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四川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释义

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是从事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和新技术研究与开发的综合性农业科研单位。现有职工217人,127名在职职工中,有73名科技人员,其中高中级专家51人,占干部数的70%;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人、省优专家1人,市级拔尖人材2人;硕士研究生、博士生14人。有小麦、水稻、玉米、油菜、红薯、棉花新品种选育、生物技术,2003年新增设西、甜瓜育种及牧草引种研究等12个专业。为主动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及农业科技进步奠定了基础。

1996-2000年间,该所是农业部小麦原种基地、国家小麦改良中心绵阳分中心承担单位、四川省水稻原大街小巷基地和国家、省、市农业科技攻关项目的重点承担单位。2001年起,在小麦进入国家“863”计划之后,2002年水稻、杂交小麦又得到“863”计划支持;同时油菜、玉米成功获得罪家后补助。至此,该所小麦、水稻、油菜、玉米四大作物顺利进入国家攻关。以国家小麦分中心建设项目、农业综合开发良种推广项目、“863”计划、国家后补助项目、跨越计划项目、逐业结构高速项目等一系列国家重大项目的实施为标志,显示出该所强劲的综合科研实力,科研水平已经进入国家队的先进行列。

作为四川省唯一承担省六大作物育种攻关项目的地市级研究单位,1996-2002年共育成并审定水麦、水稻育苗、油菜、红薯、棉花六大作物新品种56个;公2001-2002两年育成品种23个。发表科研论文200多篇,获科技进步成果奖励34项。拥有自主品种权属的新品种16个。机关报技术成果鉴定在四川省及全国近20个省市推广3.4亿亩,机关报增社会经济效益128亿元,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农民增产增收、社会稳定、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

作为科技创新的基地,保持和发展了强劲的科研优势;取代泰国香米的全香型杂交稻已经选以及成功;育成全国第一个杂交小麦32号;全国第一个通过省审定的高芥酸油菜新品种并为绵阳高芥酸产业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作为全知名的地市级农科所,“八五”、“九五”连续十年两度被评为全国农业科研单位综合科研实力“百强研究所”,同时被评为“九五”科研开发实力“十强研究所”。1996年获四川省文明窗口单位,1997年获市级文明单位,1999年获市级最佳文明单位、绵阳市“先进集体”和“科技兴绵杰出贡献单位”称号,同年获省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00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四川省先进单位”称号,2000年底,被实业部平为“全国种业百强创建单位”。2001年7月获绵阳市委表彰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光荣称号、2002年3月荣获四川省省级文明单位。2002年7月获绵阳市领导班子创四好活动“成效显著单位”,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年方面均取得了丰硕成果。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2:3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