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绥阳县2007年全县和县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及2008年全县和县本级预算草案的报告 |
释义 | (2008年3月4日在县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二次会议上) 绥阳县财政局局长 张淑娟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县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二次会议作绥阳县2007年全县和县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及2008年全县和县本级预算草案报告,敬请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及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宝贵意见。 一、2007年全县和县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据年终财政决算反映,2007年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14,324万元,为年度预算(调整预算数,下同)13,480万元的106.26%,超收844万元,比上年增长29.05%,增收3,224万元。各征收部门的完成情况是:国税系统完成5,864.4万元,为年预算5,480万元的107.01%,超收384.4万元,比上年增长43.49%,增收1,777.3万元;地税系统完成6,498.8万元,为年预算6,400万元的101.54%,超收98.8万元,比上年增长62.73%,增收2,505.1万元;财政系统完成1,960.8万元,为年预算1,600万元的122.55%,超收360.8万元,比上年下降35.06%,减收1,058.4万元(主要是烟叶税调整由地税系统征收)。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8,466.7万元,为年度预算8,150万元的103.89%,超收316.7万元,比上年增长20.56%,增收1,444.1万元。各征收系统的完成情况是:国税系统完成653.1万元,为年预算630万元的103.67%,超收23.1万元,比上年增长26.01%,增收134.8万元;地税系统完成6,000万元,为年预算6,000万元的100%,比上年增长69.60%,增收2,462.2万元;财政系统完成1,813.6万元,为预算1,520万元的119.32%,超收293.6万元,比上年下降38.86%,减收1,152.9万元。 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53,158.5万元,为年度预算53,463.6万元(调整预算42,854.9万元,上级专款10,608.7万元)的99.43%,比上年增长35.87%,增支14,132.0万元。按照现行财政体制算帐,全县可用财力为53,490.5万元,收支相抵,财政净结余332万元。 县本级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452.1万元,为年度预算6,069.7万元的106.30%,超收320.4万元,比上年增长25.05%,增收1,292.5万元;县本级支出完成47,071.4万元,为年预算47,258.2万元的99.60%,比上年增长37.90%,增支12,937.4万元。按照现行财政体制算帐,县本级可用财力为47,326.4万元,收支相抵,结余255万元。 县本级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具体项目完成情况是: (一)税收收入完成情况 1、增值税完成637.2万元, 为预算的101.15%,同比(比上年实际完成数,下同)增长22.94%,增收118.9万元; 2、营业税完成2,967.5万元,为预算的94.09%,同比增长29.14%,增收669.6万元; 3、企业所得税完成58.0万元,为预算的116.07%,同比增长64.13%,增收22.7万元; 4、个人所得税完成114.6万元,为预算的143.25%,同比增长86.47%,增收53.1万元; 5、资源税完成34.0万元,为预算的85.07%,同比增长59.27%,增收12.7万元; 6、城市维护建设税完成820.9万元,为预算的117.28%,同比增长34.18%,增收209.1万元; 7、房产税完成140.9万元,为预算的78.29%,同比下降7.91%,减收12.1万元; 8、印花税完成42.8万元,为预算的71.28%,同比增长14.25%,增收5.3万元; 9、城镇土地使用税完成56.2万元,为预算的 140.54%,同比增长68.46%,增收22.8万元; 10、土地增值税完成85.4万元,为预算的170.71%,同比增长85.27%,增收39.3万元; 11、车船使用和牌照税完成21.3万元,为预算的106.37%,同比增长78.42%,增收9.4万元; 12、烟叶税完成130.2万元,同比减收17.3万元。 (二)非税收入完成情况 1、专项收入完成244.8万元,为预算的152.95%,同比增长5.41%,增收13.0万元; 2、行政性收费完成236.8万元,为预算的176.47%,同比增长63.85%,增收92.3万元; 3、罚没收入完成494.6万元,为预算的123.65%,同比下降1.20%,减收6.0万元; 4、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完成296.1万元,为预算的105.74%,同比下降4.30%,减收13.2万元; 5、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完成70.7万元,同比增收70.7万元。 县本级地方一般预算支出具体项目完成情况是: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完成7,445.0万元,为预算的100.11%,同比增长48.10%,增支2,417.9万元。 2、公共安全支出完成2,276.9万元,为预算的100.25%,同比增长25.18%,增支457.9万元。 3、教育支出完成14,283.2万元,为预算的100.04%,同比增长26.37%,增支2,980.1万元。 4、科学技术支出完成83.0万元,为预算的100%,同比增长36.04%,增支21.9万元。 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完成1,027.8万元,为预算的100.12%,同比增长292.16%,增支765.8万元。 6、社会保障和就业完成2,846.9万元,为预算的99.98%,同比增长44.22%,增支872.9万元。 7、医疗卫生支出完成3,296.0万元,为预算的99.20%,同比增长136.78%,增支1,904.0万元。 8、环境保护支出完成449.9万元,为预算的100%,同比增长20.31%,增支75.9万元。 9、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完成458.5万元,为预算的99.55%,同比下降60.68%,减支707.5万元。 10、农林水事务支出完成6,631.8万元,为预算的99.80%,同比增长49.2%,增支2,186.8万元。 11、交通运输支出完成362.2万元,为预算的99.40%,同比下降67.13%,减支739.8万元。 12、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支出完成940.4万元,为预算的99.94%,同比增长25.73%,增支192.5万元。 13、其他支出完成 6,969.8万元(其中:预留调资4559万元,财源建设奖150万元,住房公积金357万元,项目费用184.1万元,偿债1105万元,其他收支两条线614.7万元),为预算的97.73%,同比增长56.24%,增支2,508.8万元。 2007年财政工作取得的成绩集中表现在: 一是继续保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在财力比较枯竭,增量不明显的情况下,圆满完成全年收支任务,继续保持财政收支平衡。