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双调·卖花声悟世
释义

双调·卖花声悟世

作者简介

乔吉(一二八○?--一三四五年),一作乔吉甫,字梦符,号笙鹤翁,又号惺惺道人。原籍太原,长期流寓杭州。主要创作活动时期在元大德年间至至正初年,其足迹由太原而湖广,遍历湖南、浙江、福建、江苏、安徽诸地。一生无意仕进,寄情诗酒,过着"残杯冷炙""青灯茅舍"的清贫生活,自谓"不占龙头选,不入名贤传,时时酒圣,处处诗禅。烟霞状元,江湖醉仙,笑谈便是编修院。留连,批风抹月四十年。"共创作了十一种杂剧,今存《扬州梦》、《金钱记》、《两世姻缘》三种。还有小令二○九首、套数十一套及词一首。收入《惺惺道人乐府》、《文湖州集词》、《乔梦符小令》。乔吉的生活创作、思想性格,在元曲作家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由于元统治者推行种族歧视,使知识分子"沉抑下僚,志不获展,"于是一方面鄙弃仕途,视功名"酒中蛇",厌官场"乌鼠当衙",表示与统治者的不合作,求得精神上的超脱、安适;一方面纵情声色,"以其有用之才,而一寓之乎声歌之末",寄情诗酒,追求情感上的快慰、满足。然而,乔吉并未一味地消极沉沦。吏治的腐败、种族的压迫、贵胄的骄奢,在他胸占激起愤懑,其〔折桂令〕《荆溪即事》等正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和愤慨。他沦落风尘,说自己"平生脱不了疏狂限",把"风月都担"。在他的生活和创作中,既有陶潜的隐逸、杜牧的放荡,又有关汉卿的风流蕴藉、柳耆卿的依红偎翠,时代造就了一位"酒圣诗禅"、风流浪子.他与倡优为伍,对歌妓女伶产生了深深的爱恋,在今存散曲中有半数之多是抒写这种爱恋之情的,〔折桂令〕《会州判文从周自维扬来道楚仪李氏意》即其代表之作。正是此种对女性的真挚爱恋,才使他笔下描写男女爱情的散曲和杂剧经久流传。今存杂剧三种,《扬州梦》写诗人杜牧,《金钱记》写才子韩翃,成功地塑造了两个风月场中"情种"的形象。《两世姻缘》描写青楼女子韩玉箫和书生韦皋的爱情故事,前两折是悲剧,后两折是喜剧,悲喜联辍,以"情"贯之,既塑造了多情女子的形象,又创造了爱情剧的新体式,独擅情词,妙于传情达意,语隽韵美。尤其是乔吉的散曲,元明清三代,备受推崇。元陶宗仪、明朱权、清厉鹗都给乔吉以高度评价。的确,乔吉在散曲创作上竭尽心力,他所提出的"凤头、猪肚、豹尾"作曲理论,正说明他的艺术追求。这六个字按乔吉本人的解释是:"大概起要美丽,中要浩荡,结要响亮。尤贵在首尾贯串,意思清新。"陶宗仪《辍耕录》)其〔折桂令〕《赠张氏天香善填曲时在阳羡莫侯席上》、《丙子游越怀古》等用语奇、立意新,正是他所追求的"意思清新",也是他的创作理论的根本所在,对元明戏曲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另外,乔吉讲究"风头"、"豹尾",他的散曲创作无论在起句上还是在结句上,用心良苦,精美佳句俯拾即是。今人论元曲,常常把乔吉同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王实甫并列,号称"元曲六大家",还是恰当的。

原文

肝肠百炼炉间铁①,

富贵三更枕上蝶②,

功名两字酒中蛇③。

尖风薄雪,

残杯冷炙,

掩清竹篱茅舍。

注释

①“肝肠”句:此句语意双关,既有人要像炉中的铁那样,愈锻炼,愈坚强之意,又有悲叹自己历经磨难之意。

②“富贵”句:富贵像三更半夜的一场幻梦。枕上蝶:据《庄子·齐物论》,庄周梦见自己化为蝴蝶。

③“功名”句:功名两字像酒杯中的蛇影一样虚幻。

赏析

《悟世》开头即用三个比喻,指出了自己的意志就像久经锻炼的钢铁,而富贵功名则宛若枕上蝶和酒中蛇,虚幻飘缈。接下来的三句,似乎是表明自己甘于清贫的生活态度,但蕴含的思想却要厚重深沉得多:风雪旋飞,严寒刺骨,然而一贫如洗的知识分子只能用剩酒残羹果腹,只能在竹篱茅舍中,在如豆青灯之下苦读。它通过对于知识分子饥寒交迫的现实生活的描绘,可以引发出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更为悲惨命运的思考。这也对封建专制社会进行了谴责。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7:2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