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水稻合理施肥和化肥合理施用 |
释义 | 书籍简介:书名:水稻合理施肥和化肥合理施用 作者:尤德敏 出书机构:北京时代弄潮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网络推广:个人出书网 老人出书网 学生出书网 家族出书网 媒体支持:时代文化出版社 合作宣传:时代教育出版社 时代文献出版社 时代作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年7月 字 数:132千字 页 数:317页 版 次:2009年7月第1版 开 本:850×1168 1/32 纸 张:胶版纸 包 装:平装 定 价:25元 本书序言:我一生最大的幸福,是以92之龄躬逢新中国建国60周年国庆,并仍有足够精力,将从1954年到2009年所作的水稻经济合理施肥技术和化肥合理施用的试验研究、生产示范和技术推广宣传资料整理成集。虽然供试作物只水稻一种,但其经济合理施肥的基本要求和操作,可为其他粮食作物参考乃至仿用。化肥合理施用资料可供农业生产者参考应用。 由于从1958年到1979年的21年,被迫停止一切工作,但在生产劳动中学到许多实践经验。值得一提的是,1987年,我70岁时,国家实行退休制,但我从退休之日起,就一直在寻找机会和创造条件,继续工作,一直坚持到2009年。并抱着“只问耕耘,不问稼穑”的超脱态度,做到尽心、尽责而心安。 我虽不才,但有为生产服务的强烈愿望。在任何时候和情况下,都坚持敬上不“唯上”,用书不“唯书”,只是从生产中找问题的“唯实”原则。我认为做任何工作都应做到尽心、尽力和务实、坚持,否则必陷入急功近利而见异思迁,工作陷入浮躁,其结果必定失真。这是科技工作之大忌,愿与后来者共勉之。 本书虽内容欠丰,理论匮乏,文字表达水平平庸,但其结果真实可信,论点多为经验之谈,故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并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记不清是哪位先哲说过:“人生苦短,如有自认为值得留存下来,那怕是点滴的东西,也应该设法将其留存下来,以备后来者的参考和应用。”这是我自费印发此书的动力和目的,别无它求。 本书目录:实验研究结果报告 水稻应怎样分期施肥 铵态及硝态氮化肥在水田的肥效及施用方法研究 肥料主要成分含量分析表 减少挥发损失的水田追施氮肥方法(注) 解答一些有争议施肥问题而设的定位试验总结 示范推广结果报告 稻田氮肥系列高效施用技术示范报告(摘要) 稻田氮肥高效施用技术试验示范项目技术总结 水稻氮肥《基—穗肥两次施用》示范试验结果报告 示范推广宣传说明资料 我国水稻早促争多穗施肥法必须改革 水田氮肥高效施用方法说明 落实好科学施肥应揭开仍未认识清楚的问题 加快改变我国氮肥浪费严重现状,必须更新工作思路和落实两项施肥技术 水稻施肥 淹水后土壤主要性状的改变 淹水后土壤中植物养分的变化 合理施肥与水稻生育关系 水稻的营养成分和肥料种类 秧田施肥 大田施肥 化肥合理施用问答 植物营养的一般知识 化肥的一般知识 氮素化肥 磷素化肥和含磷的复合肥 钾素化肥 微量元素 原文摘录:…… …… 为了提高稻田氮肥生产效率和减轻施肥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从80年代起,国内一些农业科技工作者一直在进行研究和试验,取得了可喜成果,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江苏省农科院土肥所等都有研究成果报道。我们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与支持下,从1989年起,在南京地区开展了试验示范,取得了良好效果。 1.试验示范过程 1989~1991。在高淳、溧水、雨花台、江浦等县、区进行8个项次示范,示范内容为:①秧田氮肥无水层一次基施;②本田穗肥无水层施用(以水带氮);③本田基肥无水层深施+穗肥无水层施(以水带氮)。 