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兽比翼线虫 |
释义 | 兽比翼线虫(Mammomonogamus)主要寄生于虎、猫、牛、羊、河马等哺乳动物、鸟类和禽类的气管、咽喉、中耳等部位,偶可在人体咽喉部、气管、支气管等部位寄生,引起人体兽比翼线虫病(human mammomonogamosis)或比翼线虫病(syngamiasis)。 [形态] 成虫虫体为鲜红色,雌性口囊内具脊状齿8个,尾部末端尖削,雄虫交合伞宽短,交合刺1根。虫卵呈椭圆形,无色透明,大小为75-80μm×45-60μm,内含多个胚细胞或幼胚(图12-70)。 [生活史] 成虫寄生在终宿主的气道内,虫卵随口腔分泌物或粪便排出体外,发育为感染期虫卵,当人和动物误食被此期虫卵污染的水或食物时而获得感染。龟和鳖可能是其转续宿主或中间宿主,幼虫寄生在其肝胆、肌肉等部位。当人生食或半生食龟蛋及龟、鳖的肝、胆和血时亦可获得感染。感染期虫卵被食入,在消化道孵出幼虫,继而侵入肠粘膜,穿过肠壁,经血流到达肺部,穿过肺泡上行至气管,于支气管、气管和咽喉部发育为成虫。 [致病] 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咳嗽、哮喘及咯血,若虫体寄生在咽喉部,可出现搔爬刺激感和阵发性干咳。有的患者可咳出带有红色条状血样物(即虫体)的痰。 [诊断] 从患者痰液中或从支气管镜检物或肺泡灌洗液中发现虫体或虫卵。 [防治] 摘除或用阿苯达唑或甲苯咪唑治疗。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