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赤水三中 |
释义 | 赤水三中坐落于风景秀丽的赤水河畔,环境优雅,设施完善。校园占地60多亩,总投资1500多万元。一流的教学设施孕育了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学校布局合理,14000平方米的草地花坛,营造了一个绿草如茵的优美校园,精美的雕塑“升华”烘托出校园主题,全市唯一的标准足球场和400米环行跑道运动场更是三中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全国政协副主席周铁农视察赤水三中时欣然题词“赤水三中,黔北明珠”。 赤水三中的发展,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历程。1979年,正值全国全面恢复高考、中考制度之际,按照中央教育改革、整顿、提高的精神,依山梯级修建了只有两幢教学楼、一个篮球场、占地仅20余亩的赤水三中,首届招收初中班3个,高中班2个,在校师生仅270人。建校后,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提高教育质量,为上一级学校输送了一大批人才。1993年,市人民政府调整办学形式,赤水三中在保留完中体制的情况下,暂时停办了高中,集中了市中地区的全部初中,为赤水市市中地区的“普九”战略任务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正当赤水三中豪情满怀奋斗在不断辉煌的征程上时,1998年,一场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导致学校山体滑坡,致使赤水三中没有了立足之地,学校不得不借房教学,一个学校4个教学点,工作十分被动,师资匮乏,资金短缺,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发展,大量学生外流,学校师生和家长多有怨言。2001年9月,赤水三中师生员工在市委政府的关怀下,搬进了环境优雅、宽敞明亮、设施一流的新校园。 经过几年的不断完善,而今的赤水三中,拥有一流的理化生实验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室、学生大礼堂、各种音体美活动室、团队活动室、图书室和阅览室、大小会议室等完备的教学设施,另外,还拥有绿草如茵的标准田径场和风雨操场,标准的学生食堂和公寓。 一流的硬件条件,更要有一流的教学质量。在赤水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市教育局的领导下,学校领导带领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借西部大开发的东风,以在2010年创办成遵义市级示范性初级中学为奋斗目标,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办学宗旨,视教学质量为生命线,学校依靠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聚精会神抓教学的办学理念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惊人的业绩,从而赢得了社会的承认和信赖。 学校现为省级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贵州省绿化先进模范单位,贵州省绿色学校,贵州省“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遵义市先进工会集体,赤水市实验教学基地,赤水市科普示范单位,赤水市综合治理工作“模范单位”,学校党支部也连续3年评为市直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学校团总支连续5年荣获团市委优秀基层团组织的荣誉称号,学校连续3年荣获赤水市卫生先进单位。贵州、四川、重庆、北京等地中学同行也远道来校学习、参观、交流。 作为一所普通中学,如何办出特色,三中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探索,广泛的学习与考察,拓宽了视野,一套全新的办学理念在他们脑海里逐渐清晰。一改过去只注重知识灌输,忽视能力培养,忽略学生主体作用等陈旧的教学方法,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充分体现出教育实施的全面性、全体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通过课堂讨论、自排课本剧等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通过辩论赛、校园文化展示活动、卫生文明岗、流动红旗等形式,引导学生自觉参与教育活动。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以其他教育形式为重要阵地,逐步形成师生全员参与,各具特色和个性特征的科研兴校的办学特色。2002年贵州省教研联会在赤水三中召开,为赤水三中的教研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三中的两位教师还在联会上上了新课标示范课,受到了与会专家的好评,4名老师的教学论文也分别获得二、三等奖。2003年,赤水三中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教育研究》的子课题《校风班风与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的研究,现已结题,正准备迎接西南大学心理健康学院的检查验收,赤水三中老师的观摩课《我的理想》在四川阆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教育研究》研讨会”上被选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教育研究》的示范课。2004年5月,赤水三中在遵义市“中学作文素质训练研究与实验”课题研究实验中,荣获遵义市教改实验优秀成果一等奖。 在赤水三中整洁优美的校园里,到处都洋溢着浓郁的科研兴校氛围。教师们围绕“德智双全、身心两健、文理兼通、学创俱能”的办学目标展开课题研究,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局面正在形成。近几年,教师公开发表论文百余篇,另有数十篇论文获省级以上奖励。 2002年秋季学期,赤水三中积多年的教育管理经验,利用集体的智慧制定了《赤水三中内部管理体制实施方案》,从此,赤水三中的“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结构工资制,教育目标管理”即“三制一管理”工作全面展开,全校当时在册116名教职工,待聘8人,校内转岗3人,竞争聘任上岗105人。