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双峰县档案局
释义

局馆介绍

我县在大力推进农业农村档案工作中,适应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经过艰苦努力,16个乡镇实现了个个建馆,乡镇档案馆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得到了省、市档案部门的肯定,曾作为“双峰模式”在全省推广。在长江流域十省市档案工作协作会上作了推介。永丰镇黄家村和蛇形山镇新洋村的档案室,接待了来我国考察基层政权民主建设情况的美国卡特中心人员,受到他们的称赞。此事件被《中国档案》当年评为十大新闻事件之一。

一、为什么要建立乡镇档案馆

1989年前,我县有16个区公所,64个乡镇,乡镇档案工作经历了由五、六十年代的档案室,发展到七、八十年代的联合档案室,为什么到了九十年代要提出建立档案馆呢?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首先,农村机构改革为乡镇建馆提供了现实可能性。1989年,省政府决定将我县作为全省农村机构改革试点县,实行了撤区并乡的重大改革,按照经济合理流向原则,在经济集散中心建立乡镇,全县原来的64个乡镇合并成16个乡镇。体制改革之后乡镇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村人口规模由过去1至3万,发展到3至8万,乡镇干部人数成倍增长,乡镇办公地址大都是确定在交通方便、办公条件比较好的地方,这就为建立乡镇档案馆提供了可能。因为,乡镇机构改革之后,乡镇干部编制增多了,可以设置专职档案工作人员,从而使档案工作人员的工资有了可靠保障,有利于档案工作人员的稳定;管理范围扩大了,档案工作任务相应增加,可以提供一个以上档案专职人员的工作量,这样为档案工作人员精力集中创造了条件;作为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县,县里有权设立乡镇档案管理机构,而不必依据上面政策或经上级批准,这样排除了乡镇建馆的政策体制和各种人为障碍。

其次,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乡镇建馆提出了现实要求。农村社会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不断推进,对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农村经济专业化、产业化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农村经济大户特别民营企业主已不能完全凭大脑的记忆的经验型来进行经营管理,他们开始注重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类文件资料的积累和保存,经营管理逐步向知识型、科学型转变,档案工作已自觉不自觉地成为了他们经营管理的一部分,加强对档案工作的引导与指导已成为他们的现实需求。另外,随着村民民主意识的不断增强,村民对村民自治组织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村务公开,要求民主管理,要求将村务活动的各种文件资料如农村土地承包和流转档案、农业科技推广档案、村级财务档案、小城镇建设档案、劳动力就业档案、村情民风档案等完整地保存下来,有效地发挥作用,从而对农村档案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些都是乡镇建馆客观基础。

再次,农村档案工作现状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提出了乡镇建馆的现实课题。现代农村社会经济形势发展,使农村档案工作面临着一些无法回避的矛盾:一方面是乡镇档案工作的任务大大增加与乡镇档案工作指导力量不够的矛盾。乡镇不仅要抓好乡镇机关及其所辖“七站八所”和村、支两委档案指导与管理,还要抓好社会各类组织特别是农村企业甚至农村家庭的档案工作,这样仅靠一名不稳定的兼职人员是不行的,具有明显内部管理性质的乡镇联合档案室无力也无法担当起外向性的指导与管理的重任。另一方面是群众查阅利用档案的需要增多、效率求快与查阅利用条件限制的矛盾。现在农民已不再把档案视为不敢涉足的禁区,而是根据生产经营需要随时查阅利用档案,利用档案的内容越来越广,利用人数越来越多。他们感到过去查找档案先要到乡镇盖章,然后再进城到县馆查阅的做法很不方便,效率太低。撤区并乡之后,乡镇规模扩大,乡镇机关所在地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已成为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农民与乡镇的联系更加密切,就近利用档案资料的呼声日趋强烈,原来乡镇档案集中到县馆统一管理模式已不太相适应。于是,我们就根据1997年全国农村档案工作会议提出“有条件的乡镇可以建立档案馆”的要求,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乡镇建馆可行性的报告,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很快作出了三年时间实现乡镇个个建馆的决定。

二、怎样建立乡镇档案馆

建立乡镇档案馆是一个新生事物,我们经历了一个探索、完善、巩固提高的过程。1997年为试点准备阶段,1998年大面推开,1999年全面完成。主要做法是:

1、积极争取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建馆初期,通过努力争取,县里成立了有县委、县政府和人事、财政、发改委、农办等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农村档案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政府分管领导担任正、副组长。以县委、政府的名义联合行文,以当年1号文件的形式向全县作出《关于加强档案事业建设的决定》,明确了“由乡镇党委、政府批准(行文),经县档案局验收合格,报县编委审批”的建馆程序。根据这一要求,各乡镇相应成立了农村档案工作领导小组,确定由党群副书记、常务副乡(镇)长分管,致使乡镇建馆工作得到顺利推进。

