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出师 |
释义 | 出师,拼音:chū shī,词义:1.徒弟期满学成。2.出兵打仗。相声不像学车,先桩考,再路考,没有这么一说,也没有所谓的结业考试,到了日子就出师,甭管什么水平。也有没等出师就跟着师父上台了,一场相声大会,七八个节目,头了徒弟上去先开个场,猜个灯谜。往后开场有起色了,成了师哥了,就往后排,让年轻的小师弟先上,水平越高越靠后,越往后身份越高,什么时候“攒底”了,就差不多了。 释义基本解释 1. [finish one’s apprenticeship]∶完成从师学艺 2. [dispatch troops to fight;send out an army]∶率兵征讨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详细解释 1. 出兵。 《左传·文公十六年》:“夫 麇 与 百濮 ,谓我饥不能师,故伐我也。若我出师,必惧而归。”《后汉书·吴汉传》:“每当出师,朝受诏,夕即引道,初无办严之日。”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负鄙为艰,纵则不可,出师征之,其众十旅。” 清 昭连 《啸亭杂录·缅甸归诚本末》:“乙巳出师。会天大雨,三昼夜不绝。” 茅盾 《喜剧》:“那时 上海 还是 孙传芳 的势力,那时国民革命军还没有出师北伐。” 2. 徒工期满学成。 韩少华 《红点颏儿》二:“我学了三年零一节,刚出师,就‘晋’到了前柜。” 诸葛亮:出师原文古者国有危难,君简贤能而任之。斋三曰,入太庙,南面而立;将北面,太师进铖于君。君持铖柄以授将,曰:“以此至军,将军其裁之”复命曰:“见其虚则进,见其实则退。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恃功能而失忠信。士未坐,勿坐,士未食,勿食,同寒暑,等劳逸,齐甘苦,均危患;如此,日则士必尽死,敌必可亡”。将受词,凿凶门,引军而出。君送之,跪而推毂,曰:“进退惟时,军中事,不由君命,皆由将出。”若此,则无天于上,无地于下,无敌于前,无主于后,是以智者为之虑,男者为之斗,故能战胜于外,功成于内,扬名于后世,福流于子孙矣。 译文从古至今,大凡国家遇有危难,国君会选拔贤德之人作将帅以解救国难。出征前,斋戒三日,进至太庙告祭列祖列宗,国君面南而站,将帅面北而立,太师双手奉上大斧(权力的象征),国君接过大斧,手持斧柄授给将帅说:“从现在开始,部队由您指挥。”然后,国君接着说:“作战时,见敌人势弱则进击,见敌人实力强固则以退为主。不能因为自己身居高位而看轻别人,也不要因为自己意见独特而听不进部下的意见,不可以凭借自己功绩显赫就失去人忠信本分的品质。部下还没有坐下来休息时,身为将帅不能自己先坐下来休息,部下还没有吃饭时,身为将帅也不要首先进餐,应该与部下同寒暑,等劳逸,齐甘苦,均危患,做到了这一切,手下的将士必会竭尽全力,敌人也一定会被打败”。将帅听完国君的训命后,宣誓效忠,然后亲自打开凶门,率军出征。国君把出征的军队送到北门,向将帅乘用的车马跪拜同时又说:“将在外,不受君命。从今天起,军队中的一切行动都由您来决策”。这样,将帅就具有了绝对的权威,也可以使智谋之人为之献策,使勇犯之人为之效命沙场。由此,可以百战百胜,立下汗马功劳,也能扬名于后世,福泽恩及子孙。 解析本篇文章论述了将帅统兵打仗应有的行为准则。文章借叙述古代帝王向将帅授权仪式上,君臣间的一段对答,说出了将帅统兵打仗应有的行为准则。将帅的答词正是将帅的行为准则,这里既讲了临战指挥问题,也讲了用人、律已和决策问题,讲述十分详尽。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将帅当着君王的面说出了:“进退惟时,军中事,不由君命,皆由将出。”接着,诸葛亮又充分论述了这样做的必要性。可见诸葛亮在将帅行为准则诸方面中,特别重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一兵权问题,这和他在《将苑》中,把《兵权》一文放在最前面,首先论述将领的权威问题的用意一样,在于着重说明兵权问题是将帅统兵打仗最根本的问题,必须充分授权,才能“战胜于外,功成于内,扬名于后世,福流于子孙。” 诸葛亮借将军之口说出这一切,没有空洞说教的味道,让人感到亲切可信,易于接受。确实高明。 拓例田穰苴重权立威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征战不休。有一年齐国连吃败仗,齐景公很着急,很想找到一位得力的将领能够扭转局面。 齐景公根据正卿晏婴的推荐,决定令田穰苴为将军,领兵开赴前线回击敌军。田穰苴原来只是一名下级官吏,他拜谢景公后,诚恳地提出一条请求,说:“君王,我一向地位卑微,现在您一下子把我从卒伍之间提拔到将军之位,我担心士卒们不听我的,百官不信我的,这是因为人微权轻。我请求您派一位高尊的大臣,做我的监军,以助士气。” 齐景公说:“这好办。”当即派他的宠臣庄贾走一趟。田穰苴与庄贾约定好第二天中午在军门外会合出发。 第二天,田穰苴很早就带领部队来到军门外,列好队伍,等候庄贾。可是到了傍晚,庄贾才大摇大摆地来到军门。田穰苴很生气地厉声喝问:“庄大人为什么这么晚才来?”庄贾因受景公宠爱,一向狂妄骄横,他哪里把小小的田穰苴放在眼里,就傲慢地说:“亲朋饯行,多饮了几杯……”田穰苴说:“眼下敌军入侵,大王寝不安席,食不甘味,士卒战死在边境,百姓的性命难保,你却为酒宴而违犯军法……”庄贾毫不在乎地说:“你不要太神气,才当了几天将军就教训起我来了。”田穰苴毫不示弱,厉声吼道:“违犯军法该当何罪?当斩!”说时迟,那时快,田穰苴刚刚下令,庄贾的脑袋就被砍了下来。 田穰苴的举动,威震三军,将士们俯首贴耳地听从他的指挥。 几个月后,击退了敌人,田穰苴率军凯旋,齐景公亲自迎接,后提升他为大司马。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