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书法史话 |
释义 | 图书信息出版社: 陕西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11月1日) 平装: 326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224084696 条形码: 9787224084696 尺寸: 23 x 16.4 x 2.6 cm 重量: 458 g 作者简介洪丕谟(1940-2005),浙江宁波人,被学术界誉为“奇人”、“江南才子”、“上海滩上一枝笔”,曾任华东政法学院文学院文学与法研究所所长、华东政法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届学术委员、上海市大学书法教育协会会长、香港中医专业学院客座教授。他还是一位勤奋的多产作家,一生创作撰写了百余部、2000万字文史方面的著作。 内容简介《书法史话》中既有对我国历代书家、书作、书体、书论的评点,也有对经典名作的赏析品鉴,更有书法发展过程中有关书家书作趣闻逸事的介绍。书中每一个见解,每一则典故,必将成为一个燃一点,点燃读者欣赏书法、研求书法艺术的热情。 媒体评论苦学年来未有涯, 青灯黄卷月笼纱。 诗文书画兼医学, 千载学林一奇葩。 ——赵朴初诗赞洪丕谟 目录原书序/1 序言/3 上篇 中国书法史话 先秦大篆的珍贵遗产/3 秦和秦以前的墨迹/7 李斯和小篆/9 隶书的崛起/12 “临池学书,池水尽墨”的“草圣”张芝/16 屡建殊勋的蔡邕/19 三国书法的雪泥鸿爪/22 异彩斑斓的两晋书法/27 “书圣”王羲之/32 劝父改体的王献之/36 春意阑珊,得失参半的南朝书坛/39 北魏楷书掠影/43 承前启后的隋朝碑志/48 “铁门限”和“笔冢”的传说/51 空前繁荣的唐代书苑/54 初唐书坛的主角——欧、虞、褚、薛/57 帝王书法家李世民、李隆基/61 书、论双绝的杰作——孙过庭《书谱》/64 武则天和唐代女书法家/67 颠张狂素/70 永字八法/73 “学我者死,似我者俗”的李邕/75 颜筋柳骨/78 “斯翁之后,直至小生”的李阳冰/82 “落笔便有佳处”的唐代诗人书法家/84 唐代僧侣书法家队伍/87 名花零落雨中看——人物凋零的五代书苑/90 宋初书坛和法帖之祖《淳化阁帖》/94 把禅宗思想引进书法的苏轼和黄庭坚/98 神经质书法家米芾/102 宋徽宗赵佶和宋高宗赵构父子,105 开创元代新书风的赵孟兆页/108 元代书坛的碎锦——鲜于枢和康里巙巙/112 点缀在明初书坛上的几颗星星/115 狂放的祝枝山和端雅的文征明/118 明代浪漫主义书风的代表——陈道复和徐渭,121 被誉为“明四家”的邢、董、张、米/124 明末清初两大家/127 以古为新的开拓者——金冬心和郑板桥/130 乾隆皇帝和《三希堂法帖》/133 翁、刘、梁、王“清四家”/136 邓篆伊隶/140 阮元和南北书派论,143 包世臣和《艺舟双楫》/146 清朝学颜三大家——钱沣、何绍基、翁同倒倒貅/149 “三百年来所无”的梅调鼎/153 清末书坛一株既“创新”又“从俗”的奇葩——“北碑罪 人”赵之谦,156 活跃在清末民初书坛上的吴昌硕,159 著《广艺舟双楫》的康有为/162 于右任和“标准草书”/165 沈尹默,一位被批评激励出来的近代书法大师/168 下篇 中国历代带法名作赏析 古老而又复杂的篆书/173 甲骨文诡奇多变/177 金文圆浑古朴/179 刻石始祖石鼓文/182 小篆书《泰山刻石》/184 汉篆上品《袁安碑》/186 《天发神谶碑》别树一体/188 小篆重宝《城隍庙记》 小篆隽品《温仁朗碑额》/194 《白氏草堂记》苍古奇伟 《西泠印社记》道劲老到/198 隶书,划时代的转折/200 隶中之草《石门颂》/202 《乙瑛碑》最可取法 《礼器碑》精严洗练/206 八分正宗《史展碑》/208 摩崖刻石《西狭颂》/210 附录 洪丕谟创作年谱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