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书画印泥 |
释义 | 书画印泥 印泥是文具的一种,即能提供附着和转移性良好的不干有色油质,供印章粘附后转印于纸、绢等表面的油泥状半固体,通常由颜料、油料和植物纤维为主要成分。在我国有悠久的制作和使用历史,近代以来,因为印章种类和其他移印介质的大量出现(如原子印章油、布面加油印台、海绵加油印台等),在办公领域使用逐渐减少,为了区别一般的办公印泥,才出现这一称法。即主要用于传统书画篆刻的创作,按传统的方式选料制作,并达到特定效果的印泥,称为书画印泥。 书画印泥的特征书画印泥应该具备以下的特点: 一、不渗油。也就是通过印章转印在纸或者类似的织物表面后,印痕边界不会有油明显外渗。 二、良好的遮蔽性。简单的说,就是钤盖在墨迹上,印文部分能遮盖住墨色,把纸提起对着强光,印文部分是不透光的。通常具备良好遮蔽性的书画印泥,同时也就具备厚实的印蜕立体感。 三、良好的印文还原能力。如果还原能力不好,那么朱文会变粗,白文会变细,同时印文边缘会粘连、模糊,不清晰。 四、良好的转移性。也就是可以比较快和比较均匀的被印章蘸取,再比较均匀的被印章压实在介质表面。 五、颜色不浮不滞,具有持久的保持性。这主要是近代以来,印泥的制作多掺加有机颜料或者其他物料,造成颜色或过于艳丽,或粗滞不均,甚至为书画作品减色。而人工合成的颜料,颜色的保持力有限,因此上乘的书画印泥,都应使用纯朱砂制作。 六、稳定的理化性能。也就是正常使用和保存状态下,不会很快就变干、返稀,甚至变质。同时在环境温差较大时,性状变化要小。 发展和演变封泥印章作为私密的身份鉴识工具,最迟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印章必须借助印泥这样的的介质才可以呈现印面文字或者符号,目前学术界一般都认为最初的印泥即是封泥,当时的公文和书信是用漆书写在竹简木牍上的。为了防止泄密或传递过程中的私拆,在写好了的简牍外面加上一块挖有方槽的木块,再用绳子把它们捆在一起,然后把绳结放入方槽内,加上一丸湿泥封上,再用印章钤上印记,作为封检的标记发出去。这种泥丸称为封泥,也称为泥封。近年也有学者指出,在封泥时期,也可能为在丝质载体上钤印,使用过类似后来印泥的的介质,但是尚缺考古实物佐证。 水朱、蜜朱从东汉起,纸张逐渐取代了简牍,封泥的使用便仅限于个别特殊场合,从这一时期到五代,取代它的是用颜料加水、胶,或者蜜混合而成的水朱、蜜朱,一般使用天然红色矿物颜料朱砂进行配置,但是使用水或者油混合制成的印泥,附着力差,密度很大的朱砂粉在水分干燥后容易脱落,同时印痕不清晰,同时印泥的保存时间比较短。 油朱的出现依据留存文物,最晚在北宋时,人们就开始使用油料来混合朱砂制作印泥,但是因为印章的使用当时范围有限,因此印泥的制作方法改进仍十分缓慢。使用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书画印泥基本结构的形成元代以前,无论官私印章,材质基本都是金属和玉石,和其他少部分的竹木牙角,都是比较坚硬的材料,一般都是书画家设计印稿,有专门的浇铸或者雕刻工匠来制作成印章,这样印章的数量和使用范围就都有限。从元代起,硬度在莫氏2度左右的石料(即现在的寿山石、青田石一类)开始被用于印章的制作,大量的书画者可以自己进行印章的全过程创作,从而使印章的制作数量和应用范围大大增加和扩展,这也使印泥的制作工艺改进速度大大加快。特别是晚明到清中期,特殊的政治环境使金石学广兴,催生了篆刻这一相对比较独立的艺术门类产生,对印泥的需求量陡增,大量的书画者、商家、技师都投入精力进行印泥的制作,而技术又不断进行相互融合,逐渐形成了沿用至今的颜料、油料、植物纤维三合工艺。 近现代的进一步改良从明代开始逐渐形成的三合工艺,由于不同的制作者对油料、植物纤维的选择和加工认识的不统一,事实上印泥的质量与近代还是有较大差距,直到清中期基本上才确定了陈化蓖麻油和精制艾绒作为标准的基本配方组成,尽管至今仍有采用不同油料和其他纤维制作的专业书画印泥,但是不影响这一基本配方组成的权威性与合理性。