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释中国(共4卷) |
释义 | 作者:编辑、剪辑:胡晓明傅杰 ISBN:10位[7532115046]13位[9787532115044]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8-03 定价:¥130.00元 编辑推荐《释中国》共四卷,是集百年经典文论,析民族血脉灵魂于一体的宏篇巨著。选取了“五四”前后许多知名文人学者的论文,这些论文或宏观论述,或从小处着手,深入揭示中国历史文化中的某一个问题,均较前人的研究成果有所推进,展示了特定历史时期中国历史文化的研究硕果。 目录第一卷 中外文化之关系 齐思和上古时期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 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节录) 季羡林再谈“浮屠”与“佛” 张广达唐代的中外文化汇聚和晚清的中西文化冲突 …… 书摘内在超越必然是每一个人自己的事,所以没有组织化教会可依,没有系统的教条可循,甚至象征性的仪式也不是很重要的。中国也没有西方基督教式的牧师,儒家教人“深造字得”、“归而求之有余师”,道家要人“得意忘言”,禅师对求道者则不肯“说破”。重点显然都放在每一个人得内心自觉,所以个人得修养或修持成为关键所在。如果说中国文化具有“人文精神”,这便是一种于体表现。追求价值之源的努力是向内而不是向外向上的,不是等待上帝来“启示”的。这种精神不但见之于宗教、道教、社会各方面,并且也同样支配着艺术与文学的领域。所以“心源”这个观念在绘画合诗的创作上都是十分重要的。论画有“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明言,论诗则说“怜渠直道当时语,不着心源傍古人”。这可以说是内在超越所必经的道路。 ……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