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绥德民众剧社 |
释义 | 秦腔剧团。民国二十九年(194O)九月,成立于绥德,初名绥德警备区民众剧社,后易名民众剧社。延振伦任社长,张静修任剧务主任。剧社成立后,就地招收井秀珍、杜聿旺、张金、高鹏、高庆厚、常锦富、李作良、刘志明等,又从青年干校调梁文达刘智、朱桂林、康勇、王贵新、李正民、白占胜、高德立、刘汉士等人组成演职队伍并前往米脂学演秦腔。首演剧目有艾维正编导的传统剧《药酒计》和《荆轲刺秦》以及反映抗日救国的剧目《小放牛》、《拿台刘》、《好男儿》等。民国三十年三月,绥德民众剧社和神木剧团(晋剧)合并,组建成陕甘宁边区保安部队绥德保安第四团宣传队(亦称边保剧团第四队),以秦腔和晋剧两种艺术形式演出。演出剧目有:《中国魂》、《新刺虎》、《打麻鞋》、《查路条》、《考试》、《回关东》等。民国三十一年二月,绥德分区在原民众剧社基础上改建成立了绥德民众剧团(秦腔)。团长是著名作家殷参。以上演反映抗日救国内容的现代戏为主。同时聘请老演员赵三娇教练基本功,由艾文正导演了一批传统戏及时事剧。同年除新招郭阳庭、高志艺、艾友、井煤、刘斌等十余人外,还从关中剧团调入王瑞荣、党启锡、张醒民等十余名秦腔演员,传授正宗秦腔。是年冬到民国三十二年春,开始排练上演了一些新编历史戏和一些经过改革的戏曲传统剧目《三滴血》、《烙碗计》、《石达开》、《荆轲刺秦》、《打金枝》、《乾坤带》、《走雪山》、《三回头》、《庆顶珠》等。民国三十三年,中共绥德地委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从绥德师范、米脂中学,为民众剧团招收了几十名学生,成立了绥德分区文艺工作团。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