财政总收入与地方财政收入分别比上年实绩增长29.05%和20.56%,创造10年以来最高增长速度;增值税在完成政策性退税590万元后,实现了“净上划基数”稳定增长;二是继续稳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乡财县管乡用”、国库集中收付制度运行进一步规范,并顺利启动和实施了全省首批“村财乡代管村用”改革试点工作;三是有效对接国家财政转移支付政策,认真制定和实施新一轮县乡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方案,为促进我县财政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四是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理工作基本完成,国有资产管理得到进一步规范;五是党的农村政策落实到位,财政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通过农民直补网实现各项补贴达1,847万元,惠及全县广大农村;工资性支出24,372万元,占全县财政总支出53,158.50万元的45.85%,干部职工工资收入稳定增长;农村医保、城镇医保共计投入1,154万元;民政救灾救济投入1,785万元,教育投入2,899万元,四在农家、沼气池建设等投入948万元,计划生育、卫生、安全等各项社会事业投入稳定增长;六是积极消化政府负债,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在历年通过本级预算安排,逐步消化政府负债的基础上,今年继续安排预算资金1,605万元消化历史欠帐,财政运行环境得以进一步好转;七是逐步转变乡镇财政职能,积极探索农村公共财政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保障作用的实现途径,大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为了完成全年预算任务,我们着重抓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税收征管,圆满完成收入任务 一是坚持依法治税的原则,认真贯彻落实“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惩治腐败、清缴欠税”的工作方针,切实维护国家税收法规的严肃性和统一性。从严查处偷、逃、抗税行为,确保国家税收不流失,努力促进全年财政税收任务的圆满实现;二是加强对所得税、营业税、烟叶税等重点行业和重点税源的监管,努力增加税收收入,不断提高收入质量;三是加强征管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大力推行文明办税;四是强化任务考核,以组织收入为核心,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和保护各级各部门组织收入的积极性,确保收入及时足额入库。2007年,由于生猪税源减少、煤矿停产技改等因素,在畜牧、煤炭税短收近200万元的情况下,县财政积极协调地税加大征收力度,保证了全年税收计划任务的完成,为促进2007年财政收入实现稳定增长作出了努力。 (二)强化预算执行,加强支出管理 一是严格执行支出预算。坚持拨款按预算、追加按程序,着力杜绝无预算拨款,强化预算的刚性、严肃性和有效性;二是严格执行转移支付政策。按照规定用途使用中央和省财政转移支付资金,集中用于基本工资发放、增加干部职工津贴和缓解县乡财政困难;三是稳定增加干部职工收入。近年来县财政始终着力于稳步增加干部职工收入。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基本工资按时足额发放,规范津补贴工作已经按照省市要求全面启动,待市政府批复后即可实施;四是始终坚持“还债也是政绩”的观念。我们制定县级政府债务管理办法,坚持“借得来、还得起、讲效益”的基本原则,重大项目举债坚持报县人大常委会批准,乡镇举债必须报经县委县政府审批。积极做好偿债准备,按时归还到期债务,促进财政运行环境的进一步好转。 (三)深化财政改革,着力构建公共财政基本框架 一是深化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通过五年多来的不断探索和完善,改革取得明显成效。银行账户管理与收支行为更加规范,资金拨付透明度进一步增强,政府采购行为不断规范,财政监督进一步加强,有效地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二是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惠民政策。对接中国农民补贴网,继续对种粮农民进行直接补贴和杂稻补贴等。按照“三个百分之百”的要求,兑现粮食直补、杂稻直补、综合直补、大中型水库移民补贴、能繁母猪补贴等资金共计1,847万元,受益农户10.5万户,46.6万人。农村、城镇医保投入1,154万元。真正把党和国家对广大农民群众的关怀不折不扣地送进千家万户,公共财政的保障能力日益凸显。三是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我们积极稳妥地开展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在继续巩固和推行 “乡财县管乡用”与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基础上,2007年启动和实施了“村财乡代管村用”改革和清理化解乡村债务方案的编制。四是完成了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工作。据统计,全县财务独立核算的行政事业单位共146户,资产总额877.69亿元,基本摸清了家底,为今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奠定了基础。 (四)强化财政监管,规范财经秩序 一是加强会计基础规范管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大力宣传贯彻《会计法》,组织开展执法大检查。据统计,2007年,我们组织了全县736名会计从业人员进行了《会计法》知识竞赛,有效地提高了《会计法》的宣传及贯彻力度;二是抓制度建设。规范全县乡镇财务管理。充分运用财务检查成果,对乡镇预算编制、财政从业人员规范、乡镇政府负债做出专项规定,努力提高财政管理水平;三是开展收支脱钩试点。在全县政法系统推行收支脱钩试点工作,其收入全额上缴财政,其支出由财政全额保障,取消与收入挂钩的返还和奖励;四是加强票据管理,从源头治理乱收费。全面开展票据使用情况检查,严肃查处违纪违规行为。进一步规范票据领用、缴销制度,从源头遏制和治理涉农“三乱”现象。 2007年财政预算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有: 一是财源结构单一,收入结构性矛盾突出。到12月底全县地方收入完成8,466.7万元,其中:“收支两条线”的非税收入1,834万元,占地方收入的21.66%,相应减少了实际可用财力。主要原因是市政府下达的年度考核任务未考虑农业税免征的减收因素,分月考核任务又未考虑烟叶税的季节性因素。为了完成市政府考核任务,上半年只能加大以计生收费和国资收益为主的非税收入入库进度,由此造成非税收入比重居高不下。二是“三线企业”增值税退税。今年“三线企业”增值税退税任务700万元,实际退库590万元,直接影响本级财力200万元以上。三是财政支出矛盾日趋加大,首先是进一步改善民生、支持经济发展、深化各项改革以及解决各方面的矛盾都需要继续加大财政投入,财政支出压力增大。其次是大部分乡镇财政困难状况仍然突出,促进区域间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任务还很艰巨。四是财政管理水平有待继续提高,财政监督需要加强,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2008年全县和县本级财政预算草案 全县财政总收入预算安排17,500万元,同比(比上年实际完成数,下同)增长22.17%,增加3,176万元。