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数字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路向 |
释义 | 图书信息书 名: 数字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路向 作 者:李欣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5月1日 ISBN: 9787030307828 开本: 16开 定价: 48.00元 内容简介这是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规划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问题研究”的主要成果,主要从系统的角度分析和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理论与实践问题。全书分为理论探索和实践应用两篇,在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理论的同时,着重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系统的建构方案和采用的主要开发方法,并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分布数字地图的开发实例,探讨了数据库和搜索引擎的设计和开发方法。 《数字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路向》理论和实践性兼顾,可供从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理论研究者参考阅读,也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及相关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图书目录理论探索篇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及定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提出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产生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学理探讨 第二节 为什么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人类文明的独特价值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困境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第三节 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关键技术 第四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价值 一、抢占内容革命的战略制高点 二、为文化与信息产业的整合创造条件 第二章 文化遗产相关组织机构与标志 第一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标志 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简介 二、标志的隐喻与意象特征 三、标志的图形标准与使用规范 第二节 世界遗产标志 一、标志的推出 二、标志的修改 三、标志的定型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志 一、标志的征集 二、标志的定型与使用 三、标志释义 第四节 世界记忆计划标志 一、标志的演变 二、标志的定型与使用 第五节 中国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志 一、文化遗产标志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志 第三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理论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的传播 一、信息 二、信息的载体 三、信息传播模式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空间 一、信息空间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空间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技术路线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STE问题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S问题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T问题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E问题 第四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系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体 一、政府部门 二、支持性机构 三、社会公众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 一、传承人的定义 二、传承人的认定与保护 三、传承人的责任与义务 四、传承的监管 五、传承群体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 …… 实践应用题 参考文献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