“三制一管理”的实施,在赤水三中首次打破了教师传统的“铁饭碗”和“平均主义”的观念,以前教师中“要我干”的思想变成了“我要干”,工作责任心和竞争意识及工作主动性增强,在教职工中形成了你追我赶,积极上进的良好氛围,在“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人员能进能出”的新机制下,一批年轻有为的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三制一管理”的实施,学校不断完善了各种人性化的管理制度,细化了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使得学校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避免了随意性,学校的发展从此走上了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学校本着“外塑形象、内强素质”的思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现有教职工131人,有中学高级教师28人,中学一级教师49人,学历合格率100%,本科学历48人,占专任教师的50%,目前尚有10多位教师正在进修本科学历和研究生学历。 广大教师在提高学历的同时,苦练内功加强“中继教”工作,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简笔画、普通话、计算机等培训工作全面展开,经过全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教师普通话合格率达100%,课堂普通话使用率达100%,计算机中级技能培训合格率达100%,信息技术在赤水三中早已不是培训学习的重点,培训学习的重点已转到如何使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整合学科教学,公开课都实行多媒体教学。 学校历来十分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在教研组开展“结对子”活动,以老带新,以新促老,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让老教师及时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达到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极大的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学校在狠抓校本培训的同时,不放过任何一次机会外派教师培训学习,5年来,参加国家级培训8人次、省级培训24人次、地市级的培训50余人次,校长培训10人次,一大批青年骨干教师成为生力军,一支高学历、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已初步形成,并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的肯定。近5年,就有40人次被聘为赤水市各学科骨干教师培训班、新任教师培训班、校长培训班、信息技术培训班的授课教师;有30余人次被聘为赤水市各种教学活动的评委。参加各种优质课获奖61人次,其中,省级1人次,地市级22人次,县市级50余人次。 学校是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教师是德育工作的排头兵。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中层干部和班主任及政治课教师为成员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德育工作纳入各级各类人员的工作职责进行考核,引导全校教职工积极参与德育工作的管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来约束全校教职工的言行,引导教师树立“爱校如爱家、爱生如爱子”的思想,严于律己,为人师表,以德施教。在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的前提下,要求教师努力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及新的教育理论,掌握未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把握教育规律、学习规律和青少年学生成长规律,开拓创新,努力开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新局面。《赤水三中德育教育工作分年级管理要求》于2003年被赤水市教育局作为德育工作经验向全市中小学推广。 赤水三中不断对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行培养训练。首先,让学生参与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大到学校值周、大型活动的策划,小到各种流动红旗的评比,甚至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都有学生代表参加,不断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德育管理的积极性。其次,创造有利于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环境,从学生会、校团委、班干部的竞选入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检查评比”、“学生的综合素质评定”、“清洁卫生的检查评比”等活动,给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管理能力的机会,有利于把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自己的道德意识。第三,结合节假日,开展切合学生实际的活动,用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学校的宗旨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为使学生来得了、留得住、能升学、能成才,学校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是面向全体学生,坚持正面教育、理想前途教育,不歧视不打击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有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坚持入学;二是开展“献爱心资助活动”,依靠社会力量,主动争取新华书店、赤天化、市残联、市工会、民政局、茅台酒业集团等社会团体和贵阳深圳香港等地的知名人士,资助贫困生入学,5年来主动争取到的资金总金额达46247.00元,受助学生487人次;学校还对贫困学子的学杂费和书本费实行减免缓政策,共减免54500元,受助学生95人次。