各征收单位的任务是:国税系统7,600万元,同比增长29.60%,增加1,736万元;地税系统7,930万元,同比增长22.02%,增加1,431万元;财政系统1,970万元,同比增长0.46%,增加9万元。地方财政收入预算安排10,160万元,同比增长20.00%,增加1,693万元。各征收单位的任务是:国税系统830万元,同比增长27.11%,增加177万元,其中:增值税810万元(总额5,400万元),同比增长27.16%,增加173万元,所得税20万元,同比增长25.00%,增加4万元;地税系统7,510万元,同比增长25.17%,增加1,510万元,其中煤炭550万元、畜牧180万元分别由地税局委托乡企局和畜牧局负责组织征收。地税系统组织收入5,130万元,同比增长32.76%,增加1,266万元;烟叶税1,500万元,专项收入150万元。财政系统1,820万元,同比增长0.33%,增加6万元。 全县支出预算安排39,354万元,同比(比上年年初预算数,下同)增加4,454万元,增长12.76%;其中人员经费27,047万元,同比增加4,217万元,增长18.47%;公务费2,146万元,同比增加157万元,增长7.89%;专项经费9,302.5万元,同比增加213万元,增长2.34%;总预备费858.5万元,占支出的2.18%,同比减少133万元,下降13.41%。 按照现行财政体制算帐,全县可用财力为39,369万元,其中本级收入10,160万元,税收返还1,381万元,以奖代补4,951万元,调整工资补助9,866万元,“三费一补”补助2,165万元,“海尔”财力划转73万元,农村税改转移支付3,609万元,所得税补助202万元,退耕还林补助54万元,投调税补助96万元,天然林补助18万元,“三奖一补”转移支付6,472万元,国防厂矿划转补助380万元,上年结余332万元,下级上解收入396万元,上解上级支出786万元。 2008年县本级支出预算安排34,566万元,同比增长12.36%,增加3,802万元。其中人员经费23,839万元,同比增长18.17%,增加3,665万元;公务费1,678万元,同比增长11.64%,增加175万元;专项经费8,363.5万元,同比下降0.45%,减少38万元;总预备费685.5万元,占支出的1.98%,同比持平。 县本级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具体项目安排情况是: (一)税收收入安排情况 1、增值税810万元,同比(比上年实际完成数,下同)增长 27.16%,增加173万元; 2、营业税4,092万元,同比增长37.89%,增收1,125万元; 3、企业所得税60万元,同比增长3.38%,增收 2万元; 4、个人所得税128万元,同比增长 11.69%,增收13万元; 5、资源税41万元,同比增长20.49%,增收7万元; 6、城市维护建设税985万元,同比增长19.98%,增收164万元; 7、房产税169万元,同比增长19.93%,增收28万元; 8、印花税52万元,同比增长21.59%,增收9万元; 9、城镇土地使用税67万元,同比增长19.19%,增收11万元; 10、土地增值税92万元,同比增长7.78%,增收7万元; 11、车船使用和牌照税25万元,同比增长17.51%,增收4 万元; 12、耕地占用税79万元,增收79万元; 13、契税16万元,增收 16万元; 14、烟叶税74万元。 (二)非税收入安排情况 1、专项收入280万元,同比(比上年实际完成数,下同)增长 14.41%,增收 35万元; 2、行政性收费305万元,同比增长28.78%,增收68万元; 3、罚没收入381万元,同比下降22.97%,减收114万元; 4、国有资本经营收入299万元,同比增长0.98%,增收3万元; 5、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71万元,与上年持平; 6、其他收入83万元,比上年增收83万元。 县本级地方一般预算支出具体项目安排情况是: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458万元,同比(比上年年初预算数,下同)增长13.20%,增支520万元; 2、公共安全支出1,631万元,同比增长17.51%,增支 243万元; 3、教育支出12,237万元,同比增长 25.39%,增支2,478万元; 4、科学技术支出74万元,同比增长37.04%,增支20万元; 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452万元,同比下降6.80%,减支33万元; 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29万元,同比增长 37.35%,增支307万元; 7、医疗卫生支出2,560万元,同比增长34.10%,增支651万元; 8、环境保护支出113万元,同比增长48.68%,增支37万元; 9、城乡社区事务支出506万元,同比增长49.70%,增支168万元; 10、农林水事务支出3,217万元,同比增长26.85%,增支681万元; 11、交通运输支出331万元,同比下降 57.07 %,减支440万元; 12、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支出573万元,同比增长3.06%,增支17万元; 13、其他支出7,285万元(其中:预备费685.5,万元,住房公积金540万元,收支两条线660万元,项目前期经费300万元,项目前期管理费60万元,财源建设奖100万元,偿债310万元,预留工资和津贴4,100万元,绩效考评180万元,事业单位失业保险240万元,工会费44.5万元,突发事件处置60万元,市场经济整顿5万元),同比下降10.42%,减支 847万元。 2008年地方财政收入预算安排比上年实绩增长20%,符合县域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与市政府考核目标一致。今年我县财政经济具有良好的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一是我们拥有良好的宏观经济发展环境。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交通、教育、卫生、农村社会保障等投入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具有良好的投资发展机遇,包括我县在内的广大西部地区的能源、乡村旅游和特色旅游成为投资热点;中央财政实施“缓解县乡困难补助”政策,进一步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县乡财政困难逐步得到缓解。二是我们拥有良好的微观经济发展机遇。煤电化循环经济工业基地建设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清溪河电站、S207省道改造工程建设稳步推进;旅游资源整体开发按计划推进。县域经济正处在飞跃发展的起跑线上,蓄势待发。2008年收入预算是可行的。其中,增值税的主要增量在于工业拉动这个增长点上,加上现有税源存量,具备完成任务的税源基础;地税系统的主要增量是s207省道、清溪河电站、土地整治、烟水配套、沼气池建设等,也具备完成任务的税源基础。 支出预算安排,工资和运转有保障,民生支出稳定增加,住房公积金可以按照规定标准启动;经济结构调整、社会保障和重点项目建设投入稳中有升。支出预算安排充分考虑了稳定、改革、发展的需要,科学合理。 但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估计也会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煤电化循环经济工业基地建设项目的不确定因素很多,还需要艰苦努力,继续做好相关工作;二是中西部地区之间、西部地区内部之间、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在继续扩大,社会矛盾突出;三是全县经济结构仍不合理,大项目建设举步维艰,固定资产增长乏力,县域经济总量小,财政收入增长形势不明显;四是农村弱势群体保障、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农村义务教育投入、重点项目建设前期投入和配套资金需要量大,财政收支矛盾仍比较突出。为此,我们必须冷静分析,正确估价我们面临的财政经济形势,坚定信心,沉着应对,扎实工作,确保完成预算任务。 