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苏书文 |
释义 | 人物简介苏书文,男,1936年6月出生,汉族,河南省荥阳人,中共党员,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研究所研究员,1959年毕业于山西农学院农学系,主要从事玉米遗传育种研究。据有关资料显示,他在农业科研工作中取得的业绩,多次受到上级单位表彰,先后荣获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劳动模范,山西省职业道德标兵,3次被评为中共山西省直工委优秀共产党员。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荣获山西省一等功,山西省农业五一劳动奖章,山西省优秀专家。 主要贡献1、育成审(认)定玉米品种11个。其中“九五”品种晋单36、太单30,据2001年统计,山西省累计推广66.67万公顷,增产玉米8.9亿千克,创经济效益8亿元,是山西省主要推广品种。“十五”品种晋单43、太单23、太单32、春早单1号、旱玉5号,在大力开发中,累计推广6.67万公顷,增产玉米0.95亿千克,创经济效益1.1亿元;其中晋单43属省内首创特早熟品种,为山西省特早熟玉米生态区主推品种及对照种;旱玉5号属国内首创长根茎玉米品种,在不同气候年型的2003年,2004年,进行旱地深播种20cm试验,表现亩产高波动小,干旱年比丰水年头减产6.1%,对照种亩产低波动大,干旱年比丰水年减产31.4%,旱玉5号深播搞旱减灾效果十分显著。 2、育成优质、多抗、高配合力自交系海9-21,国内兄弟育种单种单位利用该系作亲本,据有关资料显示,育成新品种6个,即协单969、忻抗7号、运单19、潞玉13、登海3337、忻抗14,分别亲本,由北京市、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亦是山西省主要推广品种。 3、荣获山西省科技成果三等奖3项,二等奖1项。玉米矮花叶病毒鉴定及利用研究,2000年12月通过山西省科技厅成果鉴定,推出5个抗矮花叶病品种,据1999年和2000年统计,山西省累计推广81.72万亩,增产玉米7.36亿千克,创经济效益6.27亿元。为山西省控制矮花叶病毒再次流行危险,完成第六次玉米品种更新换代,发挥了不可取代作用。 4、申请国家批准自交系海9-21、LR1921知识产权保护,涉及保护品种6个,自交系维权涉及品种5个。 5、1990年3月至1991年8月,受经贸部派遣,赴中非共和国执行中方与中非方农业技术合作项目,任中国农业专家组中共党支部书记兼总农艺师,圆满完成了合同任务,得到受援国政府高度赞誉。期间育成2个黄粒玉米综合种,改变了该国单一种植白玉米品种。回国时引进热带玉米种质,为后来创新素材,提高育种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论文著作据有关资料显示,他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代表著作有: 1、棉花叶片光合产物运转分配的研究,1964年3月,原子能科学技术; 2、玉米抗大斑病遗传及其育种研究,1982年3月,作物学报; 3、春播早熟区玉米杂交种稳产性的研究,1986年3月,华北农学报; 4、不同叶夹角玉米杂交种产量潜势的研究,1990年11月,作物学报; 5、三个玉米优异种质和育种素材创新研究,1998年12月,作物杂志; 6、山西省主要玉米对矮花叶病抗病性的鉴定及利用,2001年9月,植物保护学报。出版合著科技书2本,英译专业书2册、论文30余篇。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