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宋书·张邵传 |
释义 | 基本信息名称:宋书·张邵传 年代:宋朝 作者:沈约 体裁:散文 作品原文张邵字茂宗。初为晋琅邪内史王诞龙骧府功曹,桓玄徙诞于广州,亲故咸离弃之,惟邵情意弥谨,流涕追送。时变乱饥馑,又馈送其妻子。 桓玄篡位,父敞先为尚书,以答事微谬,降为延尉卿。及武帝讨玄,邵白敞表献诚款。帝大说,命署其门曰:“有犯张廷尉者,以军法论。”后以敞为吴郡太守。刘毅为亚相,爱才好士,当世莫不辐凑,独邵不往。或问之,邵日:“主公命世人杰,何烦多问。”刘穆之闻以白,帝益亲之。卢循寇迫京师,使邵守南城,时百姓临水望贼,帝怪而问邵,邵曰:“若节钺①未反,奔散之不暇,亦何能观望。今当无复恐耳。”寻补州主簿。 邵悉心政事,精力绝人。及诛刘藩,邵时在西州直庐,即夜诫众曹曰:“大军当大讨,可各修舟船仓库,及晓取办。”旦日,帝求诸簿署,应时即至,怪问其速,诸曹答曰:“昨夜受张主簿处分。”九年,世子始开征虏府,补邵录事参军。十二年,武帝北伐,邵请见,曰:“人生危脆,必当远虑。穆之若邂逅不幸,谁可代之?尊业如此,苟有不讳,事将如何?”帝曰:“此自委穆之及卿耳。”青州刺史檀祗镇广陵,时滁中结聚亡命,祗率众掩之,刘穆之恐以为变,将发军。邵曰:“檀韶据中流,道济为军首,若疑状发露,恐生大变。宜且遣慰劳,以观其意。”既而祗果不动。及穆之卒,朝廷惺惧,便欲发诏以司马徐羡之代之。邵对曰:“今诚急病,任终在徐,且世子无专命,宜须北咨。”信反,方使世子出命曰:“朝廷及大府事,悉咨徐司马,其余启还。”武帝重其临事不挠,有大臣体。十四年,以世子镇荆州,邵谏曰:“储贰之重,四海所系,不宜处外,敢以死请。”从之。武帝受命,以佐命功,封临沮伯。分荆州立湘州,以邵为刺史。将署府,邵以为长沙内地,非用武之国,置署妨人,乖为政要。帝从之。谢晦反,遗书要邵,邵不发函,驰使呈帝。 作品注释①节钺:代指军队。 作品译文张邵字茂宗。起初任晋琅邪内史王诞龙骧府功曾,桓玄将王诞流放到广州,亲戚朋友都离弃他,只有张邵情意更为谨厚,流着眼泪赶去送别。当时发生动乱灾荒,他又馈送财物给王诞的妻儿。桓玄篡夺皇位后,张邵的父亲张敬先前任尚书,因为回答桓玄的问话稍有错误,降为廷尉卿。等到武帝讨伐桓玄时,张邵禀告张敞,要张敞上表表明归诚的心意。武帝牧到张敞的表章后大喜,命令在他家门上题字:“有冒犯张延尉的人,以军法论处。”后来任张敞为吴郡太守。刘毅身为亚相,喜爱有才华的人,当时的才士没有不到他那里去的,唯有张邵没有前往。有人问张邵为什么,他说:“只有主公是当世的人杰,何必还要多问。”刘穆之听到这句话后告诉武帝,武帝时张邵更加亲厚。卢循侵犯京都,武帝派张邵镇守南城,当时的百姓隔着护城河观看贼寇,武帝感到惊奇,就问张邵,张邵说:“如果您率军还没有回来,百姓逃跑都还来不及,哪里还能在这里观望。现在该是不再有恐慌罢了。”不久,补任州主薄。 张邵对政事尽心处理,精力超过别人。等到诛杀刘藩时,张邵正在西州官舍当值,当天夜里告诫众吏曾说:“大军将有大讨伐,你们应当准备好舟船仓库,到天亮时办好。”第二天早晨,武帝召唤众吏,所需物资立即准时送到,武帝惊异。问他们为什么这么快,吏曹们回答说:“昨天晚上张主簿已经作了安排。”九年,太子开设征虏军府,补任张郡为录事参军。十二年,武帝北伐,张部请求进见,说:“人的生命脆弱危险,一定要对未来有个安排。 刘穆之如果遇到不幸,谁可以代替他任职?您也是一样,如果也有不幸,后事将怎么安排?”武帝说:“这自然委托刘穆之和你了。”青州刺史檀祗镇守广陵,当时滁中聚集一批亡命之徒.檀祗带兵搜捕,刘穆之担心檀祗秉机 作乱,将要发兵防备。张邵说:“檀韶占据中流,檀道济为军中之首,如果我们怀疑他们的情状显露出来,恐怕会发生大变。应该暂且派人去慰劳,借此观察他们的意图。”不久,檀祗果然没有动兵。等到刘穆之死去,朝廷恐慌,就要下诏让司马徐羡之接替刘穆之的职位。张邵回答说:“现在酌情况确实紧急危险,司马之职最终由徐羡之担任,但世子不可自行决定,应当先向在北方的武帝请示。”请示的使者返回,才让世子发布命令说;“朝廷和大府的事情,都要向徐司马请示,其他的启禀世子。”武帝看重张邵遇到紧急情况不失法度,具备大臣的风度。十四年,武帝要以世子出镇荆州,张邵进谏说:“太子的地位极为重要.与全国的利害相关,不应当离开朝廷在外,臣以生命请求收回成命。”武帝听从了他的意见。武帝登基时,张邵因辅佐有功.封为临沮伯。从荆州中分立湘州,任张邵为刺史。准备设置府署时,张邵认为长沙是内地,不是用武的地方,设王府署将妨碍百姓,违背了治政的要领。武帝听从了他的意见。谢晦反叛时,送信约张邵同反,张邵没有打开信函,派人将书信送给武帝。 作者简介沈约(441年~513年)﹐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西)人﹐出身江南大族。历仕宋﹑齐﹑梁三朝﹐曾自称“少好百家之言﹐身为四代之史”。公元487年 (齐永明五年)时﹐任太子家令兼著作郎﹐奉诏撰《宋书》。他依据宋代何承天﹑苏宝生﹑徐爰等修撰的《宋书》及其他记述宋代历史的书籍﹐增补宋末十几年的事迹﹐只用一年时间﹐到六年二月就完成本纪﹑列传七十卷﹐侯又续修八志三十卷。沈约以文字称世﹐有文集九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