2008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紧紧围绕“工业强县、旅游兴县、农业稳县”的经济工作主线,切实加强财源建设 发展工业经济是扩大县域经济总量、解决财政困难问题的唯一途径。一是认真研究和积极应对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和产业政策,千方百计优化招商引资环境,做好服务,大力发展非公经济,全力支持煤电化循环经济型生态工业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农产品资源开发和加工,加快资源型企业技改扩能和新建,加快小水电开发建设,着力培植大企业、大集团。突破工业发展瓶颈,建设新型工业,增强发展后劲;二是大力支持旅游产业和三产发展。围绕“旅游休闲新区”的定位,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加大对外宣传推介力度,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加强与贵州联华集团等投资开发机构的合作,使旅游资源整体开发取得实质性进展,把绥阳建成以“洞、林、山、水”为主要特色的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和诗乡文化旅游新区,尽快形成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量。三是通过预算安排、吸纳上级转移支付、融资等形式多方筹集资金,加快全县产业化龙头企业、病险水库、烟水配套、沼气池等项目建设,积极支持贵辣和空心面等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改善农村以生产、生活、生态为主的“三生”条件,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后勤服务,支持S207省道、清溪河电站等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四是进一步完善烤烟风险机制和后勤保障机制,切实抓好烤烟生产;认真落实县委关于建设畜牧强县的各项措施,积极探索多元投入机制,继续执行能繁母猪补贴及保险保费补贴制度,支持畜牧产业发展;五是继续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六是要充分发挥财政调控职能,加强软环境治理。规范非税收入减免程序,全面推行收支脱钩,消除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通过不懈努力,逐步形成以工业为支柱、以旅游为后续、以农业为基础的多元化财源体系。 (二)规范收入征管,着力做大财政“蛋糕” 一是进一步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确保税收收入随着经济发展平稳较快增长。切实增强税收经济分析和纳税评估能力,提高税收征收率。二是认真执行国家税收政策。做好企业所得税合并后的组织实施工作,做好其他各项税收改革的政策准备工作,有效发挥税收政策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三是完善和规范非税收入管理机制,强化各类国有资产和资源收益管理。四是强化收入考核。为了进一步提高收入质量,对2008年的乡镇财政收入考核,将以完成税收收入数为准进行量化考核,杜绝因非税收入增长而出现财政“虚增”现象,着力做大财政“蛋糕”,壮大可用财力总量。 (三)加大社会事业投入,切实关注民生,努力构建和谐绥阳 1、优先保障教育发展。加强义务教育的政府保障,巩固全面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成果,积极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化解试点工作,公共教育资源继续向农村倾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权利。进一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全县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切实解决城区学生超员问题,优化教学环境。继续加强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建设,提高职业教育水平。 2、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促进再就业的有效机制。加强社会保障,必须加快建立多层次、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一是进一步增加社会保障支出,扩大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面,着力解决困难企业人员参保问题,积极探索事业单位养老保障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用好就业再就业资金,把失业、低保等待遇的确定与积极的就业政策衔接好,建立三项政策执行之间的联动机制。二是坚持政府主导,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关注弱势群体,继续支持廉租房制度建设。 3、努力推动城乡卫生事业发展。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增加财政投入,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提高疾病防控能力。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扩大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大力发展城区社会卫生服务。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4、积极支持文化体育事业发展。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支持乡镇社区文化站(室)建设。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等。支持城乡体育设施建设,支持做好迎接奥运会的各项工作。 5、加大环境保护投入,推动绥阳生态文明建设。继续加大环境保护的经费投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继续支持封山育林等重点林业工程,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加大节能减排工作的支持,认真落实鼓励节能减排的财税优惠政策;推进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 (四)深化财政改革,提高理财水平 一是进一步研究调整完善县乡财政体制的思路。继续加大对下转移支付力度,加快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转移支付制度。二是完善部门预算编制,2008年6月以前启动部门预算软件编制工作,促进部门预算编制的科学化和精细化;进一步做实基本支出预算,逐步对项目支出预算实行项目库滚动管理,进一步加强预算监督,强化预算约束,严格预算执行。三是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四是扩大政府采购范围,提高采购效率,提高监管和操作水平。五是深入推进“乡财县管乡用”和“村财乡代管村用”改革。六是加快推进“金财工程”建设,推动财政工作信息化进程。 (五)加强支出管理,强化财政监督 建立健全财政监督和追踪问效机制,扩大绩效评价工作试点范围;强化对扶贫、农业、教育、社会保障等资金的监管,加大企业、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的监督检查力度。进一步规范各部门、各单位的津贴补贴。切实加强财政支出管理,积极落实财政配套资金,保证中央、省、市解决民生问题的各项政策不折不扣的落实;用好、管好增量资金。