清末民初,金石学催生的篆刻学,已经呈大观之势,包括日本和东南亚在内的汉文化辐射区都深受影响,因此作为篆刻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之一,印泥再次受到圈内人的关注,而迎来最为重要的一个发展时期。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时期参与印泥改进的,多是金石高手,出发点首先都是印泥的艺术表现力。同时这一时期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和实验、加工设备均进入国内,为改进提供了理论和物质基础,加上使用出发的改进诉求,最终使书画印泥的配方、工艺、实际表现水平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奠定了当代书画印泥的技术和理论基础。 书画印泥的原料与制作书画印泥的原料,包括颜料、油料和纤维三个基本成分,颜料用于着色,油料作用是粘结和提供转移的介质,纤维作用是储纳油份、限制蘸取时的转移量,并保持一定的应力。 颜料,分无机颜料和有机颜料,其中以天然朱砂为最优,其他有机颜料虽然鲜艳度要比朱砂好,但是遮蔽性、色彩保持性均无法与朱砂相比。彩色印泥一般需要有机颜料配制。 油料,常用的是蓖麻油与工业菜油,但都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处理,有的工序需要数年才能达到上品印泥制作之需。 纤维,常用的为艾绒,即艾叶揉搓去杂后的棉绒状纤维,其他的纤维,如棉、丝、藕丝、树皮浆绒等,在耐久性、交联性、吸附性等方面,都不及艾绒。 其他成分,金箔、香料现在基本都已经不添加,而珍珠、其他药材、宝石等,民国以来大量的实验证明,对印泥的品质并无提高,反而一些历史文献提及的此类原料会使印泥品质下降。 书画印泥的优良表现,最关键是依靠原料的选择与制备,原料的级别与纯净程度,直接决定印泥的品质。书画印泥的制作是将经严格选备的原料按配方混合,手工精心混合而成,机械加工的颜色与纤维完整性都差。混合工艺也十分严格,用力和混合时间都决定印泥的品质。 书画印泥的选择与鉴别就象书画墨有松烟、油烟,处置后还有宿墨的道理一样,书画印泥需要根据实际的用途进行选择,或者说需要达到的表现效果,而没有万能的印泥品种,同样的道理,墨有墨法,可以墨分五彩,可以有破墨、积墨的用法,印泥也是一种材料和特殊的创作工具,只有根据其特点,采用合适的技法才能达到最好的表现,再好的印泥,钤印的技法不当,也难以产生好的效果,而陈巨来使用印刷油墨也可以钤出精美的印蜕。所以印泥的选择应根据个人情况而定,这里只是通常的一些注意方面。 是否渗油。渗油与否,是书画印泥有别与普通办公印泥的基本特征,需要通过观察印蜕进行比较。事实上,绝对没有任何油渗的印泥是不存在的,特别是在夏天高温时使用。但是书画印泥必须做到没有明显的外渗,同时不能渗色,否则就不可用。 干和湿。总的来说,小印宜干,篆刻宜干,大印宜湿,国画宜湿,书法适中。这个干湿是相对的,一般选购时可以通过触捏硬度来判断(基本上各家印泥同一品种不同批次都会有干湿的差别)。 大和小。因为朱砂的比重是水的8倍,而一般颜料的比重要小得多,因此同样重量,纯朱砂或者朱砂比例比较高的,体积就小。 鲜艳程度。印泥以红色系居多,真正纯朱砂的印泥,颜色的鲜艳程度,都不及人工合成的颜料,因此可以留意比较。纯朱砂的印泥,无论颜色深浅,颜色都很复杂,也就是象几种颜色叠加的感觉,而添加了合成颜料的或者纯合成颜料的,就是很单调的呈色。朱砂的特点是颜色可以持久保持,而不是非常鲜艳。 遮蔽性,钤盖在墨迹上,上乘的印泥具备良好的遮蔽力。将纸对着强光,即使印泥是红的,看到的印蜕也是暗灰色的,因为遮蔽性好而不透光。 印文还原性。同一印章反复钤多次,比较印蜕与印章,好的印泥失真小,且多次钤盖的印蜕差别小。特别是篆刻创作使用的印泥,需要特别强调印文的还原性,否则前期的创作水平可能打折扣。特别是元朱和凿印风格这些对印文边缘痕迹需要比较精准的,如果印泥失真性比较大,则无法体现原味。 光泽。特别油光或者特别暗淡的都不好,前者浮油较快或者油份过多,后者会印文不够清晰。 