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视觉工业 |
释义 | 视觉工业是以“视觉文化”为时代背景,以计算机图形技术(CG)为基本手段,以数字化影像为主要载体,以新媒体为主要传播渠道,以现代大工业生产方式为流程体系,以“一切信息可视化”的目标的视觉产品和服务的制作、传播体系。 概念由来视觉工业的概念是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科学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张之益于2009年首次提出。张之益认为,视觉工业是以视觉文化需求为主要满足对象,以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为基础的视觉产品的专业化、标准化的工业生产过程。视觉工业产品包括动漫电影、动漫电视等内容类产品,以及各种信息的可视化、原始生物复活、传统文化复活等形式的体验类产品。 电影《阿凡达》除少数的人物角色表演是真实的之外,几乎所有的场景和非人类角色表演都是由虚拟影像来实现的,让观众体会到视觉影像所带来的震撼和新奇体验。“但视觉工业绝非仅仅应用于影视制作这个狭小范围,发展视觉工业的目的是让一切信息可视化。”张之益指出,视觉工业将为科学研究、国防军事、自然旅游、科普教育、历史文化、工程建设、医疗卫生等众多领域提供服务。视觉产品涉及人们的工作与生活、主流文化价值观的传递、不同时空的虚拟历史体验、对传统各行业的可视化改造并提供更加奇幻的体验等。 一个成熟的产业必须具备“产业人才、基础技术和特有市场”这三个要素。目前仅我国每年就有几万乃至十几万名动漫方面的大中专毕业生源源不断地输送专业人才;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信息技术和虚拟现实等视觉工业技术日臻成熟;屏媒时代的来临,为视觉工业创造特有的内容市场提供了条件,而立体电视、立体数字影院等立体载体也为视觉工业的产业化提供了特定的市场基础。视觉工业产业化发展所必需的“三要素”已初步具备。 信息可视化是一个停留在哲学层面上的理论问题,还是一个能改变我们生活的崭新产业,产业化发展是关键。据了解,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科学艺术研究中心于2000年开始围绕数字影像、多媒体、流媒体三项核心技术展开了系列研究和创作实践,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视觉工业领域中,数字图形图像技术集中体现的3D数字技术研发和工程应用方面,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科学艺术中心的实力已位居世界前列。科学艺术研究中心计划开放十余年积累的技术成果,在不同的产业应用方向上推动若干龙头企业的诞生,并计划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条,引领世界视觉工业的发展。 发展意义视觉工业是 20 世纪科学技术和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逐步形成并发展的。在一些发达国家,视觉工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经济体制转轨以后,我国视觉工业也开始走上产业化的发展轨道,并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发挥着应有的作用。 视觉工业 要了解中国发展视觉工业的意义,就必须先确定何为视觉工业。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科学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主导视觉工业产业化发展的张之益研究员对视觉工业的概念是这样界定的:“我们所说的视觉工业是以 CG (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为基础的视觉产品的专业化、标准化的工业生产过程。视觉工业产品,则是以 CG 技术为基础、以专业团队为核心、通过工业化流程创作出来的独立消费产品,包括动漫电影、动漫电视等内容类产品,以及各种信息的可视化、原始生物复活、传统文化复活等形式的体验类产品。” 从国际经验看,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发展视觉产业,视觉产业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意大利之所以能够成为七大工业国之一,视觉产业的贡献占了很大比重;日本曾明确提出“设计建国”的理念,认为一个城市从事视觉产业的人口比例体现了这个城市的先进程度;而在纽约,有 14% 的人从事的工作与视觉产业有关。 生产要素基于视觉工业本身的特点,生产要素中对其发展影响最大的是技术和人才。 视觉工业 1 )人才方面。对视觉工业的发展来说,需要的是产业人才,依靠的是普及型的人才。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好的美术人才,但视觉工业的发展,除了需要专业人才之外,更需要既懂经营又懂文化的复合人才,而我国恰恰缺乏这种人才; 2 )技术方面。随着计算机网络、软硬件的发展,技术领域已经具有了通融性,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使得一切信息可视化的目标有了技术基础。 视觉工业的兴盛是经济发展的现代特质,身处“视觉文化”时代,人们的生活充满着强大的视觉冲击,电影、电视等为人们提供着大量影像,人们不但习惯了“视觉化”的世界,也习惯了“视觉化”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的逐步转变,为视觉工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市场基础。 发展趋势随着中国对 CG 产业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加深,国家将重点支持由国内企业自主研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 CG 动漫产品的研究开发和创作生产,鼓励与动漫形象有关的电子游戏、文具、玩具、主题公园等衍生产品的生产和经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发挥本土作战优势,推动我国 CG 产业从引进代理为主走向自主开发为主,从学习模仿为主走向独立原创为主。 