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翅果菊
释义

简介

翅果菊又称为山莴苣,苦莴苣(江西),山马草(广东),野莴苣(海南),属于菊科翅果菊属下的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它主要分布在海拔1800米以下的山坡,灌丛中,田间,路旁草丛中,分布面积相当广泛。

种中文名:翅果菊

种拉丁名:Pterocypsela indica (Linn.) Shih

种别名 :山莴苣,苦莴苣(江西),山马草(广东),野莴苣(海南植物志)

科中文名:菊科

科拉丁名:Compositae

属中文名:翅果菊属

属拉丁名:Pterocypsela

国内分布:分布北京、吉林(安图)、河北(具体地点不详)、陕西(略阳)、山东(烟台)、江苏(无锡)、安徽(全椒、舒城)、浙江(杭州、昌化)、江西(遂川)、湖北(合丰)、湖南(保靖、新宁、武岗、宜章)、广东(乐昌)、海南(保亭、澄迈)、四川(广汉、绵阳、万源)、贵州(习水、遵义、江口、兴义、贵阳)、云南(金屏、西畴)、西藏(墨脱)。生于山谷、山坡林缘及林下、灌丛中或水沟边、山坡草地或田间。

国外分布:俄罗斯东西伯利及远东地区、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与印度西北部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印度尼西亚瓜哇。

命名来源:[Act.Phytotax.Sin. 26: 387. 1988]

中国植物志:80(1):229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

最低海拔:以下

最高海拔:1800

生 境:山坡,灌丛中,田间,路旁草丛中

模式采自:印度尼西亚

湖北分布:全省广布

形态特征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根垂直直伸,生多数须根。茎自立,单生,高0.4-2.0m,基部直径3-10mm,上部圆锥状或总状圆锥状分枝,全部茎枝无毛。全部茎叶线性,中部茎叶长达21cm或过之,宽0.5-1cm,边缘大部分全缘或仅基部或中部以下两侧边缘有小尖头或稀疏细锯齿或尖齿,或全部茎叶线状长椭圆形,长椭圆形或倒披针状长椭圆形,中下部茎叶长13-22cm,宽1.5-3cm,边缘有稀疏的尖齿或几全缘或全部茎叶椭圆形。全部茎叶顶端长渐急尖或渐尖,基部契形渐狭,无柄,两面无毛。头状花序果期卵球形,多数沿茎枝顶端排成圆锥花序或总状圆锥花序。总苞长1.5cm,宽9mm,总苞片4层,外层卵形或长卵形,长3-3.5mm,宽1.5-2mm,顶端急尖或钝,中内层长披针或线状披针形,长1cm或过之,宽1-2mm,顶端钝或圆形,全部苞片边缘染紫红色。舌状小花25枚,黄色。瘦果椭圆形,长3-5mm,宽1.5-2mm,黑色,压扁,边缘有宽翅,顶端急尖或渐尖成0.5-1.5mm细活稍粗的喙,每面有1条细纵脉纹。冠毛2层,白色,几单毛状,长8mm。花果期4-11月。

分布情况

国内分布:分布北京、吉林(安图)、河北(具体地点不详)、陕西(略阳)、山东(烟台)、江苏(无锡)、安徽(全椒、舒城)、浙江(杭州、昌化)、江西(遂川)、湖北(合丰)、湖南(保靖、新宁、武岗、宜章)、广东(乐昌)、海南(保亭、澄迈)、四川(广汉、绵阳、万源)、贵州(习水、遵义、江口、兴义、贵阳)、云南(金屏、西畴)、西藏(墨脱)。生于山谷、山坡林缘及林下、灌丛中或水沟边、山坡草地或田间。

国外分布:俄罗斯东西伯利及远东地区、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与印度西北部有分布。 模式标本采自印度尼西亚瓜哇。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7:3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