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视神经乳头炎 |
释义 | 概述视神经乳头炎(papillitis)是指视神经球内段或紧邻眼球的球后段的炎性病变,以乳头充血水肿、视力急性下降为主要特征。常见于男性青壮年,多为单眼发病,也可双跟同时或先后发病。病情轻者,经治疗后可恢复正常;重者可累及视网膜而致视乳头视网膜炎,预后较差。因其视力急剧下降,故属暴盲范畴。 视神经乳头炎常见于全身性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如脑膜炎、流行性感冒、麻疹、伤寒、腮腺炎、结核、梅毒等。也可继发于眼眶、鼻窦、牙齿等炎症。国内特发性者占1/2左右,认为与过敏变态反应有关。儿童常见由于上呼吸道感染。 临床表现视力急剧下降,短期(2~5日)可至黑蒙,亦有视力减退不明显者。 早期(1~2日)有前额疼痛,眼球及眼眶深部痛,眼球运动时有牵引痛。很少超过10~14日,否则诊断应重新考虑。 1~4周内视力常开始恢复,可持续至7个月,48%可改善。瞳孔常散大,直接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间接对光反应存在。用红外瞳孔仪检查更可客观且有定量价值。瞳孔周期时间潜伏期明显延长。眼底检查视盘充血,轻度隆起,边缘不清,筛板模糊及生理凹陷消失,视盘周围网膜水肿呈放射状条纹,视盘表面及边缘有小出血,视网膜静脉怒张弯曲及加鞘。 视网膜水肿波及黄斑时,同时有出血及渗出物发生,则称视神经视网膜炎。 4~6周后视盘可发生继发性萎缩。 医技检查颞动脉活组织检查通过颞动脉活组织检查可明确诊断。 色觉检查色觉检查,对比敏感度测定,视透发电位等均有一定诊断价值。 砂颅X线或CT等检查为了排除压迫性视神经病变的可能性,必要时应行砂颅X线或CT等检查。 诊断依据对光反应多为单侧,偶为双侧,主要症状是视力急剧减退。如果视力完全丧失,则瞳孔散大,直接对光反应消失,间接对光反应存在;如果视力部分存在,则对光反应不持久(瞳孔颤动)。 眼底检查眼底检查:在发病初期,视乳头充血,边缘模糊,视网膜中央静脉扩张。当炎症高度发展时,视乳头水肿隆起,其高度一般不超过3个屈光度,边缘极模糊,视乳头及其周围有渗出与出血。视网膜中央静脉扩张迂曲,动脉正常或略细。邻近视网膜亦可被侵犯,出现水肿、出血、渗出,称为视神经视网膜炎。晚期可发生继发性视神经萎缩。 视野检查视野有中心暗点和周边视野向心性缩小,尤以红绿色视野为甚。暗适应减弱。 荧光眼底血管造影荧光眼底血管造影可见视乳头毛细血管扩张及荧光素渗漏。 视电生理检查视电生理检查:图形视诱发电位(P-VEP)较闪光视诱发电位(F-VEP)敏感。P-VEP的典型表现为振幅下降,潜伏期延长。 容易误诊的疾病应和视盘水肿等鉴别。视力正常的视神经炎,应注意检查玻璃体有无细胞、神经纤维束视野缺损及Marcus-Gunn瞳孔现象。如发现视网膜静脉加鞘,又有玻璃体内细胞,结节病及多发性硬化等全身系统疾病必须怀疑。 治疗原则病因治疗能找到病因,如细菌感染引起者,应用能透过血脑屏障的抗菌素。梅毒、结核引起者,应用驱梅、抗痨药。由副鼻窦炎、龋齿、扁桃体炎等引起者,予消除病灶。 皮质激素皮质激素能减轻组织的炎症反应及减少组织水肿,减轻视功能的损害和缩短病程。在无全身和局部禁忌症的情况下,开始时采用大剂量冲击疗法,以后减量渐停。①全身用药:地塞米松10~20mg或氢化可的松100~200mg加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500ml静滴;或强的松80mg每日1次口服。②局部用药:强地松龙0.5~1ml或地塞米松5mg球后注射,隔日1次或1周1次,按病情决定。 血管扩张剂地巴唑、菸酸、芦丁等口服,妥拉苏林、654-2肌注或球后注射。 神经营养药物维生素B1及B12、肌苷、辅酶A、细胞色素C等。 中医中药中医根据辨证施治原则,采用辨证分型治疗。气滞血郁证予疏肝解郁、行气活血,柴胡疏肝散加减;痰热上壅证予涤痰开窍,涤痰汤加减;肝火亢盛证予清肝泻火,龙胆泻肝汤加减;阴虚火旺,予滋阴降火,知柏地黄汤加减;肝肾不足予补益肝肾,加减驻景丸加减。 治愈标准炎症消退,视力及视野基本恢复。 好转标准炎症消退,视力及视野部分恢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