2007 年开始,中国新媒体产业步入了快速发展期。 2008 北京奥运会,新媒体首次作为奥运会独立传播机构与传统媒体一起被列入奥运会的传播体系,充分表明新媒体作为一种新传播渠道的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 2010 年,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新媒体产业因为其广阔的市场和日益凸显的影响力,成为传媒行业的投资新热点。 发展机遇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向好发展,投资、消费和国际贸易都会同步增长,使我国未来视觉工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向好, 国内文化市场需求趋旺。 2011 年,我国将完成文化事业单位的转企改制工作。产权制度的改革、资本运作、企业并购等战略举措的落实,必将极大解放文化生产力,提高文化产业的有效供给能力。 近几年,国家为了扶持、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尤其是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将对我国视觉工业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自 2001 年文化产业正式被纳入全国十五规划纲要以来,国家先后颁布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等文件,并促使其在“十五”、“十一五”规划的指导下逐步展开。“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更是提出了要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等发展方向,推动文化创意产业打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发展建议视觉工业在中国已经有了发展和应用,但对视觉工业的现有观念还停留在其表演形式上,这就需要政府从产业发展的角度,衡量视觉工业的社会需求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从而转变大众对视觉工业的现有观念。 当前中国视觉工业的人才领域存在比较严重的浪费现象,相关从业人才数量多,却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优势,同时也缺乏既懂经营又懂文化的复合人才。这就需要政府从产业引导入手,改善现有文化人才培养模式,发挥不同人才的优势、解决技术储备以及新技术开发和应用、经营等方面的问题。 在很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今天,视觉工业有其自身的优势,更不仅仅局限于文化领域,需要用知识、智慧、技术和政策赋予其新的附加值,从而引领我国各个领域发展,积极推动经济结构转型。但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发展视觉工业的困难也是很明显的,如:视觉产品创新程度不高,知识产权保护欠缺,经营管理人才缺乏等。要实现视觉工业的繁荣与发展,在新一轮国际分工中占得有力地位,还需通过改革来破除体制机制的约束,强化市场主体地位,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充分发挥创意人才价值,必将迎来视觉工业广阔的发展前景。 造星计划2011年4月12日,主导视觉工业工作的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科学艺术研究中心,刚刚完成和北京资产规模最大的国有企业之一北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高层座谈。在此之前,双方已经就建立CG(计算机图形图像)影视动画制作公司达成一致。 主导视觉工业产业化的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科学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张之益透露,围绕视觉工业的核心体系,科学艺术中心已经拟定了“信息可视化”发展的5大产业化方向,将支持若干家品牌企业诞生,从而推动中国视觉工业的产业化进程。 科学艺术中心计划开放十余年积累的技术成果,在不同的产业应用方向上推动若干龙头企业的诞生,并计划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条,为中国视觉工业引领世界范围内的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其中,在仿真影视动画方向,科学艺术中心拟用3年时间,打造中国的“梦工厂”。 “所有的产业化运作,只有通过明星企业的运作,才能起到产业带动作用”,张之益在谈到视觉工业的产业造“星”计划时如此表示。 他表示,在科学艺术中心视觉工业产业化的项目中,都是向着打造行业领先和龙头企业的目标出发的,“这其中既包括我们与北京控股集团合作的项目,也包括其他不同方向的产业化应用项目”。 实际上,在角色动画和仿真影视方向,科学艺术中心已首先实现破题,由其制作的动画片《动物狂欢节》、《麋鹿王》分别获得第12届,以及第13届中国政府华表奖最佳动画片奖,科学艺术中心是唯一一个连续两次获得该奖项的单位。 除了获得相关奖项,动漫产品的制作周期也得到了有效缩减。以《麋鹿王》为例,其整个制作周期仅18个月,比国际同类作品的制作时间缩短了一半。 由于拥有上述成功的产业化成果,张之益放言,力争用数年时间将科学艺术中心的仿真影视平台打造成中国的“梦工厂”。在中国电影2010年成功突破百亿票房后,科学艺术中心在角色动画与仿真影视方向能否率先破题,实现打造中国 “梦工厂”的愿景追求,仍有很多变数。 在5个产业化方向中,张之益认为最重要的机会在新媒体内容方向,“‘屏媒时代’已经来了,屏幕随处可见。新媒体内容产业的发展,必将改变人们的文化精神生活。已经确立合作的中科新视界公司将在这一领域的产业化发展上发力”。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