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双重转型
释义

基本信息

作者:汪永成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2.8

ISBN: 7-80149-738-4

页数: 350页

内容简介

香港特区政府的工作效率历来为世界所称道,也是许多国家政府学习的典范。本书系统地论述了1997年以来香港特区政府的行政改革与发展。作者把香港特区看成是中国行政管理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实验室",把香港特区的行政改革放到整个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去审视,深入探讨了香港特区行政改革与发展对中国内地正在进行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借鉴价值。作者认为,"九七"以后的香港行政改革和发展的总体趋势是在实现双重转型:一是从工业经济时代的"官僚制政府范式"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化政府范式";二是从英国人的殖民管治走向"一国两制"条件下中国香港人的高度自治。对以上趋势,全书力图运用行政生态学的方法,从行政系统与行政环境互动的角度进行分析。主要内容包括:双重转型的历史背景、动力与必然性、主要层面-行政职能、行政体制、行政组织、行政宗旨、行政程序等。

目录

第一章 香港经济发展的政治—行政分析

第一节 香港经济发展的政治因素

一 外部政治因素

二 内部政治因素

第二节 香港经济发展的政治—行政后果

一 经济发展与政治民主

二 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

三 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

四 经济发展与政府合法性

五 经济发展与政治参与

六 经济发展与社会结构

七 香港地区经济发展对祖国内地的政治影响

第三节 20世纪70年代以来至“九七”前的香港行政改革

一 行政机构的检讨与调整

二 成立廉政公署、治理政府腐败

三 发表《公营部门改革》,勾画行政改革战略框架

四 成立效率促进组,推行服务市民计划

第二章 行政环境的变迁与挑战

第一节 从殖民管治地区到中国的特别行政区

一 “一国两制”是一种举世无双的行政环境

二 “基本法”是特区政府行政的基本制度环境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

第三节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与资讯科技的兴起

一 政府的政策能否适应并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

二 政府能否利用资讯科技对自身进行“技术改造”

第四节 西方国家的行政改革浪潮

一 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背景与范式

二 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主要内容

三 西方国家行政改革对香港的影响

第三章 行政体制的继承与创新

第一节 回归前香港行政体制概述

一 港督

二 行政机关

三 主要行政关系

第二节 特别行政区的行政体制

一 行政长官

二 行政机关

三 主要行政关系

第三节 关于行政体制发展的几点分析

一 行政体制发展的突出特点是既有传承又有创新

二 行政体制的发展体现了“去殖民化”特征

三 行政体制的发展对政府行政具有双重影响

四 政党的存在和发展对行政体制的影响值得关注

第四章 行政组织的调整与重组

第一节 行政组织发展的总趋势:从“官僚制”到“后官僚制”

一 基于“掌舵”与“划桨”相对分离的行政组织体系分层化

二 基于公共服务不同类型的政府服务组织多元化

第二节 市政服务架构的重组

一 市政服务架构重组的历史背景

二 市政服务架构重组的必要性

三 市政服务架构重组的具体安排

四 对市政服务架构重组的评价

第三节 行政咨询组织的加强

一 扬弃“咨询政治”,发挥原有咨询制度的作用

二 放眼未来,设立策略发展委员会

三 扩大咨询半径,设立国际顾问委员会

四 迎接咨询时代的挑战,设立创新科技委员会

第五章 行政职能的演进与抉择

第一节 香港政府职能演进的历史回顾

一 20世纪70年代政府经济职能的变化

二 20世纪80年代政府经济职能的新发展

三 20世纪90年代政府经济职能的矛盾和挑战

第二节 回归后特区政府关于政府职能问题的理念和认识

一 对处理香港与国家关系方面职能的认识

二 对经济社会职能的思想和认识

第三节 “九七”以来特区政府承担的主要社会经济职能分析

一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营商环境

二 对企业提供适度的支持,为其发展提供“催化剂”