用增量去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集中财力办大事;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的增长,杜绝各种铺张浪费行为。 财政部门作为财政资金的管理部门,要全程参与各个项目的规划设计、项目实施、竣工验收等工作,严格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机制,切实加强资金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六)强化支农惠农政策,着力支持解决“三农”问题 一是按照“三个高于”的要求,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推进支农资金整合,进一步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二是改善公共服务设施,重点支持通村公路、水利设施维修、人畜饮水解困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落实农民增收措施,确保各项惠农补贴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四是大力支持畜牧业等特色产业发展,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五是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全面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逐步建立促进生态改善、农民增收和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六是大力支持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大力支持“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四在农家”创建活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适当增加财政投入,引导农民群众投资投劳。落实配套资金,支持沼气池建设。突出生产、生活、生态条件的改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七)坚持政府决策,市场化运作,开展资本营运,搭建融资平台 扩大国泰国有资产营运公司经营国有资产的规模,加大筹资力度,构建我县引资、融资大平台。一是抓住国防厂矿搬迁的机遇,按照《绥阳县061基地调迁和原址资产利用工作方案》的要求,努力盘活其闲置资产,为招商引资做好资产储备。二是实施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按照政府规划、市场运作的原则,通过招商引资启动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为农业实用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提供场所,为旅游观光增添亮点。三是搭建融资平台。国防厂矿闲置资产、农业科技示范园、机关事业单位“非转经”资产,要采取有效的产权转让方式,增加资产规模,增强融资能力,确保资产保值增值,发挥其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08年地方财政收入预算安排比上年实绩增长20%,符合县域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与市政府考核目标一致。今年我县财政经济具有良好的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一是我们拥有良好的宏观经济发展环境。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交通、教育、卫生、农村社会保障等投入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具有良好的投资发展机遇,包括我县在内的广大西部地区的能源、乡村旅游和特色旅游成为投资热点;中央财政实施“缓解县乡困难补助”政策,进一步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县乡财政困难逐步得到缓解。二是我们拥有良好的微观经济发展机遇。煤电化循环经济工业基地建设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清溪河电站、S207省道改造工程建设稳步推进;旅游资源整体开发按计划推进。县域经济正处在飞跃发展的起跑线上,蓄势待发。2008年收入预算是可行的。其中,增值税的主要增量在于工业拉动这个增长点上,加上现有税源存量,具备完成任务的税源基础;地税系统的主要增量是s207省道、清溪河电站、土地整治、烟水配套、沼气池建设等,也具备完成任务的税源基础。 支出预算安排,工资和运转有保障,民生支出稳定增加,住房公积金可以按照规定标准启动;经济结构调整、社会保障和重点项目建设投入稳中有升。支出预算安排充分考虑了稳定、改革、发展的需要,科学合理。 但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估计也会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煤电化循环经济工业基地建设项目的不确定因素很多,还需要艰苦努力,继续做好相关工作;二是中西部地区之间、西部地区内部之间、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在继续扩大,社会矛盾突出;三是全县经济结构仍不合理,大项目建设举步维艰,固定资产增长乏力,县域经济总量小,财政收入增长形势不明显;四是农村弱势群体保障、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农村义务教育投入、重点项目建设前期投入和配套资金需要量大,财政收支矛盾仍比较突出。为此,我们必须冷静分析,正确估价我们面临的财政经济形势,坚定信心,沉着应对,扎实工作,确保完成预算任务。 2008年全县财政工作将紧紧围绕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绥阳这一主题,贯彻实施稳健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着力构建公共财政体系,努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重点支持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继续深化财政改革,继续推进财政管理改革和机制创新,切实提高财政监督管理水平。在确保全面完成财政各项任务的基础上,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紧紧围绕“工业强县、旅游兴县、农业稳县”的经济工作主线,切实加强财源建设 发展工业经济是扩大县域经济总量、解决财政困难问题的唯一途径。一是认真研究和积极应对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和产业政策,千方百计优化招商引资环境,做好服务,大力发展非公经济,全力支持煤电化循环经济型生态工业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农产品资源开发和加工,加快资源型企业技改扩能和新建,加快小水电开发建设,着力培植大企业、大集团。突破工业发展瓶颈,建设新型工业,增强发展后劲;二是大力支持旅游产业和三产发展。围绕“旅游休闲新区”的定位,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加大对外宣传推介力度,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加强与贵州联华集团等投资开发机构的合作,使旅游资源整体开发取得实质性进展,把绥阳建成以“洞、林、山、水”为主要特色的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和诗乡文化旅游新区,尽快形成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量。