2、切实解决乡镇档案馆人财物的问题。首先是明确了乡镇档案馆是具有对外管理职能的机构。与过去联合档案室是没有列入机构编制序列的机构不同,这次乡镇档案馆是经乡党委、乡政府批准由县编委认可设立的、具有对内对外两种职能的机构。乡镇档案馆与其他站所同级,享受同等待遇。并将档案管理人员列入公务员序列编制,做到专职专责。一般是明确乡镇党委委员、办公室主任兼任馆长,配一名素质较好的专职档案人员为副馆长,均有国家公务员身份。档案馆的工作经费列入了乡级财政预算,每年预算经费一般都在1至3万元的规模。档案馆的保管条件基本上都能做到办公、阅览、库房三分开,建筑面积一般在100平方米以上,还配有空调、去湿、电脑等先进设备。

3、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热情服务抓落实。首先,将乡镇档案工作列入了全县“两个文明建设”目标责任制,在百分制考核中占基本分2分,由我局组织考核评定。由县人大牵头组成有关部门参加的《档案法》行政执法检查组,对乡镇档案执法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控制滑坡势头的出现。每年召开一次有乡镇领导参加的农村档案工作座谈会,总结经验,表彰先进,及时提出新的目标与任务,始终保持乡镇馆工作稳定的发展势头。其次,搞好档案业务规范管理。我们根据乡镇档案馆工作特点,相继制订了《乡镇档案馆分类大纲、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等规范标准,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加强了对乡镇档案馆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参照《湖南省机关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考核标准,广泛开展乡镇馆工作目标管理活动,截至去年12月底止,已达到省一级1个,省二级7个,省三级9个。到2003年10月底止,全县912个村,全面完成村级建档任务。

三、乡镇档案馆发挥了哪些功能作用

随着乡镇档案馆的普遍建立和村级建档的全面完成,形成了以县档案馆为笼头、以乡镇档案馆为基础、以村级建档为补充的覆盖全县城乡的三级档案工作网络,架起了服务“三农”、构建和谐社会的桥梁,较好地发挥了档案馆的服务功能。

1、为党委、政府工作服务。乡镇档案馆建立之后,档案基础工作大大加强,为乡镇领导制订和实施工作计划、落实决策、办理案件、解决疑难问题发挥了参谋助手作用。2002年农村税费改革,税费基数要以过去土地面积资料为依据。为使税费改革工作尽快推开,县、乡档案馆一齐出动,及时查阅档案,提供大量有价值的资料,使一些面积难以落实的问题迎刃而解,县委领导赞扬“档案部门为税费改革立了一大功”。井字镇老街改造因遗留问题长期无法施工,致使境内的314省道成了“肠梗阻”,镇长朱新桥来到镇档案馆,通过查阅大量档案资料,找到当时的政策依据和与老街住户的拆迁协议,使困扰达八年之久的障碍得到了消除。

2、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近年来,随着县委、县政府“项目立县、工业强县、城镇兴县、外资活县”工作思路的实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建设、高速公路建设、海螺水泥等重点项目落户境内,全县经济建设如火如荼展开。档案馆的基础性保障作用,成为经济环境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县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经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2003年6月,县城重点工程项目“两线两广场”在拆迁过程中,遇到村民重报虚报房屋田土拆迁补偿费,涉及补偿金额巨大,并影响到工程进度。指挥部人员在县、乡镇档案馆查找到了房地产清册,逐户一一核实,减少补偿金额100多万元。沙塘乡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厦门革新塑料加工制造有限公司投资项目,公司老总担心厂址用地手续不完善引起后患,直到在乡档案馆查到征地红线图后,才定下了办厂的决心。

3、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档案人员利用档案阵地,热心接待查档群众,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他们的辛勤劳动,为党和政府送去了一片温馨,一片关爱。走马街镇城建办人员在办理城区住户房屋转让手续时碰到资料不全的难题,他们在镇档案馆找到了所需依据,原估计要一个月才能办好的事情,一个下午就办妥了。居住在井字镇樟树村回乡退休的老工人毛一谷,因在镇户籍室找不到户口无法办理领取退休费的手续,老人急得团团转。后来在镇档案馆查找到老人迁回的依据,补办了户口手续,老人逢人便说:“镇档案馆真是帮了我的大忙”。

4、为促进和谐社会服务。在农村,集体与集体之间,集体组织与村民之间,村民与村民之间经常会因地界、宅基地、土地、山林、房屋产权、合同履行等情况发生权益纠纷和上访事件,成为农村不稳定的因素。通过档案“说话”,很快能化复杂为简单,化干戈为玉帛,释疑解难,消除隔阂,维护合法权益。近五年来,全县乡镇档案馆利用档案450余例,解决权属争议纠纷205起,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6:2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