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水仙子·半湖山上采樵夫
释义

基本信息

名称:【双调】水仙子·半湖山上采樵夫

年代:清初

作者:朱彝尊

体裁:散曲

宫调:双调

曲牌:水仙子

作品原文

【双调】水仙子

半湖山上采樵夫,百步桥边垂钓徒,三家村里耕田父。这生涯都不苦,要归与只便归与。锦屏风苍压红树,白雪滩金菱玉鲈⑴,绿杨湾赤米青菰⑵。

作品注释

⑴金菱玉鲈:指珍稀美味的食品。菱:莼菜,色黄如金。鲈鱼肉雪白如玉,故称。

⑵菰(gū):一种多年水生高秆的禾草类植物,可食用。

曲牌格律

【曲牌】

水仙子,曲牌名。又称为“湘妃怨”、“冯夷曲”、“凌波曲”、“凌波仙”等。入“双调”,亦入“中吕宫”、“南吕宫”。首二句宜对。六、七句可作五字,宜对;亦可作两个四字句,与末句相配。兼作小令、套曲。也可带“折桂令”为带过曲。南曲略同。

【格律】

×平×仄仄平,×仄平平平厶

×平×仄平平,平平平厶),仄平平、×仄平

平平厶,×仄,×仄平

(注:北曲入派三声,故只列平上去;上去为仄声;字声通用标“×”;韵位加粗体。)

作品简析

这首小令详细地描写了田园生活中的自然风光,美味佳肴,时鲜粮蔬,表现出对自由、恬淡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曲中虽未明写官场混迹的不得意,不舒畅,不自由,但称樵夫、钓徒、田父“生涯都不苦”,就流露出对官宦生涯的厌倦。全曲语言雅致,对仗工整。

作者简介

朱彝尊

(1629—1709)清初文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醧舫、金风亭长,晚称小长庐钓鱼师,秀水(今浙江嘉兴)人。明亡后,移居梅会里(今嘉兴市王店镇)。曾祖朱国祚为明代状元,官至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朱彝尊出生时,家道中落,但他自幼好学。青年时肆力古学,精研诗文,文名早著。17岁避兵嘉善等地。28岁后出游他乡,足迹遍及半个中国。此后重名见称于海内。公元1679年(康熙十八年),以布衣举博学鸿词,参加《明史》编纂。1696年(康熙三十五年)在王店筑曝书亭,专事学问著述,造诣宏深,成一代大家。以诗文著名,为清初有代表性的作家。文与汪琬并驱;诗与王士祯齐名,并称为南北两大诗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0 22: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