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双气囊三腔管压迫止血术
释义

适应症

门静脉高压所致的食管下端、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禁忌症

由于其他原因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

操作前准备

使用前检查三腔管的性能,如气囊是否漏气、气囊膨胀是否均匀、管道是否通畅等。 方法:用50ml注射器向胃气囊注气200~300ml,压力在40~45mmHg左右:食管气囊注气100~150ml,压力在30~40mmHg左右,用弹簧夹夹住管口后仔细检查气囊有无变形、损坏或漏气。

检查漏气的方法:①放入水中,察看有无气泡逸出。②抽出气量少于注入气量。③将气囊放在耳边倾听有无漏气声。

操作过程

1 体位 安置病人于半坐卧位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颌下铺治疗巾。

2 清洁鼻腔 用湿棉签清洁病人插管侧鼻腔。

3协助插三腔管 将三腔管前端及气囊外面涂上液状石蜡,然后由病人鼻孔慢慢插入,管端到达咽喉部或喉部时嘱病人作吞咽动作。当三腔管插入50~60cm时,抽胃液证实已达胃腔,可暂做固定。

4协助充气、牵引 先向胃气囊内注气200~300ml,压力维持在40~45mmHg,末端即刻用弹簧夹夹住,然后反折以细纱绳扎紧,将三腔管轻轻外拉,至有阻力感为止,表示胃气囊已压在胃底部。再在距三腔管尾端10~20cm处用蜡绳扎住,穿过牵引架上的滑轮以牵引物进行持续牵引,牵引角度呈40°左右,牵引物离地面30cm左右。如仍有出血,再向食管气囊注气100~150ml,压力维持在30~40mmHg,以压迫食管静脉,同样将该管末端反折夹紧。

5拔管 出血停止后,放松牵引,放出囊内气体,保留管道继续观察24h,未在出血可考虑拔管。拔管前口服液状石蜡20~30ml,使黏膜与管外壁润滑后,再缓慢拔出三腔管。气囊压迫一般以3~4天为限,继续出血者可适当延长。

6定时放气 三腔管放置12~24h后,食管气囊应放气15~30min,同时放松牵引,并将三腔管向胃内送少许,以解除胃底贲门压力,然后再充气牵引,避免局部黏膜因受压过久而发生糜烂、坏死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4:1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