三 治理环境污染,建设美好家园

四 加强社会保障,救助弱势群体

五 推动教育事业发展,促进人力资源开发

六 顺应知识经济要求,加大支持科学研究

七 特殊情境下对市场的直接干预

第四节 回归以来政府职能发展的总体分析

一 “总量”分析:“大市场、小政府”的格局没有变

二 “结构”分析:社会公平、教育、环境方面的职能呈强化趋势

第五节 政府职能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选择

一 社会福利职能的过分扩张是否会削弱香港的国际竞争力

二 政府的消极角色能否继续适应新环境的要求

第六章 政府职能实现方式的社会化与市场化——以公共物品供给职能为例

第一节 供给公共物品是政府的基本职能

第二节 香港政府公共物品的供给模式

一 政府兴办,政府经营模式

二 政府兴办,商业经营模式

三 政府授权私人专利经营模式

四 私人经营模式

第三节 “九七”后特区政府在公共物品供给职能方面的新发展

一 加强公共物品的供给职能,构筑新的“经济基础”

二 公共物品供给职能实现方式的改革:两个案例

第四节 特区政府公共物品供给职能实现方式的特点与改革趋势

一 “掌舵”职能与“划桨”职能的相对分离化趋势

二 公共物品提供方式的市场化趋势

三 公共物品提供方式的私营化趋势

四 公共物品提供方式的电子化趋势

第五节 对内地政府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改革的启示

第七章 政府服务宗旨的巩固与升华——顾客服务计划的继续推行

第一节 推行顾客服务计划的背景与目标

第二节 顾客服务计划的主要内容与举措

一 继续推行服务承诺计划

二 继续完善营运基金运作方式

三 筹建电话咨询中心

四 推行方便营商计划

五 制定顾客满意指标

六 顾客服务计划的其他措施

第三节 对顾客服务计划的分析与评价

一 顾客服务计划各项措施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二 全球性“顾客导向的公共服务”改革大趋势的组成部分

三 顾客服务计划推行的意义

附 2001年香港特区政府劳工处服务承诺

第八章 行政管理程序的优化——目标为本行政管理程序的推行

第一节 推行目标为本的行政管理程序

一 推行目标为本的行政管理程序的背景与目标

二 目标为本的行政管理程序的方法与内容

三 目标为本的行政管理程序的推行和评价

第二节 目标为本管理程序的新工具:服务表现监察系统

第三节 配合新管理程序的服务表现衡量计划

一 推行服务表现衡量计划的背景与目标

二 服务表现衡量计划的制订与推行

第四节 对目标为本的行政管理程序的简单评价

第九章 人力资源的再造——公务员制度改革

第一节 公务员制度改革的背景分析

一 香港行政文化转型的必然要求

二 提高政府能力与管理绩效的重要举措

三 为减轻政府未来财政压力未雨绸缪

第二节 公务员制度改革的具体内容

一 入职与离职安排方面

二 薪酬与福利方面

三 行为及纪律处分方面

四 表现管理、培训与发展方面

第三节 对公务员制度改革的简单评价

第四节 香港公务员制度改革的前景分析

一 公务员制度的现代化与遵守“基本法”规定的关系

二 公务员制度的灵活性与稳定性的关系

三 企业化管理模式与政府管理的“公共”性质的关系

四 公务员制度改革的动力与阻力的制衡关系

第十章 政府生产力的提升——资源增值计划的推行

第一节 资源增值计划推行的背景

第二节 资源增值计划推行的目标分析

第三节 资源增值计划的第一阶段:短期“提高”政府生产力

一 第一阶段“中央”层面的主要措施

二 第一阶段各决策局和政府部门的策略和措施

三 资源增值计划第一阶段的成效

第四节 资源增值计划第二阶段:持续提高政府生产力

一 全面检讨政府开支范畴

二 采用新的管理模式

三 重塑前线服务

四 革新后勤支援服务

五 改革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体制

六 加强问责制度与服务表现检讨

第五节 资源增值计划的特点与启示

第十一章 行政公开化的推进

第一节 香港特区政府推进行政公开化的理念与宗旨

第二节 香港特区行政公开化的制度与机制

第三节 香港特区政府行政公开化的渠道与工具

第四节 特区政府行政公开化对内地的启示与借鉴

第十二章 香港特区行政改革与发展的总体分析

第一节 香港特区行政改革与发展特点的总体分析

一 “精益求精”型改革

二 “去殖民化”与“去官僚制化”的双重转型

三 逻辑清晰,是一场系统性改革

第二节 香港特区行政改革与发展路向的前瞻性分析

一 “去官僚制化”趋势的前景分析

二 “去殖民化”趋势分析

第三节 香港特区行政改革与发展对内地的启示:范式层面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0: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