委员; 1998.09-, 青岛农业大学农学与植保学院,教授,烟台九三学社委员; (2001.05—2001.12,英国伯明翰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二、教学工作情况(一)主讲课程主讲本科生课程: 甘薯育种学,作物育种学,水稻育种学,作物育种进展,种子检验学,种子学,专业英语,科技英语; 主讲研究生课程:分子数量遗传学 (二)获奖教学成果(成果名称 本人位次 奖励等级 奖励名称 颁奖单位 时间) 1.“走三结合道路,培养懂理论,会实践的现代化农业科技人才”,第二位,莱阳农学院,2000 2. 优秀教学质量奖,第一位,1996 3.院教学管理优秀成果奖,第一位,1994 (三)参编教材 (教材名称 本人位次 出版社 出版社所在地 出版时间) 1. 实用种子检验技术,第一位,农业出版社,北京,1993; 2. 种子检验实验,第二位,莱阳农学院印刷,1998; 3. 专业英语,第一位,莱阳农学院印刷,1999; 4. 科技英语,第一位,莱阳农学院印刷,2004; 三、科研工作情况(一)学术成就概述在作物育种领域,在系统分析国内外进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与完善作物株型设计的理论及改良的方向,并在小麦广适性育种原理上有所建树,提出水旱与中低肥力兼顾的选育策略,培育出鲁麦17冬小麦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达数百万亩,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在种子质量控制领域,较早地剖析了当时国内检验规程存在的技术与规程方面的问题,在吸取国际研究的基础上,丰富与发展了种子检验的某些理论,出版专著“实用种子检验技术”,获山东省教育厅科技进步(著作)三等奖。特别是,自行研究的新型酸性电泳催化系统,解决了国际上在‘80年代和’90年代一直未能解决的酸性电泳板黏与脆的问题,到达国际领先水平。在酸性电泳技术的标准化方面,建立了适合中国小麦品种鉴定的新体系,在国内处领先水平。在玉米自交系质量检验方面,在合作研究的基础上,克隆出自交系8112的特异引物,在国内率先建立可用于检验的SCAR 标记,达国际先进水准,从而获得山东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一等奖。 ( 二)获奖科技成果(成果名称 本人位次 奖励等级 奖励名称 颁奖单位 时间) 1. RAPD技术在玉米自交系亲缘关系研究中的应用,第一位,遗传学报创刊30周年纪念优秀论文奖,遗传学报编辑部,2003; 2. 山东推广小麦品种蛋白纹库的建立,第一位,一等奖,山东农业厅科技进步奖,1997; 3. 作物种子真与纯检验方法的研究,第一位,二等奖,山东教育厅科技进步奖,2000; 4. 玉米PCR诊断技术的研究(主持),第三位,一等奖,山东省教育厅科技进步奖,1998; 5. 玉米PCR诊断技术的研究(主持),第三位,三等奖,山东省科技厅科技进步奖,2000; 6. 广适性冬小麦品种鲁麦17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第二位,二等奖,山东教育厅科技进步奖,1994; 7. 广适性冬小麦品种鲁麦17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第二位,三等奖,山东科技厅科技进步奖,1996; 8. 〖实用种子检验技术〗,第一位,三等奖,山东教育厅科技进步著作奖,1994; 9. 〖实用种子检验技术〗,第一位,一等奖,莱阳农学院科技进步著作奖,1994; 10. RAPD技术在玉米自交系亲缘关系研究中的应用,第一位,二等奖,山东科协优秀论文奖,2001; 11. 广适性冬小麦品种及其选育策略,第二位,二等奖,山东科协优秀论文奖,1995; 12. 小麦品种电泳分类鉴定技术的标准化研究,第一位,三等奖,山东科协优秀论文奖,2001 (三)科研论文1. 小麦品种电泳分类鉴定技术的标准化研究,植物学报,第一位,1997 2. An innovative acid electrophoresis method with improved properties for varietal purity test in cereals,1st author,Proceedings for Annual International Seed Industry,China Agricultural Press,1997 3. ZY型小麦蛋白提取剂的电泳条件研究,第一位,麦类作物,1997,2 4. Identification of maize inbred lines and validation of genetic relationship among maize inbred lines using RAPD markers,2nd author,Maize Genetic Cooperation Newsletters,72 5. 小麦蛋白提取剂的电泳比较研究,第一位,麦类作物,1997,3 6. 小麦种子蛋白图谱鉴定技术的应用,第一位,莱农学报,1998 7. Rapid identification of maize inbred lines and genetic relationship among them,4th author,China Agricultural Press,1997 8. 提高小麦出粉率的间接选择指标,第一位,山东农业科学,1989 9. 小麦潜在烘烤品质性状的初步研究,第一位,山东农业科学,1988 10. 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品种品质性状的演变与品质改良方向,第一位,全国青年科技工作者作物品质改良会议,1987 11. 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品种群体品质性状的遗传潜力,第一位,遗传改良,1989 12. 小麦目标品质性状和籽粒产量的关系,第一位,莱农学报,1990 13. 小麦籽粒品质性状与农艺性状的关系,第一位,莱农学报,1989 14. 稻麦矮化育种和最佳株型设计,第一位,莱农学报,1989 15. 广适性小麦品种选育及其策略,第一位,莱农学报,1992 16. 小麦品种田间鉴定标准性状的系统研究,第一位,莱农学报,1997 17. 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品种改良若干性状的初步研究,第一位,遗传改良,1989 18. 近代小麦品种籽粒品质的演变及改良方向,第一位,莱农学报,1989 19. 冬小麦早熟育种中几个问题的探讨,第二位,莱农学报,1988 20. 甘薯高干高产若干指标的初步研究,第一位,莱阳农学院七七级优秀毕业论文,1982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