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赤峰八中 |
释义 | 赤峰八中始建于1970年,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让学生全面发展、全体发展和主动发展。学校“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全面发展,办出特色”为办学思想,在教育教学中做到知识与发展能力并重;教师教法与学生学法并重,培养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并重。经过不探索、实践和改革,学校形成了“争做学者型教师,培养创新型人材的良好氛围。是赤峰市一座有着良好口碑的学校。 简介赤峰八中是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一所名校,建于1970年。校园面积9962平方米,建筑面积6227.5平方米是一所全日制初级中学。学校目前有4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640人,教职工217人,一线任课教师180人,其中高级教师49人,自治区骨干教师2人,市级骨干教师17人,获国家级奖励的有29人次,获自治区级奖励的有34人次,获市级奖励的有52人次,获红山区级奖励的有72人次。 学校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力求在改革中求发展、求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确立了以“民主、平等、交往、对话”为主题的新型师生关系,形成了“以人为本”的学习型团队、研究型团队。 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是提高办学质量的根本保障。学校十分重视校本研修工作,几年来通过“专业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三种途径,开展“三课一反思”形式的研讨课、“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结果”的教育行动研究,举办“青年教师读书会”、“课改沙龙”、“联校互动”及指向教师自我反思的以“教育教学成果表达”为主要方式的校本研修活动,培养锻炼了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优质的师资保障。 学校充分利用、挖掘现有和潜在的课程资源,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开设工作,教师、学生参与人数多,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创新精神得到了培养,教师自主开发课程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学校开发开设了二十几门校本课程,其中《桥牌》尤具特色。几年来,我校有近两千多名学生接受了桥牌基础知识培训,有两百多名学生参加了赤峰八中桥牌集训队的专业集训并外出比赛。我校教师也积极参与桥牌训练和竞技活动,其中“天天队”(其余三个代表队为“好好队”、“学习队”和“向上队”)多次在市级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在市体育局,市桥协和红山区桥协的领导下,我校承担着红山地区群众性桥牌活动培训任务。由于工作业绩突出被市体育局命名为“桥牌、围棋、中国象棋传统项目校”和“赤峰市桥牌培训基地”。 学校与美国公益组织Links·International(Linking the World’s Needs with the World’s Supplies)集团建立了长期的交流与合作关系,外语特色工作开创了新的局面。 课改以来,学校先后获得“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实验基地”、“赤峰市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红山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先进实验校”、“红山区整体发展先进学校”、“红山区名学校”等殊荣。 二○○六年七月,红山区政府,红山区教育局进行教育布局调整时,将原赤峰九中和赤峰八中合并,成立了新的赤峰第八中学。两校优势互补,优质教育资源融合,办学综合实力更加强大。 二○○八年九月,赤峰八中新任领导集体,又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试点”为契机,在倡导“民主、平等、交往、对话”八字方针的基础上,开始着手制定赤峰八中2009——2012三年发展规划,并初步提出了指导赤峰八中各项工作进一步发展的“科学、创新、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现在,着眼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研修活动,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实践活动正在有序展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营造良好师生关系,建设文明和谐校园,已成为八中人的共识。目前,赤峰八中正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为创自治区品牌学校而努力奋斗着。 目前,学校在总结六年来课程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正在进行“自主合作、动态生成”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验,力争在一定时期内形成适合我校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 赤峰八中全体同仁将继续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思想,为义务教育的规范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为社会主义和社会的建立添砖加瓦。 治学教风--“严谨治学、身正为范” 校风--“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校训--“团结、勤奋、求实、进取” 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必须竭尽全力有计划的培养和造就一支数量足够,学历、学识结构合理,具有良好政治素质、专业素养、心理品质和优良教学风格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①师德建设: 身正为范,师德至上。 ②师资队伍管理建设: 要树立以人为本,以能为本的价值观,把教职工的能力和奉献作为学校管理的核心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做到: 以绩效工资为契机,经过民主讨论,依据上级文件精神制定出《赤峰八中教师绩效工资实施方案》,真正做到能者多岗、能者多酬。 实行工作业绩与评优选模、评职晋级挂钩制度,做到能者有位,能者有为,让他们心情舒畅地发挥出自己的才能。 ③师资业务能力的提高建设: 首先,根据教师的结构情况,有针对性地鼓励教师进行学历提高。3—5年内使学校教师本科及其以上学历达到80%以上。 其次,实施“五个一工程”(即:每个教师每期制作一个多媒体课件、发表一篇文章、上一堂公开课,交一份参赛教案,参加一个科研课题的研究活动)。 同时,要要求每一个教师在熟悉和精通学科专业知识的基础,二年内能熟练的操作计算机,并能制作多媒体课件和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④教师培训: 打造书香校园; 请教育专家、学科教学名家开设系列讲座; 聘请教育教学专家担任学校顾问,对教师给予指导; 举办各类培训班,对教师进行系列培训。 