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顺德英德经济合作区 |
释义 | 简介顺德英德经济合作区是顺德、清远(英德)两地探索全新模式破解发展难题的重要举措,它承载着市场运作示范区、产业协作领先区、管理合作创新区的使命,为广东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全面实现“提升珠三角、带动东西北、加快建设幸福广东”的战略目标探索经验、提供示范。自2010年12月16日签订合作协议以来,顺德和清远(英德)两地倾注了大量精力与财力,在双方党委政府的强力推进及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全力支持下,英德这片宁静的茶园正被推土机的声声轰鸣所打破,逐步变身为一个省级产业园。 顺德英德经济合作区规划用地面积3200亩,重点引进生态低碳的智能家电、电子信息、生物等产业。为提升产业竞争力,完善产业配套,管委会大力开展“招商选资”,截至2011年12月中旬,提出在合作区用地申请的企业超过70家,其中以家用电器、机械制造、电子信息、家具、精细化工类企业为主,包括万家乐、美的、容声、圣特斯等知名企业。目前,确定了符合条件的万家乐(英德)厨卫科技产业园、亿龙节能环保型直饮水装置等4个项目入驻动工;同时为解决入驻企业的产业链配套及生活配套需求,合作区的运营主体广东宏德投资有限公司与民营资本合作,启动宏德家用电器配件产业园和宏德员工新村项目。 保障措施园区内实行“零收费区”政策顺德英德经济合作区在优惠政策方面,入园企业除了可参照广东省级产业转移园各项政策享受优惠和扶持外,对一些国内外知名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等重大投资项目,顺德英德经济合作区将按照“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的原则量身订制优惠政策。同时,在顺德英德经济合作区范围内实行“零收费区”政策,除国家规定统一征收的税费外,不再对入顺德英德经济合作区业收取任何地方行政性收费。 值得一提的是,顺德英德经济合作区不仅入选广东省十大重点产业转移园,园区建设可享受财政政策的重点扶持,进驻企业还将获得银行的信贷支持。顺德英德经济合作区筹建之初,即成立了相关投资公司,负责合作区开发建设、投融资和资本运营工作,与佛山、清远两地工行、中行组成银团就全面合作达成初步意向。其中,工行清远分行向合作区提供基础设施和企业项目建设共30亿元的授信额度,中行清远分行则提供用于启动片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共3亿元的信贷资金。 创新机制可行使地级市经济管理权限广东省政府常务会议对《顺德清远(英德)经济合作区实施方案》进行了审议并原则讨论通过。这也意味着,顺德“飞地”的建设,有了省级层面的制度保障,园区具有相对独立的规划、土地、房产、建设施工、环保、经济事务等行政审批权限。 作为广东省委、省政府派出的正处级机构,顺德英德经济合作区将按照决策、执行、监督相分离的原则,以及精简和高效的设置要求,设立合作区党工委、管委会,实行合署办公,并有党工委办公室(行政事务局)、经济事务局(审批局)、财政局及社会事务局等四个内设机构,两地共选派45名业务骨干形成干事创业的积极氛围。值一提的是,顺德英德经济合作区将借鉴香港、新加坡等地区的先进经验,按照市场运作、管理合作的原则积极探索法定机构的试点工作,拟设立国有资产运营中心(管理局),负责土地储备以及由顺控集团委托管委会管理的宏德公司的运营工作。另外,拟成立决策咨询平台,实行决策咨询委员会制度,从两地政府、行业协会、商会代表以及有关专家中挑选若干名代表,就合作区开发、建设、运营、管理等提出咨询意见和建议,甚至参与合作区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决策,使合作区决策更加民主化、科学化。 链接2010年12月16日,顺德区与英德市签订协议,在该市英红园西南部规划面积36平方公里,共建顺德英德经济合作区,合作年限为25年。合作期内,顺德英德经济合作区产生的税收地方留成部分、GDP和工业产值由双方按50:50的比例分成。按照“一年起好步,三年打基础,五年初建成”的发展思路,以及建设成广东省新型区域合作示范区的发展目标,“经济合作区”的开发建设总投资预计超过300亿元,2015年初具规模,2020年基本建成。这被誉为广东推动产业转移的一个全新探索与尝试。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