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数字化变革中崛起的新信息时代 |
释义 | 作者:陆秀红 ISBN:10位[7010064520]13位[9787010064529]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年 定价:¥34.00元 内容提要本书以信息技术与文化的互动关系为研究的逻辑起点,在现实与虚拟共生的两个平台上反思数字化背景下的信息文化并进行系统思考,从物化基础、运行方式、精神气质和主体特征等四大方面进行深入分析。试图追寻数字化时代信息文化的基本特征,探求其以何种状态运行、维系和发展,面临的困境与问题是什么,人类应该以何种心态和智慧来应对,以期达致对新信息文化的精神和内涵的整体把握。 编辑推荐本书以信息技术与文化的互动关系为研究的逻辑起点,在现实与虚拟共生的两个平台上反思数字化背景下的信息文化并进行系统思考,从物化基础、运行方式、精神气质和主体特征等四大方面进行深入分析。试图追寻数字化时代信息文化的基本特征,探求其以何种状态运行、维系和发展,面临的困境与问题是什么,人类应该以何种心态和智慧来应对,以期达致对新信息文化的精神和内涵的整体把握。 目录序言 引言 一、缘起 二、研究的学术背景 三、理论建构的思路 四、本论题的意义及可能的创新点 第一章信息文化的历史回顾 一、理解信息 (一)关于信息的研究综述 (二)信息的形态与特征 (三)信息与传播 二、信息技术与文化 (一)信息技术的历程 (二)作为信息系统的文化 (三)信息技术对文化的影响 三、信息文化的变迁 (一)信息文化的概念辨析 (二)信息革命与信息文化的变迁 (三)信息文化的研究向度 第二章新信息文化的物化基础 一、新信息技术对文化平台的重构 (一)以网络重构社会文化 (二)数字化革命 (三)信息化的推进 二、新信息技术建构文化新时空 (一)时间与空间的社会建构 (二)信息技术与时空的嬗变 (三)新信息文化时空 三、媒介整合与新媒介文化 (一)媒介即文化 (二)媒介的整合 (三)从网络文化到博客文化的转向 (四)手机文化的崛起与大众化趋向 第三章新信息文化的运行方式 一、符号化 (一)信息技术与符号化 (二)视觉符号与话语文化向视觉文化的转向 (三)数字化技术对符号化的革命 二、在线化 (一)在线的现象学 (二)在线的特点 (三)在线与交互 (四)在线与在世 三、虚拟化 (一)虚拟化与真实社会的电子克隆 (二)网恋隐喻与虚拟情感 (三)虚拟与真实 四、新技术秩序与制度安排 (一)新技术秩序 (二)新问题 (三)制度安排 第四章新信息文化的精神气质 一、媒介革命与精神变革 (一)印刷媒介与思想文化的变革 (二)电子媒介:精神的新家 (三)大众传媒的价值建构与反思 二、新信息文化的基本气质 (一)自由 (二)开放 (三)多元化 (四)娱乐与激情 (五)游戏心态 三、新信息文化的精神性超越 (一)从现实世界到虚拟空间的精神性超越 (二)公共精神对私人精神空间的超越 (三)博客精神与个体理性的现实性超越 第五章新信息文化的主体特征 一、信息文化主体的历史性考察 (一)媒介、知识与权力 (二)大众化:从印刷到电子文化的主体 (三)精英与大众的历史分层 二、网络文化的主体 (一)网络文化主体的构成 (二)网际身份的解读 (三)网络文化主体的特征 三、新信息文化主体的境遇 (一)主体的新信息环境 (二)大众的狂欢 (三)主体性的朝霞 结束语:新技术·新文化·新思维 参考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