通过以上举措来培养和造就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 荣誉全国“整体构建德体系的研究与实验”优秀试点校;初一年级《德育》读本修订全国一等奖; 《学科德育教案精选》获全国二等奖; 全国“武术之乡”先进集体; 全国“双龙杯”少儿书法大赛优秀集体; 自治区电教一类校; 自治区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自治区一级档案室; 红山区教研教改先进集体; 红山区“学校目标管理优秀学校”红山区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团体第一名,优秀组织奖; 红山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团体第一名、优秀组织奖。 特色赤峰八中是赤峰市唯一一所英语特色学校。2002年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该校逐步确立 了以“民主、平等、交往、对话”为主题的新型师生准则,全体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努力贯彻落实,“蹲下来和学生说话”、“当个大个儿学生”已成为教师们践行新型师生关系的真实写照,师生交往融洽,教学相长。 美国“Links·International集团致力于中美两国学校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提供免费的师资培训和师生口语训练活动。集团总裁Richard Stephens先生2002年来华寻找合作伙伴期间在赤峰地区走访了几所学校,最终把赤峰八中确定为“美国Links·Internationa1集团中国合作校”,主要原因就是他在和八中校领导交流过程中对他们提倡的新型师生关系准则、教师的精神面貌及工作态度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认可。在后来的实际交往中,八中师生也确实表现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个性特点,外宾普遍认为这是一所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学校。同时,外国友人对待学生、对待工作的认真态度也给八中师生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在双方的交流中,八中师生受益匪浅,英语交际水平和实践能力大幅度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普遍高涨,学校英语特色工作开创了新的局面。双方商定,国际链接集团与赤峰八中的交流为长期常规活动,每年一次,日期定在6月或10月份。时机成熟时,美方将邀请八中外语教师到美国学校做访问交流。 学校发展内蒙古赤峰八中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从实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服务理念,围绕“三坚持、三满意”的活动主题,制定了学生、教师、学校同步发展三条主线,丰富学习内容,创新活动载体,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试点单位,赤峰八中从活动之初就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确立了“一个主题、三条主线”的活动思路,高标准、高起点谋划学校整体建设。一个主题是:“三坚持、三满意”。即坚持从严治校,整顿不正之风,让社会满意;坚持科学治校,提高办学质量,让家长满意;坚持和谐治校,营造良好师生关系,让学生满意。三条主线是:以提高教师素质为主线,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研修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线,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提高办学质量,创建特色学校为主线,讨论制定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为营造良好的舆论宣传氛围,学校先后组织召开了支委会、领导班子成员动员会、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动员会、全校教职工动员大会,同时,通过悬挂宣传条幅、板报展出、橱窗展示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号召广大师生和家长为学校的科学发展献计献策。 在组织全体教师进行学习的同时,学校班子成员积极深入到教师中间、学生中间、家长中间,就全社会普遍关注的师德问题、孩子的成长教育问题、学校的现状及将来如何发展等问题,发放“征求意见表”,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同时,组织召开由家长代表、政协委员、人大代表、辖区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的研讨会,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共同商讨解决制约学校发展的问题。在调研过程中,赤峰八中共发放并回收调查问卷2357份,归纳梳理各种意见和建议104条,为学校进一步发展理清了思路。学校从抓好教师自身素质入手,组织 “青年教师大比武”、“三课一反思”等系列教学研讨活动。通过活动,强化了教师的学习意识、发展意识和竞争意识。开设了中国象棋、围棋、桥牌、书法、礼仪交往、语文名家名篇赏析等十二门校本课程,开展了“好习惯伴我成长”系列主题班会活动,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具有良好的学风和校风,红山区是内蒙古自治区级课程改革实验区,学校将“做学习型校长,建学习型学校,带学习型教师”定为了办学目标。校长关耀中先后汇编了两册共100多万字的《教师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材料》。共教师学习。学校还为教师购买了有关 新课程的学习用书,如《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等,学校为每一位教师专门印发了学习笔记本,每一阶段都规定学习主题,安排学习进度,学校定期检查教师的学习笔记,并且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主题交流。经过一年多的坚持,学校取得了很大进步。目前,学校组织青年教师成立了读书会,颁布了读书会的章程。读书会定期开展课改沙龙、专题讨论活动,交流信息、总结经验。同时,学校还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请校外的专家来学校举办讲座,使教师有机会与专家面对面交流,学校还主动与市、区级教研室进行合作。外出学习的教师回来后必须面向全体教师作报告,讲学习的收获。2003年10月,红山区举办了全区新课程教师教学能手大赛,无论是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还是课后反思,八中的教师都赢得了评委的一致赞扬。为了让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学校积极推行了教育行动研究,确立了“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教科研思路,针对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在行动研究中不断探索、改进和解决教育实际问题,实践“教师即研究者”这一现代教育理念。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