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仇岭坞村
释义

仇岭坞村是浙江省桐庐县境内的名村,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为主的工业经济作为全村的支柱。仇岭坞村统一全村的植保、灌水、农技等工作,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粮食产量,保障人民生活。仇岭坞村工业管理得法,产值、利润逐年上升,加强任期目标制,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使企业规模迅速扩大,生产效益成倍增长。织带产业是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支撑。仇岭坞村多次被评为桐庐县的“全县奔小康示范村”。村落较散,四面环山形似葫芦,道路南接桐千线,交通便利,在党支部书记徐朝荣的带领下仇岭坞村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快速提高。

简介

仇岭坞村位于浙江省桐庐县中部山区,东距县城5公里。仇岭坞旧称稠林庄,谐音成仇岭坞。村中的稠林涧水流经坞谷,南过金村畈入分水江。约在19世纪80年代末期,一饶姓人氏从外地到此落户。尔后,温州、丽水等地的逃荒者陆续迁至。江山人来此垦植,居以草棚,俗称江山棚村。1949年属旧县乡第三保,由横塘、庙里、岗里、江山棚、桥头、大弄里、牌坊村7个自然村组成。1950年属联络乡。1956年为双联乡仇岭坞村。1958年为桐君人民公社联一大队。1963年牌坊村划出改为联三大队;1981年7月为桐君人民公社仇岭坞大队。1984年为桐君乡仇岭坞村,1992年属桐庐镇。村委会驻地岗里。村中姓氏有徐、周、留等17个。村落较散,四面环山,形似葫芦,道路南接桐千线。1992年,全村156户、524人,耕地375亩,山林2000亩。

农业

1949年前,仇岭坞村民主要靠垦荒种番薯、卖柴炭为生。村民住的茅草棚,走的石头路,吃的红番薯。1949年后,兴修水利,改善自然条件,提高抗灾能力。1957年,建立高级社,发动村民投工新建蓄水约100立方米的高岭岙山塘。从60年代开始至70年代初期,村里又采取集体投工的方式陆续建起了仇岭坞水库、千亩畈水库和过路丘水库,蓄水总量达18万立方米,使全村400亩耕地旱涝保收,粮食产量每亩从50年代初期的100多公斤,提高到700多公斤。1982年始落实农业生产责任制。1990年以来,村委会筹集资金,发动村民整修2000多米渠道,4个机埠,增添抽水机4台,使全村水利设施得到了顺利运转。为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从1990年开始,每年从村办企业中拨出近万元资金,建立一支由7人组成的,以村配药站为主体的专业服务队伍,统一全村的植保、灌水、农技等工作,促进粮食生产连年稳产。1992年农业总收入达到33.4万元,粮食总产量达到261吨,比1978年分别增长4.1倍和10.4%,为开发生产,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村民收入,1992年又划出60亩耕地和镇农业服务站联营,组建了水果专业队伍。

工业

仇岭坞村曾是个生产落后,生活贫困的山村,直至1978年全村尚有65%的户住着茅草房,番薯半年粮。村级经济是个“空壳”。为改变贫穷面貌,在六七十年代曾尝试过养蜂和开发畜牧业、养殖业及水泥袋加工,均未成功,拖欠国家贷款数万元。1978年,村民徐朝荣筹集资金1000多元,购置10台编织机,在他的带领下,村利用集体仅有30平方米的畜牧场,建立桐庐织带厂,开始加工带子。当年获利2000多元。由于产品对路,管理得法,产值、利润逐年上升。1983年该厂落实企业经营承包责任制,加强任期目标制,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使企业规模迅速扩大,生产效益成倍增长。至1992年,该厂年产值达240万元,创税利20多万元,拥有400多台织机、150多名职工,固定资产59.9万元,新盖1000多平方米厂房和办公楼。产品款色也由一种增加到100多种,产品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和美国、加拿大、日本及中东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织带厂成了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支柱。

以织带厂为龙头,1991年后村里又投资90多万元,相继办起桐庐第二皮件厂、桐庐长毛绒玩具分厂、桐庐工艺涂装厂及桐庐易拉罐厂。在此同时,私人企业得以迅速发展,至1992年共有5家私人织带厂,年收入都超过万元至10万元。全村工业总产值352.6万元,创税利91.34万元,比1978年8.2万元增长47倍。工业就业人员达190人,人均收入1491元,比1978年净增1384元,村民生活得以普遍提高,彻底改变了过去光棍多、草棚多、番薯多的旧貌,家家盖起了新楼房,户户买起电视机、自行车、煤气灶、电冰箱,录像机也开始走进农家。全村有汽车1辆、摩托车11辆、拖拉机11辆,农用运输车1辆、电冰箱21台、彩电25台、录像机4台、煤气灶15只。

特色产业

仇岭坞村的织带、拉链产业远近闻名。30年前,华新织带厂名为桐君织带厂,还属于集体经济,从生产到供销只有几个人、四五台机器,当时厂里只生产小收音机的手拎提带,有时做些零碎的加工活,老村支书徐潮荣说,当时是既愁生产又愁销售,而现在年产值达到600余万元,在销售上反倒是轻松了,足不出户,鼠标一点,生意全在网上做。

30年,桐君织带厂快速发展变化,光从织带的样品就可以看出,从原先的单一品种发展到现在的几百个品种,从当初的内销发展到现在全面走向国外市场。

1984年,村支书徐潮荣开始承包织带厂,一年做几十万销售产值,但无论在生产品种和销售市场都已停步不前,很难突破。老徐认识到,靠内销市场毕竟有限,只有拓展才会有所发展。1998年,老徐“乡巴佬进城”,闯入了广交会。在交流中,老徐递出了不少名片,也有不少人看了他带的样品。就在第二年,老徐接到了一个“肥肥”的单子,也是他经营织带厂以来最大的一个定单,130万元,生产一批“工作牌挂带”销往意大利,这让老徐兴奋了几天几夜。这笔生意不仅打开了国门,也使他的厂子打出了名气。这以后每年的广交会,老徐一次都没有落下过,而参加广交会的心态却在悄悄地变化,当初是以销售为目的的,而现在是去和销售商交流,看看自己的产品还要做什么样的调整和改进。

发展

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文化教育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的迅速发展。1990年,村党支部书记徐朝荣拿出自己承包款14万元及有关部门投资的3万元,将村里一条长2600米的田间小路,扩建成宽8米的简易公路。村中主要支道浇了水泥路面。1991年下半年村投资18万元,新建小学校舍,面积700平方米,配有实验室、电化教研室、图书室等设施,使山村的孩子有了一个舒适优美的学习环境,从而结束了小学高年级学生翻山越岭到外村小学就读的历史。1992年,村又投资2万元,架设一条从县城到村20门的电信电缆,新装两部国内直拨电话。村党支部还决定,凡在村办企业工作的女工,子女从入幼儿园到大学读书,学费全部由村里承担。仇坞岭村1989年被中共桐庐县委、县人民政府命名为文明村。1992年被中共桐庐县委、县人民政府确定为“全县奔小康示范村”之一。党支部书记徐朝荣连续两年被评为市、县优秀共产党员、县十大优秀党支部书记,市脱贫致富党支部书记,当选县十届人大代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5: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