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宋凤桥
释义

宋凤桥(1886~1921) 字浦仙。出生于复州一拉塔元兴屯(今辽宁省普兰店市双塔镇邓店东北)。幼读私塾,清末时曾在复州自治研究所学习,1912年任复州议事会议员。家道小康,为人仗义疏财,足智多谋,在民众中颇有声望。

民国初年,奉系军阀在穷兵黩武的同时,对东北人民实行了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掠夺。1920年,奉天省清丈局派员到复县铁东以东地区“清丈”、“升科”(对土地重新进行丈量,多出来的土地要追交地价,增加赋税,并要收清丈费、发契费、注册费)。有钱有势的“庄头”、大地主则趁机勾结官府,贿赂公行,丈量的结果,常常是“以多丈少”,而贫苦农民则是“以少丈多”,受到敲诈勒索。农民无法忍受封建军阀的黑暗统治,先后展开了反“清丈”、反“升科”斗争。双塔地区的元兴、岗店一带农民自发地组织起来同官府作斗争。宋凤桥认为反“清科”必须组织“黑会”,人多势众才有对抗的实力。他的主张得到多数民众的赞同,并拥戴他为“黑会”的首领。宋凤桥被推为首领后,当仁不让,遂动员富户献出看家护院的枪支弹药,共得枪支50余支,组织会员加紧操练,准备武力反抗官府。由此,一场反“清丈”、反“升科”的斗争迅速掀起。“黑会”在宋凤桥领导下,散发传单,揭露军阀政府和地方官吏假借“清丈”搜刮民财的罪行。

1920年12月7日,宋凤桥派出50余名会员到磨盘山把勾结丈地官员作弊的“庄头”、地主等4人绑去,并声明:主要与“庄头”算账,不与丈地委员相干。这一事件,引起当地官员的恐慌。县知事吕继纯惧怕发生暴乱事件,急令四区区官杨成元进行调处。杨成元受命后,暂停“清丈”,邀请当地士绅,对“黑会”首领和骨干进行劝说,经数日谈判没有结果。宋凤桥宣布:“‘清丈’、‘升科’一日不废,‘黑会’一日不散!”杨成元无奈,只好宣告调处失败,亲自带领巡警防范,不顾“黑会”反对,继续进行“清丈”。

12月21日,宋凤桥率100余“黑会”成员,去磨盘山屯将正在那里丈地的伪会书记、绳工等6人抓起来,带到二塔东孙家屯,以示抗议官府的“清赋”。奉天省省长数次电令吕继纯进行查办,责令“即将要首拿获,救回被绑绳工书夫”,警告其“毋忽于咎!”复县警署遂即派出大批警甲到处搜捕宋凤桥。双方接仗数次,警甲虽然训练有素,枪支弹药充裕,但每次都因人质尚在“黑会”手中,无法展开。据杨成元在一份呈文中说:“有一次接仗,双方战斗激烈时,宋凤桥将被绑6名丈地人员推向前面,阻碍了警甲的进攻。”

同年12月28日,宋凤桥率众会员在元发屯(今普兰店市城子坦镇源发村)与前来搜捕的警甲发生战斗,终因寡不敌众、枪少弹缺,6名人质被警甲抢走。此战“黑会”会员牺牲2人,被俘10人,其余人员在宋凤桥率领下突出重围,撤到租界地貔子窝。

宋凤桥撤到貔子窝后,被日本警察逮捕。1921年1月中旬,复县知事吕继纯将他引渡到复县,并亲自审讯。审讯中,宋凤桥慷慨陈词,据理力争,历数事实,指出“清丈”、“升科”为民众之大害,吕继纯对此无言以对。不久,宋凤桥在复州城外永丰塔东刑场就义,时年35岁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0:2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