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崇文书院
释义

1、广东崇文书院

位于广东普宁市故城洪阳东门外的新安村,前临“百里桥”,洪阳河沿书院边而过,右接新安水门,左连“松龄桥”,流水欢唱,绿竹掩映,垂柳成行,景致别雅,是新安文化区的中心。 崇文书院建筑结构小巧玲珑,宽11.45米,深13.4 米,院内面积150平方米,琉璃瓦顶,梭形石碎裂,雕梁画栋,后面一圆形门;正座中间设一座台,是原书院为历代辈出的德高望重的文人名士立碑流芳之用,碑为竖立,红底金字。屋顶塑 双风朝牡丹,栩栩如生。整座建筑风格古朴典雅,是一座颇具潮汕特色的古祠堂。

崇文书院为清·同治十三年,广东水师提督方耀倡建书院、兴办乡学时所建。书院建成后,洪阳学子入院就学,名优辈出。声名卓著的卢世潘、卢学茂叔人侄都曾入学该院,后追随方方同志参加革命,壮烈牺牲,书院也为其树碑流芳。

崇文书院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于今已老化残破。新安敬老院、公益事业理事会,十分重视文物古迹保护,筹资25万元,对书院进行修复。书院焕然一新,连同周边的景致,成

为故城洪阳的游览胜地

2、台湾台南崇文书院

崇文书院 位于台湾台南。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知府卫台揆建。是台湾最早由义学改建的书院。乾隆十年(1745)巡道摄府事庄年重修。十五年台湾县知县鲁鼎梅移海东书院于旧县署,将海东书院旧址改为崇文书院。二十四年知府觉罗四明新建于东安坊府署东偏,筑有讲堂斋舍。五十五年(1790)奉祀五子,后配八贤。另有文昌祠祀文昌帝君。嘉庆二十三年(1818)知府郑佐廷捐俸改建。同治十三年(1874)知府周思琦捐俸并商请士绅捐资,重修讲堂、五子祠。光绪二十年(1894)知府康赞衮拨公款修膳室廊。书院设院长1人,监院1人。每年招内课生12人,童生12人,外课生24人,童生21人。蔡廷兰、丘逢甲等曾任院长。学田有官置、官捐、民捐。现仅存门额“崇文书院”一方,为台南历史文物馆收藏。

3、云南建水崇文书院

崇文书院 位于云南建水。原名崇正书院。明嘉靖二年(1523)宪副王忠建。六年毁,仅存大魁阁、五贤祠。万历八年(1580)巡按刘维改作表忠祠。十五年又毁于兵火。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举人萧大成请于知府董弘毅、同知郑功勋,会同郡绅捐款重修。文教聿撰有碑记。乾隆二十二年(1757)知府方桂增建并改名“崇文”。咸丰间战火不断,倾圮过半,教学遂停。光绪四年(1878)知府孙逢源同乡绅高永和等倡捐重修讲堂及两厢书舍,恢复教学。三十年废。1938年办县立师范,1939年改为私立建民中学。1950年改为建水第五小学。今为建民中学和建水职业中学。

4、余姚市崇文书院

崇文书院地处浙江省余姚市城区中心地段的姚江北岸,位于通济桥舜江楼(古楼)北面。书院地址:北滨江路50号万里大厦(原大自然浴室)四楼。书院闹中取静,环境优雅,是一个理想的培训场所。书院周围购物、休闲场所较多,为家长送孩子进书院后的余暇时间提供了去处,书院附近有三个中小型停车场。

崇文书院总建筑面积800平方米,总投资100多万元,培训规模100班,每期培训学生预计达到1800人次,是城区最大的中小学生培训专业机构。

崇文书院地址:浙江省余姚市万里大厦(北滨江路50号,舜江楼背后)

邮编:315400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18:3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