三是通过预算安排、吸纳上级转移支付、融资等形式多方筹集资金,加快全县产业化龙头企业、病险水库、烟水配套、沼气池等项目建设,积极支持贵辣和空心面等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改善农村以生产、生活、生态为主的“三生”条件,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后勤服务,支持S207省道、清溪河电站等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四是进一步完善烤烟风险机制和后勤保障机制,切实抓好烤烟生产;认真落实县委关于建设畜牧强县的各项措施,积极探索多元投入机制,继续执行能繁母猪补贴及保险保费补贴制度,支持畜牧产业发展;五是继续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六是要充分发挥财政调控职能,加强软环境治理。规范非税收入减免程序,全面推行收支脱钩,消除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通过不懈努力,逐步形成以工业为支柱、以旅游为后续、以农业为基础的多元化财源体系。 (二)规范收入征管,着力做大财政“蛋糕” 一是进一步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确保税收收入随着经济发展平稳较快增长。切实增强税收经济分析和纳税评估能力,提高税收征收率。二是认真执行国家税收政策。做好企业所得税合并后的组织实施工作,做好其他各项税收改革的政策准备工作,有效发挥税收政策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三是完善和规范非税收入管理机制,强化各类国有资产和资源收益管理。四是强化收入考核。为了进一步提高收入质量,对2008年的乡镇财政收入考核,将以完成税收收入数为准进行量化考核,杜绝因非税收入增长而出现财政“虚增”现象,着力做大财政“蛋糕”,壮大可用财力总量。 (三)加大社会事业投入,切实关注民生,努力构建和谐绥阳 1、优先保障教育发展。加强义务教育的政府保障,巩固全面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成果,积极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化解试点工作,公共教育资源继续向农村倾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权利。进一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全县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切实解决城区学生超员问题,优化教学环境。继续加强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建设,提高职业教育水平。 2、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促进再就业的有效机制。加强社会保障,必须加快建立多层次、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一是进一步增加社会保障支出,扩大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面,着力解决困难企业人员参保问题,积极探索事业单位养老保障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用好就业再就业资金,把失业、低保等待遇的确定与积极的就业政策衔接好,建立三项政策执行之间的联动机制。二是坚持政府主导,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关注弱势群体,继续支持廉租房制度建设。 3、努力推动城乡卫生事业发展。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增加财政投入,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提高疾病防控能力。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扩大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大力发展城区社会卫生服务。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4、积极支持文化体育事业发展。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支持乡镇社区文化站(室)建设。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等。支持城乡体育设施建设,支持做好迎接奥运会的各项工作。 5、加大环境保护投入,推动绥阳生态文明建设。继续加大环境保护的经费投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继续支持封山育林等重点林业工程,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加大节能减排工作的支持,认真落实鼓励节能减排的财税优惠政策;推进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 (四)深化财政改革,提高理财水平 一是进一步研究调整完善县乡财政体制的思路。继续加大对下转移支付力度,加快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转移支付制度。二是完善部门预算编制,2008年6月以前启动部门预算软件编制工作,促进部门预算编制的科学化和精细化;进一步做实基本支出预算,逐步对项目支出预算实行项目库滚动管理,进一步加强预算监督,强化预算约束,严格预算执行。三是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四是扩大政府采购范围,提高采购效率,提高监管和操作水平。五是深入推进“乡财县管乡用”和“村财乡代管村用”改革。六是加快推进“金财工程”建设,推动财政工作信息化进程。 (五)加强支出管理,强化财政监督 建立健全财政监督和追踪问效机制,扩大绩效评价工作试点范围;强化对扶贫、农业、教育、社会保障等资金的监管,加大企业、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的监督检查力度。进一步规范各部门、各单位的津贴补贴。切实加强财政支出管理,积极落实财政配套资金,保证中央、省、市解决民生问题的各项政策不折不扣的落实;用好、管好增量资金。用增量去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集中财力办大事;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的增长,杜绝各种铺张浪费行为。 财政部门作为财政资金的管理部门,要全程参与各个项目的规划设计、项目实施、竣工验收等工作,严格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机制,切实加强资金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六)强化支农惠农政策,着力支持解决“三农”问题 一是按照“三个高于”的要求,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推进支农资金整合,进一步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二是改善公共服务设施,重点支持通村公路、水利设施维修、人畜饮水解困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落实农民增收措施,确保各项惠农补贴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四是大力支持畜牧业等特色产业发展,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五是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全面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逐步建立促进生态改善、农民增收和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六是大力支持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大力支持“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四在农家”创建活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适当增加财政投入,引导农民群众投资投劳。