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水下导弹发射平台 |
释义 | 武器简介简称MMB,是由中科院研制为了抗衡美国在亚太地区的航母编队而研制的。它的最大特点就是极具隐蔽性,平常伪装成礁石潜伏在海底,一旦接到任务指令,便可以浮出水面,对目标进行毁灭性打击,对航母战斗群极具杀伤力。 武器性能及特点采用自带柴油机发电,每个几个月浮出水面一次。采用先进的无线电、电磁波、声纳等先进方式接受命令并发现敌人。可以携带多种对舰导弹,发射时可以通过卫星锁定目标,进行超视距打击,对水面舰艇极具威胁性。并且潜伏在海底,保持无线电静默及各种通信手段全封闭的方式运转,是敌人很难侦查到它,因而它可以在近距离突然对目标进行毁灭性打击。水下发射反舰导弹所使用的反舰导弹更换成射程更远的C-802导弹,这是一种性能较先进的中程反舰导弹,整体性能与美国“鱼叉”反舰导弹相当。C-802于1997年开始进行水下发射试验,经过两年多的试验和完善,最终于1999年正式装备在新建的“宋改”上,使其成为人民海军的又一“克敌利器”。 发射方式目前,潜射反舰导弹水下发射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为干式无动力发射,另一种为干式有动力发射,前者的典型代表是美国的潜射“鱼叉”反舰导弹,后者则以法国的“飞鱼”反舰导弹为代表。 这两种发射方式的最大不同之处就是其水下运载器的设计不同。前者的运载器被发射出鱼雷发射管后,利用发射动力和运载器本身所具有的浮力在水中航行并上浮,当箱体以一定角度升到水面时,自动抛掉运载器的前盖,同时,导弹助推器在运载器内点火将导弹推出,导弹随即转入空中飞行状态。与无动力方式相比,有动力发射的运载器尾部装有火箭发动机、水下控制舵及相关控制设备。通过鱼雷发射管发射后,首先进入无动力控制段,在运载器离开潜艇10米后,运载器尾部的火箭发动机点火,将运载器加速到20米/秒的速度,经过10-15秒后,运载器与海平面呈45度角出水并跃入空中,其出水高度可达20米以上。此时通过运载器中的燃气发生器的推力,由一个活塞将导弹从运载器中弹出,反舰导弹助推器点火,导弹进入空中飞行状态。这两种发射方式各有各的设计难点及作战优势。采用无动力运载器发射方式时,为减少运载器在水下的速度损失,保证其出水速度的要求,潜艇只能采用潜望镜深度发射,隐蔽性要差一点,而采用有动力运载器发射方式则不存在这一缺憾,因此可以在潜艇的全作战深度内进行导弹发射,隐蔽性要高一些。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