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全寿命风险管理 |
释义 | 图书信息作者: 黄宏伟 等著 出 版 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4-1 字 数: 363000 页 数: 288 开 本: 16开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030271198 包 装: 精装 所属分类: 图书 >> 工业技术 >> 汽车与交通运输 >> 公路运输 定价:66.00 内容简介本书是作者近几年来,针对隧道及地下工程在规划、建设和运营不同阶段的风险管理科学研究及应用成果的部分总结。本书共15章,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4章)介绍目前国内外在隧道及地下工程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全寿命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地铁建设的规划风险决策。第二部分(第5~10章)介绍隧道及地下工程在设计与施工阶段的风险管理方法,包括事故灾害分析,潜在损失分析,施工对周边建筑物、管线及路面影响的分析计算方法。第三部分(第11~15章)介绍隧道工程在运营阶段的风险管理,包括常见病害与防治、各种病害对隧道结构性态影响的评估方法。本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引入了全寿命风险管理的理念,将风险指标同力学变形指标相结合,丰富了隧道及地下工程风险管理的内涵。 本书可作为隧道及地下工程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从事隧道及地下工程或土木工程工作的管理和施工人员参考。 目录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风险管理在隧道及地下工程中的重要性 1.2 隧道及地下工程的风险管理及特点 1.3 风险管理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1.4 本书的内容及章节分配 第2章 工程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 2.1 风险的认知 2.2 风险分析的基本方法 2.3 风险管理与项目管理 2.4 全寿命风险管理模式 2.5 工程风险决策与控制 第3章 风险分析与评价模型 3.1 风险分析相关名词及机理 3.2 风险分析与评价模型 第4章 隧道及地下工程规划阶段风险管理 4.1 概述 4.2 规划阶段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4.3 地铁线路规划中风险因素研究 4.4 规划阶段风险管理的主要措施 第5章 隧道及地下工程设计阶段风险管理 5.1 地铁项目土建工程设计概述 5.2 地铁设计阶段主要风险因素 5.3 设计阶段风险管理主要措施 第6章 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期风险事故分析 6.1 基坑工程施工期风险事故分析 6.2 软土隧道工程风险事故分析 6.3 环境影响风险事故分析 6.4 人员安全风险事故分析 第7章 盾构隧道工程施工期潜在风险损失分析 7.1 风险分析调研 7.2 风险概率分析 7.3 直接费用潜在损失分析 7.4 工期潜在损失分析 7.5 耐久性潜在损失分析 7.6 环境影响潜在损失分析 7.7 损失分布的一般性规律分析 7.8 风险综合评价 第8章 盾构隧道施工对周边建筑物影响的风险分析 8.1 概述 8.2 建筑物破坏等级划分 8.3 大刚度建筑物的破坏评判 8.4 小刚度建筑物的破坏评判 8.5 建筑物破坏损失评价 8.6 实例分析 第9章 盾构隧道施工对周围路面影响风险分析 9.1 概述 9.2 沥青路面损坏状况评价 9.3 混凝土路面损坏状况评价 9.4 路面损失计算 9.5 实例计算 第10章 隧道施工对周边管线影响风险分析 10.1 概述 10.2 隧道施工对地下管线影响计算 10.3 刚性管线损坏评价标准 10.4 柔性管线损坏评价标准 10.5 管线损坏的经济评价 10.6 实例分析 第11章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空间运营阶段风险分析 11.1 风险事故的分类及易损性分析 11.2 隧道工程运营阶段风险因素研究 第12章 软土地铁隧道常见病害与防治 12.1 概述 12.2 渗漏水病害 12.3 衬砌结构的裂损与腐蚀 12.4 地铁隧道的结构变形 12.5 迷流病害 第13章 软土地铁隧道结构性态评估指标和标准 13.1 概述 13.2 渗漏水病害的评估指标和标准 13.3 混凝土衬砌管片裂损的评仙指标和标准 13.4 结构变形的评估指标和标准 13.5 其他评估指标和标准 第14章 地铁隧道结构性态评估模型 14.1 概述 14.2 模糊综合评估模型的建立 14.3 人工神经网络综合评估模型的建立 14.4 主成分分析方法在软土地铁隧道性态评估中的应用 第15章 软土地铁隧道结构性态评估方法应用 15.1 工程概况 15.2 模糊综合评估模型的应用 15.3 人工神经网络评估模型的应用 15.4 主成分分析模型的应用 参考文献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