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双碉村 |
释义 | 基本概况双碉村,藏名嘛呢寨,地处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日隆镇四姑娘山景区,面积664平方公里,平均海拔在3400米以上,全村辖2个村民小组,常驻人口395人,藏族占98%,是一个典型的嘉绒藏族聚居地。这里民风淳朴,环境幽静,民族特色浓郁,是全州灾后重建示范村之一。村党支部依靠群众,围绕灾后重建,奏响了一曲居安民欢、科学发展的乐章。汶川大地震之后,该村受灾严重,经过重建家园的努力,已完成农户户改及房屋风貌改造110户,安装太阳能110套,完成了特色护栏及标示标牌的设计,现正在进行制作,维修村委活动室1个,增设垃圾处理点9处,村内主干道正在进行建设,户间道路硬化已全面完成。同时,投入资金6万元,用于村内环境整治,配备两名村环卫人员,对村内环境卫生进行清理。 基础设施双碉村针对群众反映出行难的问题,村两委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80万元,组织村民投工投劳,经过干部群众共同努力,先后加宽改造通村公路3.7公里、通组路3公里,新建通户硬化路2.7公里,梯步400多米,实行了户户通,极大的方便了群众出行。该村加大脏乱差治理,通过清垃圾、清柴垛、清院落,改厕、改灶、改圈“三清三改”整脏治乱,集中清理死角,村貌得到彻底改善;充分利用“四改两建”项目资金,全村改建厨房、厕所、圈舍达100%,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破解用水难,地震后的双碉村,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多处水源枯竭,为方便群众生产、生活用水,村两委积极向上级争取管道,组织村民投工投劳,先后安放引水管道16800多米,让祖祖辈辈靠肩挑背扛吃水村民,吃上了自来水;为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防止污水遍流,影响山体和破坏自然环境,按照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全村投工投劳,埋放排污管道4000余米,有效治理了污水排放。村两委依托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修建了球场、开办了农村书屋,书量不断增加,茶余饭后,农闲时节,这里没有了过去的麻将声、吵架声,三三两两的群众自发来到书屋,读书看报成为新时尚;运用现代远程教育设备,学技术、学文化,成为年轻人的新娱乐;农闲时节、节庆假日村民自发组织了锅庄队、表演队,文明之风吹遍了藏寨每个角落。 民俗风情当地以藏民居多,属藏族--嘉绒支系,只有语言,无文字。但因长期与汉人打交道甚至通婚,绝大多数藏民都能说四川话或者普通话,交流不存在障碍。当地藏话与西藏地区的藏话不能相通,称为"土藏"。藏民世代居住的石碉楼和华丽的民族服饰及饰物,热烈隆重的祭祀庆典,别具一格的婚丧嫁聚,悠扬悦耳的山歌,矫健欢快的锅庄舞蹈,以及香甜的青稞酒、酥油茶、藏瓜汤,让人沉醉在这古朴淳厚的民族风情之中。双碉村办起“嘉绒藏族民俗文化风情”的农家小园,嘉绒藏族民居错落有致,点缀在墙体、窗户的藏式图案异彩纷呈、灵精古怪;炊烟缭绕的村寨古朴典雅,民族风情浓郁。村党支部集群众之言,借景区优势,确立了以嘉绒藏族民俗风情体验为主,户外登山前期适应训练为辅,集文化体验、户外运动、休闲度假、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嘉绒藏寨。一批集避暑休闲、森林吸氧、藏餐美食为一身的藏寨农家乐,藏式手工艺饰品展销、加工场已初具雏形,成为四姑娘山景区旅游多样化、体验风土人情的新窗口,让游客流连忘返。随着四姑娘山景区旅游升温,促进双碉的农家旅游业发展。如今的双碉村已蜕变了旧模样,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藏寨小山村正以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迎来新一轮的科学发展。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