1994~1997年。在溧水县、浦口区等地进行水稻旱育秧苗床氮肥施用量、施用时期、施用品种的试验,共计4项次。同时结合早育秧技术进行了推广。 1998~1999年。1998年本项目的内容列入“江苏省农业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的分课题“作物高产与环境协调的氮肥管理与施用技术研究”的示范内容之一。两年间在江浦县建设乡、农科所等地进行了13个项次示范,内容有:①在“氮肥运筹结合无水层施用技术”示范区与习惯法等氮量条件下该项技术的示范;②在“氮肥运筹结合无水层施用技术”示范区比习惯法减氮的条件下该项技术的示范:③穗肥无水层施用(以水带氮)技术示范。 2.技术要点 2.1 秧田施肥。无论在水育或旱育秧条件下,提倡氮肥作基肥一次施用。水育秧时要求基肥于耕前或耕后上水耙地前施用,使肥料易被土壤吸收,减少损失。在旱育秧时,提倡施用硫酸铵或氯化铵为氮源,如果用尿素为氮源,要于播种前3—4天施入土层。秧田氮肥用量以7—10kg/667m2较为适宜。 2.2 本田基肥。要求在灌水前一次深翻或旋耕入土,然后上水整平栽秧,这样使肥料易被土壤吸收,延长肥效期。 2.3 本田追肥。要求在田面水自然落干或人为放干的条件下,先施肥,然后上水,使灌溉水在下渗过程中将氮素带入土层中(以水带氮),便于土壤保存和水稻吸收。追肥品种以尿素为好。 2.4氮肥运筹。提倡“基—穗型”两次施肥,基、穗肥比以6∶4或5∶5较好。在当前肥力和施肥条件下,一般不施分蘖肥。或土壤肥力差的田块,可以施少量分蘖肥。 3.试验示范结果 3.1秧田氮肥施用技术。一般水稻秧苗期吸收氮量为6kg/667 m2左右,仅占水稻大田期氮吸收量的一半,因此秧田施氮量应比本田期少。据在中等肥力旱秧田试验,秧田施氮以7.5kg/667m2较为适宜。在播种前1~2天施肥条件下,施氮肥品种以硫酸铵和氯化铵较好,尿素较差,如果将尿素于播种前3~4天施用,也可以取得较好肥效。秧田氮肥一次基施于土层中的效果可以与多次追施的效果相当。本项技术已结合旱育秧技术而得到推广。 3.2 本田氮肥综合施用技术。将氮肥“基—穗型”运筹技术与氮肥无水层施用技术(基肥于灌水前施,追肥以水带氮施)相结合进行示范,结果表明,应用这项技术有使水稻生长健壮、抗倒伏、增产增收和提高氮肥生产效率的作用,其实施也简便易行:在等氮量条件下示范法比习惯法增产 7.2%~9.8%,平均8.1%,增收561~800元/hm2,平均685元/hm2,每kg肥料氮生产稻谷由习惯法的32.8kg增加到35.5kg,增加了2.7kg,稻谷的品质也有所提高;在不施分蘖肥和长粗肥(施氮量平均减少26%)的条件下,本项技术与习惯方法比较,稻谷产量持平略增加,增收(含减少施氮肥支出部分)102~431元/hm2,平均309元/hm2,每kg肥料氮生产稻谷由习惯法的32.8kg增加到45.7kg,增加了12.9kg,稻谷的品质也有所提高。 3.3 本田穗肥施用技术。穗肥施用示范表明,在无水层条件下追施氮素穗肥,然后灌水的施肥方法(以水带氮)与传统的有水层施肥法比较,平均提高稻谷产量5.8%;并使水稻氮吸收量增加,有利于提高氮肥效率;还可以降低田面水层中肥料氮的存留量,减轻环境污染,8个田块测定结果表明,水源水、习惯法的田面水和无水层施的田面水的铵态氮平均值分别为3、24、4 mg/L。 4.南京地区稻田氮肥施用状况及推广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4.1 稻田氮肥施用状况。自80年代以来,南京地区稻田氮肥施用量持续上升,1985年施用量为9.1kg/667m2,到1996年增加到15.9 kg/667m2,增加74.7%,而同期稻谷产量由474 kg/667m2,增加到528 kg/667m2,仅增长11.4%,可见,稻谷增长速度大大低于氮肥增长速度。同期稻田氮肥的利用率从35%降至30%以下。产生上述变化的原因,除有机肥料减少,施肥的氮、磷、钾比例不合理等原因外,还与氮肥施用技术及运筹不合理等因素有关,因此推广水稻氮肥基穗型运筹和无水层施用很有必要。 …… ……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