落实配套资金,支持沼气池建设。突出生产、生活、生态条件的改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七)坚持政府决策,市场化运作,开展资本营运,搭建融资平台 扩大国泰国有资产营运公司经营国有资产的规模,加大筹资力度,构建我县引资、融资大平台。一是抓住国防厂矿搬迁的机遇,按照《绥阳县061基地调迁和原址资产利用工作方案》的要求,努力盘活其闲置资产,为招商引资做好资产储备。二是实施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按照政府规划、市场运作的原则,通过招商引资启动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为农业实用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提供场所,为旅游观光增添亮点。三是搭建融资平台。国防厂矿闲置资产、农业科技示范园、机关事业单位“非转经”资产,要采取有效的产权转让方式,增加资产规模,增强融资能力,确保资产保值增值,发挥其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08年地方财政收入预算安排比上年实绩增长20%,符合县域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与市政府考核目标一致。今年我县财政经济具有良好的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一是我们拥有良好的宏观经济发展环境。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交通、教育、卫生、农村社会保障等投入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具有良好的投资发展机遇,包括我县在内的广大西部地区的能源、乡村旅游和特色旅游成为投资热点;中央财政实施“缓解县乡困难补助”政策,进一步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县乡财政困难逐步得到缓解。二是我们拥有良好的微观经济发展机遇。煤电化循环经济工业基地建设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清溪河电站、S207省道改造工程建设稳步推进;旅游资源整体开发按计划推进。县域经济正处在飞跃发展的起跑线上,蓄势待发。2008年收入预算是可行的。其中,增值税的主要增量在于工业拉动这个增长点上,加上现有税源存量,具备完成任务的税源基础;地税系统的主要增量是s207省道、清溪河电站、土地整治、烟水配套、沼气池建设等,也具备完成任务的税源基础。 支出预算安排,工资和运转有保障,民生支出稳定增加,住房公积金可以按照规定标准启动;经济结构调整、社会保障和重点项目建设投入稳中有升。支出预算安排充分考虑了稳定、改革、发展的需要,科学合理。 但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估计也会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煤电化循环经济工业基地建设项目的不确定因素很多,还需要艰苦努力,继续做好相关工作;二是中西部地区之间、西部地区内部之间、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在继续扩大,社会矛盾突出;三是全县经济结构仍不合理,大项目建设举步维艰,固定资产增长乏力,县域经济总量小,财政收入增长形势不明显;四是农村弱势群体保障、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农村义务教育投入、重点项目建设前期投入和配套资金需要量大,财政收支矛盾仍比较突出。为此,我们必须冷静分析,正确估价我们面临的财政经济形势,坚定信心,沉着应对,扎实工作,确保完成预算任务。 2008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紧紧围绕“工业强县、旅游兴县、农业稳县”的经济工作主线,切实加强财源建设 发展工业经济是扩大县域经济总量、解决财政困难问题的唯一途径。一是认真研究和积极应对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和产业政策,千方百计优化招商引资环境,做好服务,大力发展非公经济,全力支持煤电化循环经济型生态工业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农产品资源开发和加工,加快资源型企业技改扩能和新建,加快小水电开发建设,着力培植大企业、大集团。突破工业发展瓶颈,建设新型工业,增强发展后劲;二是大力支持旅游产业和三产发展。围绕“旅游休闲新区”的定位,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加大对外宣传推介力度,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加强与贵州联华集团等投资开发机构的合作,使旅游资源整体开发取得实质性进展,把绥阳建成以“洞、林、山、水”为主要特色的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和诗乡文化旅游新区,尽快形成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量。三是通过预算安排、吸纳上级转移支付、融资等形式多方筹集资金,加快全县产业化龙头企业、病险水库、烟水配套、沼气池等项目建设,积极支持贵辣和空心面等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改善农村以生产、生活、生态为主的“三生”条件,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后勤服务,支持S207省道、清溪河电站等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四是进一步完善烤烟风险机制和后勤保障机制,切实抓好烤烟生产;认真落实县委关于建设畜牧强县的各项措施,积极探索多元投入机制,继续执行能繁母猪补贴及保险保费补贴制度,支持畜牧产业发展;五是继续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六是要充分发挥财政调控职能,加强软环境治理。规范非税收入减免程序,全面推行收支脱钩,消除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通过不懈努力,逐步形成以工业为支柱、以旅游为后续、以农业为基础的多元化财源体系。 (二)规范收入征管,着力做大财政“蛋糕” 一是进一步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确保税收收入随着经济发展平稳较快增长。切实增强税收经济分析和纳税评估能力,提高税收征收率。二是认真执行国家税收政策。做好企业所得税合并后的组织实施工作,做好其他各项税收改革的政策准备工作,有效发挥税收政策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三是完善和规范非税收入管理机制,强化各类国有资产和资源收益管理。四是强化收入考核。为了进一步提高收入质量,对2008年的乡镇财政收入考核,将以完成税收收入数为准进行量化考核,杜绝因非税收入增长而出现财政“虚增”现象,着力做大财政“蛋糕”,壮大可用财力总量。 (三)加大社会事业投入,切实关注民生,努力构建和谐绥阳 1、优先保障教育发展。加强义务教育的政府保障,巩固全面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成果,积极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化解试点工作,公共教育资源继续向农村倾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权利。进一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全县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切实解决城区学生超员问题,优化教学环境。继续加强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建设,提高职业教育水平。 2、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促进再就业的有效机制。加强社会保障,必须加快建立多层次、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一是进一步增加社会保障支出,扩大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面,着力解决困难企业人员参保问题,积极探索事业单位养老保障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用好就业再就业资金,把失业、低保等待遇的确定与积极的就业政策衔接好,建立三项政策执行之间的联动机制。二是坚持政府主导,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关注弱势群体,继续支持廉租房制度建设。 3、努力推动城乡卫生事业发展。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增加财政投入,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提高疾病防控能力。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扩大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大力发展城区社会卫生服务。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4、积极支持文化体育事业发展。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支持乡镇社区文化站(室)建设。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等。支持城乡体育设施建设,支持做好迎接奥运会的各项工作。 5、加大环境保护投入,推动绥阳生态文明建设。继续加大环境保护的经费投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继续支持封山育林等重点林业工程,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加大节能减排工作的支持,认真落实鼓励节能减排的财税优惠政策;推进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 (四)深化财政改革,提高理财水平 一是进一步研究调整完善县乡财政体制的思路。继续加大对下转移支付力度,加快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转移支付制度。二是完善部门预算编制,2008年6月以前启动部门预算软件编制工作,促进部门预算编制的科学化和精细化;进一步做实基本支出预算,逐步对项目支出预算实行项目库滚动管理,进一步加强预算监督,强化预算约束,严格预算执行。三是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四是扩大政府采购范围,提高采购效率,提高监管和操作水平。五是深入推进“乡财县管乡用”和“村财乡代管村用”改革。六是加快推进“金财工程”建设,推动财政工作信息化进程。 (五)加强支出管理,强化财政监督 建立健全财政监督和追踪问效机制,扩大绩效评价工作试点范围;强化对扶贫、农业、教育、社会保障等资金的监管,加大企业、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的监督检查力度。进一步规范各部门、各单位的津贴补贴。切实加强财政支出管理,积极落实财政配套资金,保证中央、省、市解决民生问题的各项政策不折不扣的落实;用好、管好增量资金。用增量去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集中财力办大事;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的增长,杜绝各种铺张浪费行为。 财政部门作为财政资金的管理部门,要全程参与各个项目的规划设计、项目实施、竣工验收等工作,严格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机制,切实加强资金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六)强化支农惠农政策,着力支持解决“三农”问题 一是按照“三个高于”的要求,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推进支农资金整合,进一步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二是改善公共服务设施,重点支持通村公路、水利设施维修、人畜饮水解困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落实农民增收措施,确保各项惠农补贴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四是大力支持畜牧业等特色产业发展,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五是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全面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逐步建立促进生态改善、农民增收和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六是大力支持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大力支持“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四在农家”创建活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适当增加财政投入,引导农民群众投资投劳。落实配套资金,支持沼气池建设。突出生产、生活、生态条件的改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七)坚持政府决策,市场化运作,开展资本营运,搭建融资平台 扩大国泰国有资产营运公司经营国有资产的规模,加大筹资力度,构建我县引资、融资大平台。一是抓住国防厂矿搬迁的机遇,按照《绥阳县061基地调迁和原址资产利用工作方案》的要求,努力盘活其闲置资产,为招商引资做好资产储备。二是实施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按照政府规划、市场运作的原则,通过招商引资启动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为农业实用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提供场所,为旅游观光增添亮点。三是搭建融资平台。国防厂矿闲置资产、农业科技示范园、机关事业单位“非转经”资产,要采取有效的产权转让方式,增加资产规模,增强融资能力,确保资产保值增值,发挥其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