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丝脉蓑蛾 |
释义 | 简介丝脉蓑蛾(AmatissasnelleniHeyl),为害多种林木及果树,广西广为分布。 症状幼虫咬食叶片成缺刻或孔洞,影响生长。 形态特征①成虫雄蛾体长11-15毫米,翅展29-33毫米;体和翅灰褐至棕黄褐色,翅中室中部、外侧和下方均有深色曲条纹。雌虫体长13-22毫米,淡黄色。 ②卵椭圆形,米黄色。 ③成长幼虫体长17-25毫米;头、胸背板灰褐色,并散布黑褐色斑;各胸节背板分成2块,中线两侧近前缘有4个黑色毛片,前胸毛片呈下方排列,中、后胸毛片横向排列;腹部淡紫色,臀部黑褐色。 ④护囊长锥形,雌虫囊长35-50毫米,外表较光滑,灰白色。囊口较大,尾端小并有绵絮状物。 发生规律雄虫为蛾体,雌虫蛆状,无翅无足,有灰白色,光滑,丝质护囊,老熟幼虫在护囊内越冬。2月中、下旬化蛹,4月上、中旬羽化,旋即产卵;4月下至5月上为幼虫孵化盛期,6月至7月为害最重。10月中、下旬老熟幼虫用丝束绕缠枝条成护囊悬于小枝越冬。雄蛾对黑光灯有趋光性,雌虫产卵于护囊内的蛹壳里。 防治方法1.在害虫未扩散前人工摘除护囊。 2.幼虫期喷药可用90%敌百虫,或80%敌敌畏,或40%杀螟松等 3.用苏云金杆菌,或青虫菌,或杀螟杆菌每毫升含一亿孢子菌液喷杀。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