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思茅壶蚧
释义

科名:壶蚧科

科拉丁名:Cerococcidae

种名:思茅壶蚧

种拉丁名:Cerococcus schimae (Borchsenius)

国内分布:江西、云南

形态特征

成虫 雌虫胶质蜡壳近圆形,质坚硬,宽2-6.5mm,高1.5-3.0mm。蜡亮红褐色,有8-9圈螺旋状环纹,并有4-6条白色纵线纹,体后部有1壶嘴状突起。雌虫体梨形,暗褐色。触角退化呈圆盘状突起,上有刚毛5根,附近有30—35个多格腺。体边缘排列着8形腺和管腺。胸部有3对骨化路。雄虫红褐色,长0.8-1.0mm,翅展2.0-2.2mm。前翅乳白色,有纵脉2暴。单眼2对,黑色。触角丝状,10节,各节簇生细毛。腹末无白色长蜡丝。卵 长椭圆形,淡黄色,长0.5—0.6mm,宽0.2-0.3mm。孵化前暗褐色。若虫椭圆形,灰褐色,l龄若虫长0.6~1.0mm。单眼黑色。触角、口器和足均发达。臀瓣明显,上有2根尾毛。固定后虫体呈暗红色,4天后体背分泌白色短刺状蜡丝,8一10天后体背密布金黄色长蜡丝,25天左右雌雄虫体出现异形,雌虫蜡壳圆形或椭圆形,背有蜡丝,并有1层灰白色蜡粉。雄虫则分泌出长椭圆形黄色蜡丝状的英。雄蛹、茧雄蛹圆锥形,灰褐色,长1.4—1.7mm。近羽化时单眼褐色。茧,丝质,长椭圆形,淡黄色,长1.5—1.8mm,宽0.7-0.8mm,扁平;末端有1近圆形的开口盖。

生物学特性

思茅壶故在江西1年发生1代,以受精,雌虫在奇主枝干上越冬。翌年3月下旬越冬雌虫开始产卵,4月中旬为产卵盛期,5月上中旬为产卵末期,产卵期35-50天。5月初至5月下旬为孵化期,5月中旬为盛期。雄虫化踊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7月上旬化婉盛期,踊期4一6天。雄虫羽化期在7月初至7月中旬本,7月中旬初是羽化盛期。雄成虫多在夜间羽化,4—6时为羽化高峰。雄成虫从革后的近圆形盖下倒退爬出,蛹壳粘在茧旁边,羽化后在枝干上慢慢爬行,并能短距离飞行,寻找雌虫交尾。交尾前雄虫围绕雌虫体转数圈,腹部弯曲从雌虫腹末插入进行交尾,交尾时两翅翌立体背。交尾后雄虫即死去,寿命8-24小时。雌成虫产卵时腹部不断地收缩,分批产卵,l次可产10—30粒。随着产卵雌虫体向蜡壳前端收缩,空出位置贮放卵粒。单雌产卵300—671粒,平均400粒。产卵后雌虫逐渐干枯死亡,壶口被蜡丝封住。若虫孵化后从蜡壳的壶嘴爬出,在奇主上爬行l-2天,寻找寄生部位,而雨天,特别是树枝干淋湿后若虫则停留在裂缝等处不动。找到合适场所后即固定下来,细长的口针刺入植物组织内吸取汁液,并分泌蜡质物形成蜡壳。虫体多分布在主干分校以上的枝条、主干的阴面,特别是树皮裂缝、伤口、节疤等处,密度高时相互拥挤在一起,使一些虫体被挤在上层,四针伸不进寄主体内,得不到食物而干枯死亡。

防治方法

1.严格实行检疫制度。壶故主要随苗木运输而传播,江西仅新建县梅岭脚发现该故,因此要严把检疫关,控制其扩散蔓延。 2.药剂防治。初孵若虫期用40%氧化乐果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直接喷射。每R10天1次,连续2-3次,杀虫效果达90%以上。5月中、下旬可用0.3-0.5波美度石达合剂或20-25倍松脂合剂喷洒,效果亦较好。在树高大,喷雾困难的情况下采用埋根法用锄头挖出根部,找到须根多的地方,把配好的l:1皿倍氧化乐果装入小瓶中,把须根章入瓶内,埋入土中,25天后药效显著。 3.调查发现此故有寄生蜂,有的植株上寄生率达10-15%左右,应加以保护利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9 18:5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