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刷片细胞学 |
释义 | 概述刷片细胞学是一种临床疾病检测方法,目前在临床上对胃癌、食道癌、宫颈癌等癌症的诊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临床统计发现刷检已使临床胃癌、食道癌的诊断率提高达95%以上。刷片检查取材面积较广泛,对于不便于甚至不能行活检的病变部位,也可采取标本。因此刷检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活检的局限性。 刷片细胞学分型的特点刷检癌细胞形态及排列方式:刷检涂片中典型的癌细胞较容易辨认,如食管鳞状上皮癌,癌细胞大小、形态很不一致,分散或成片鱼鳞状排列,重叠少见。胞浆嗜酸性,核大,深染,畸形,有时可见蝌蚪样或梭形癌细胞,可见多个大的核仁。胃高分化腺癌时癌细胞多为有立体感的腺腔样排列,可见成管状,腺泡状,癌细胞胞浆丰富,淡粉色或灰蓝色,可见空泡,细胞间结合紧密,分界不清,核呈圆形或椭圆形,核膜厚薄不均,染色质粗糙,浓染,核常偏一侧,核仁大而明显。低分化腺癌时,癌细胞体积较小,常为散在,松散呈瓜子形片状分布,或拥挤重叠成堆,大小不等,或排列成不典型的腺管,腺泡状,细胞核浆比例失调,浓染,常见裸核,核仁少见。粘液细胞癌时胞浆中有分泌粘液的空泡,核呈新月形,不规则形,或核被挤压到胞浆一侧,使细胞呈印戒状,核深染,核膜厚薄不一,可见明显的核仁。 刷检癌细胞分类与涂片背景关系将刷检涂片背景归为两种类型:①以坏死炎症为主,涂片内可见大片无结构的坏死物,并有较多量的炎症细胞。②以干净背景为主,坏死物和炎症细胞很少,从表2中可以看出,涂片背景与癌细胞类型有着密切的关系,腺癌以干净背景为主,占82.14%,鳞癌则以炎症坏死背景为主,占76.47%,未分化癌两者差不多各占一半,分别为各50.00%,掌握好这一特点,可以为刷检胃癌及食管癌分型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刷片细胞学导致误诊原因分化低的鳞癌核仁较明显,而腺癌则相反,因此笔者认为,在细胞学分型诊断中,不能单凭核仁大小或胞浆的嗜酸、嗜碱性来推测其组织学类型,而应结合细胞学的形态特征,细胞的排列方式和涂片背景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在所有含内分泌特点的肿瘤,都来自分化细胞,在局部微循环影响下,向不同方向分化而出现多种表现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癌细胞亦可发生组织学类型的转变。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