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上得起学,几年来,赤水三中的学生无一人因贫困而失学。三是选拔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到遵义市航天中学“宏志班”学习,为他(她)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5年来共向“宏志班”推荐了3名优秀学生。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校日新月异的发展,得益于赤水三中有一个高效廉洁、团结务实的领导干部队伍,得益于领导班子的改革创新思想,得益于这个领导集体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赤水三中领导班子共有校长1名,副校长3名,全部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均为中学高级教师、中共党员。遵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学校编制的有关文件精神,设立了7个中层处室,本着真才实学、真抓实干、真情实感的“三真实”原则选拔中层干部,9名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教师走上了领导岗位,通过中层干部的聘任,有效地形成了激励机制,调动了中层干部的积极性,增强了工作主动性。 领导班子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指引下,自觉履行职责,维护团结,勤政为民,一切以教育事业为重,围绕赤水三中的发展献计献策,努力拼搏,形成了团结协作、求真务实、敢管善管、乐于奉献、以身作则、开拓进取的领导集体。 学校始终依托校园文化载体,促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健康的文化感染人,以优美的环境熏陶人。首先改善校园建筑、文化设施、环境绿化等硬件设施,校园内精巧的布局、雅致的装饰、整洁的地面、优美的雕塑、芳香宜人的鲜花、催人奋进的壁画语录……。净化、绿化、美化的校园环境,让师生无意识地去耳濡目染,感受学校生活的欢乐和谐,陶冶师生的情操。 校园文化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学校为主要活动空间,课堂是渗透健康文化的主渠道,育德、健身、审美、促劳都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 在重视课堂教学的同时,开展各种具有自主性、知识性、娱乐性的文化娱乐体育活动。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展示活动异彩纷呈:书法、绘画、摄影、手抄报为美术爱好者提供了展示的机会;每年一次的校园十大歌手比赛是小歌星们实现梦想的舞台;每年的元旦迎新和“六·一”告别童年文艺演出是同学们放飞理想的青春脚步。1万平方米的绿茵场让同学们感受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激烈的田径运动会、热闹的拔河比赛、飞舞的乒乓球、篮球场上跳跃的身影,使青少年学生在这些极具趣味性、竞技性、创造性的体育活动中开阔视野、活跃身心、增进友谊、丰富生活。演讲会上的慷慨激昂、辩论赛上的唇枪舌剑、诗歌朗诵会的声情并茂、知识抢答赛中的敏捷思维、读书活动中闪显的睿智火花等等,成为学校一道道优美的风景线。 赤水三中是贵州省体育传统学校,2004年还被中国教育学会和中国教育报社授予“艺术教育先进单位”称号。 素质加特长,是赤水三中培养学生的目标,历年来,赤水三中的中考升学率稳居赤水市第一名,赤水市的中考状元年年都是赤水三中学生,与此同时,注重对尖子生的培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性的学科竞赛,共有60人次获全国三等奖以上,200多人次获全省三等奖以上,150人次获地市级三等奖以上。2003年赤水三中学生易宇同学以遵义市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入贵阳一中,2006年贵阳一中拟保送该生到清华大学化学系就读。2005年,赤水三中有4位同学考入贵阳一中,6位同学考入遵义四中。 赤水三中教学质量的突破性提高,使素质教育与教学质量一起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学生在学业上取得显著进步的同时,人品、体格、才能等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与提高,5年来,一大批学生在征文比赛、演讲比赛、书画作品比赛等全国、全省、全遵义市的比赛中更是捷报频传,获各级一、二、三等奖100多人次。 根据赤水市“十一五”教育规划,实现赤水市普及高中教育的战略任务,大胆启动了恢复高中办学的工作,紧紧依靠市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高度重视,经过遵义市教育局来校评估,恢复了高中办学。同时争得政府投资修建了1340平方米的高中理化生实验楼,招商引资500多万元修建了1761.84平方米的学生食堂和3988平方米的学生宿舍,可供近1000人在校食宿,近两年共招聘了28位师范类大学本科毕业生,组成了较有实力的高中教师队伍。学校在2005年秋季学期首次招收4个高中班, 2006年秋季学期招收了8个高中班,预计2007年招收12个高中班。 2002年11月,时任副省长的马文骏视察赤水三中时题词:“聚集各方财力,建设一流学校,升华精神品质,培养智力精粹”,为赤水三中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2007年,位于长岭埂稻子山的赤水三中初中部教学楼和300米跑道的田径场将拔地而起,2010年的赤水三中将是一个具有42个班规模的初中部和36个班的高中部的大型学校。在把初中部办成遵义市级示范性初级中学的同时,重点办好高中教育,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上,加强音体美教育,注重特色培养,向高一级学校输送更多更好的人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