其他经常提到的粘绒,拉出泥束,与印泥的团置搅拌,熟化时间有关,不能作为一个标准对新购或没有充分熟化的印泥进行优劣评定。而干燥速度也与印泥的品质没有必然的联系,特别是在宣纸类介质上,因为印蜕干燥是渗化(渗入纸的纤维,非外渗)和氧化结膜同时进行,渗化为主,因此不同品种鉴干燥速度相差不多,只是在比较紧密的办公纸张上,干燥以氧化结膜为主时,部分品种因为油料制备工艺的不同,可能比较慢,但是书画印泥的配方一般都是针对宣纸类纸张的,因此也难据此判断优劣,只是有特殊需求的应比较后选择。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印泥的呈色视觉效果。印泥的泥色与印蜕颜色不一定是一致的,一般印蜕色会略暗于泥色。而同样品种的印泥,在不同的纸张(或其他介质)上的呈色也会因光线反射状况及介质组织状况而有差别。作为一种特殊的半流体,印泥的硬度在静置后会与连续使用时硬度有差别,而所有印泥品种在冬夏温差下,硬度和附着性都会有差别,只是程度不同,但是也不是变化小的就一定好,因为印泥的各项指标,其中某一项如果被强化,其他项可能就会弱化,因此必须灵活比较。 纯朱砂书画印泥的鉴别实际上现在的书画印泥纯朱砂制作的品种已经较早先少了,添加了合成颜料甚至填料的书画印泥只要不渗油,清晰还原,也都可以使用,毕竟便宜一些。如果是需要颜色持久保持,同时遮蔽性良好的纯朱砂印泥,可以如下鉴别和比较: 一看体积,参见上述。 二用背灼法检验,最好用烟头在印蜕的纸背接触一下马上离开,印蜕会由红变黑,热源离开会恢复红色。 三是将宣纸上的印蜕剪成小片,点燃后使其充分燃烧并灰化,也就是火焰过后还会有道火线过一次,纯朱砂的书画印泥是看不到任何痕迹的,如果有印蜕的痕迹甚至能清楚印文,那就是有掺加其他成分。因为油料、少量的艾绒燃烧后不会有痕迹,而朱砂在这样的温度下会产生分解而没有痕迹。 特别注意的是,这三种方法要一并进行,因为单看体积的话,一些掺加了其他密度较大成分的也不易分辨,而只用第二种方法,现在很多有机颜料也具备遇高温变黑然后复原的特征,只用第三种方法的话,掺加了可以灰化的颜料时也不易察觉。 书画印泥的使用与保养如前所述,墨有墨法,泥亦有泥法,不拘成法,以下方法供参考。 入缸盛装于细瓷、玛瑙、玉等不吸油的带盖印泥盒内(亦称印泥缸)。金属的盒子不可用,因为会与朱砂产生缓慢的化合反应,导致颜色改变。 调堆使用前,用印筋(一端或两端为扁平状的专用搅拌棒,可用类似物品替代)将置于印泥盒内的印泥上下翻动,以使泥体均匀,然后由底挑拨起一侧朝对角方向拨压入泥团,注意边挑边压,不要挑断或挑起过高,同时顺势沿同一方向环转搓压整个印泥团。转动印泥盒另换挑拨位置,按相同方向反复多次,直至印泥堆成顶部为球状。调堆的目的是均化印泥的组成,并使艾绒基本成同向排列,避免使用过程中艾绒被拉出而影响钤印效果。亦使印泥身量增厚,内部产生一定的应力,回弹良好。调好后最好静置数日使用,以便调制时卷入的空气自然排出,泥体更为密实光润。 上朱印章在蘸取印泥时,不可直接戳入,须一手持稳印泥盒,一手持章使印面一侧触打堆好的印泥顶上圆光处,轻触即离,边打边转动印章,使印章先四边,后中间的顺序均匀布满印泥,宁可多次轻打,不可求快重手。在印面平整时,上朱厚薄直接决定印迹效果,应根据需要先行试钤,以积经验。新制印章,务必除尽石屑,以免落入印泥。如印泥新堆未定被成束拉出,应将泥头团压后再继续进行。 钤印方式一 将印章果断放置在纸上(或绢、布),用手在印章顶部用力下压,使印面受力均匀,然后迅速轻拿开印章。白文印宜厚垫,朱文印宜薄垫,最好使用印规,以便有露白时进行迭印。方式二:上朱后将印章印面朝上放置,覆纸于上,用指甲、印泥盒盖等在纸背匀力勒压,然后揭取印蜕。每次用毕,须以软纸揩净印章上残留印泥以防粘灰成垢。方式三:用拓包或手指薄蘸印泥渡于印面,均匀后落纸。无论何法,每次用毕,须以软纸揩净印章上残留印泥以防粘灰成垢。 养泥常温下密闭保存。不可裸置存放,避免阳光直射。应经常进翻动以使印泥内部组织均匀。如使用频繁,泥质干涩,可加专用印泥油、朱砂以助复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