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世界上的语言
释义

图书信息

作 者:(荷)斯旺(Swaan,A.D.) 著;乔修峰 译出 版 社:花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9-1

版 次:1

页 数:281

字 数:160000

印刷时间:2008-9-1

开 本:20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

I S B N:9787536054387

包 装:平装

内容简介

尽管世界上有五千多种语言,人类还是保持了相当的凝聚力。我们只有把语言当成一种经济商品,才能明白为何某些语言如此受人青睐。在日益加速的语言集中进程里,具有有效交流价值的语言已经是可数的了。社会学家艾布拉姆·德·斯旺向我们描写了一种语言获得核心地位的过程。这是一部先锋著作,同时也是一部引发争议的作品.

本书是关于研究世界语言的专著,书中具体包括了:本书的研究范畴和方法、语言作为“超超集体物品”、文本作为国际交换中的商品、印度语言政策的嬗变、荷兰语的消失、种族隔离制度之后的语言政策、种族隔离制度下的语言体系等内容。

本书以整个世界为研究范畴,比较了五个不同的语群,综合运用了经济学、语言学、历史学、政治学及社会学中的概念。

作者简介

艾布拉姆·德·斯旺(Abram de Swaan),阿姆斯特丹大学社会学系的教授。他曾经在伯克利、耶鲁和索邦大学担任教授。他的著述还有《人类是人类的担忧》(1982)、《被国家照顾》(1989)、《人类社会》(1996)和《简明德·斯旺》(1999)。

目录

第一章 全球语言系统

1.1 全球语言系统:语言“星系”

1.2 语言系统的世界历史地图

1.3 当前语言系统中的超中心语群

1.4 本书的研究范畴和方法

1.5 本书的思路

第二章 语群的政治经济学

2.1 语言作为“超超集体物品”

2.2 语言的交际潜能:Q值

第三章 语言、文化与不平等的文市交换

3.1 文本作为国际交换中的商品

3.2 文化交换中的贸易保护和自由贸易

3.3 单语现象、多语现象和杂语共生现象

3.4 讨论

第四章 印度: 印地语与英语之争

4.1 印度语群的特征

4.2 国家形成、民族建构和语言统一

4.3 印度语言政策的嬗变

4.4 讨论

第五章 印尼语的胜利

5.1 甘地的梦想

5.2 马来语的崛起

5.3 荷兰语的消失

5.4 爪哇语的弃用

5.5 讨论

第六章 非洲: 殖民语言的顽强存留

6.1 “2×3”的比较模式

6.2 撒哈拉沙漠以南的三个法语语群

6.3 撒哈拉沙漠以南以英语为中心的三个语群

第七章 南非: 旧语言体系的残存

7.1 种族隔离制度下的语言体系

7.2 种族隔离制度之后的语言政策

7.3 语群的变动

7.4 讨论

第八章 欧盟:使用的语种越多,英语就使用得越多

8.1 欧洲民间(1):各国的语言统一进程

8.2 欧洲民间(2):欧盟诸语的Q值

8.3 欧盟机构(1):公共层次

8.4 欧盟机构(2):行政机构

8.5 讨论

第九章 结语与思考

9.1 结语

9.2 思考

原文注释

参考书目

译名对照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章 全球语言系统

人类分为五千多个集团,语言各不相同,无法相互理解。有这么多语言,混乱状况也就可想而知了。不过,尽管语言四分五裂,人类还是联系在了一起,因为有人能说不止一种语言,不同集团也因此可以相互交际。正因为有这种多语现象,原本被语言隔开的人们,又连成了一体。语言集团(1anguage group)之间由兼通多语之人建立的这种联系,非但不是没有一定之规,还构成了一个超强高效的网络,直接或间接地把地球上的60亿居民连为一体。这种神奇的联系方式构成了全球语言系统。这就是本书要讨论的内容。

全球语言系统是“世界系统”(world system)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人口可归入近两百个国家,纳入由各种国际组织构成的网络,这是世界系统的政治层面;一连串的市场和公司担负着调节功能,这是经济层面;在无所不容的全球文化层面,电子媒体起着联系作用;人“与自然一起新陈代谢”,又构成了全球生态系统。全球人类社会(global human society)这个概念的确构成了一个世界规模的系统,近年来再度引起很多关注。不过,人类因语言众多而分隔开来,又由操多语者交错构成的体系连为一体,还构成了一个自成一体的语群(1anguage constellation),成为世界系统的又一层面。这一层面尚未引起注意,但一经指出,又似乎显而易见。

本书将全球语群看作世界系统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语群可以被看作一种非常特殊的社会现象,可以用社会科学理论加以解释。这个思路很新颖,虽然并非完全没有先例。不同语言集团之间的竞争与融合,可借助语言的政治社会学和语言的政治经济学加以解释。前者聚焦语言系统及其子系统的结构,关注语言集团之间的“语言嫉妒”(1anguage jealousy)、精英集团对官方语言的垄断、未受教育者受排斥、借助语言提高社会地位等现象。后者则分析人们如何尽可能多地增加交际机会,这又如何令他们陷入集体行动的两难境地,甚至可能会导致争相改用另一种语言而抛弃本族语,并分析大语言集团和小语言集团之间不平等的交换关系。这些社会学和经济学概念,很多都没被全来分析过语言或语言集团。这些概念构成了一个自成一体的理论框架。诸如印度与印度尼西亚、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与南非共和国、欧盟等截然不同的语群,都可以用这一个理论框架进行分析。语言的出现,已经令人匪夷所思了;再分化成这么多语种,更是让人感到不可思议。可见,人类多么富有创造性。语言在传播和嬗变过程中逐渐分化,出现了新的读音形式,生出了大批新词,也有了新的语法、句法规则(包括许多不规则用法)。这些几乎都不是人类有意创造出来的,而是随着人类活动自然形成的。

地球上现有的各种语言并非毫不相干,而是来自同一原始母语,大致沿着人类进化的轨迹,从一个共同的遗传繁殖群(genetic stock)发端,经历了约两万零几百年的演化。这个可能性越来越大。关于这个共同源头,进化遗传学、比较语言学和考古学方面的证据越来越多。不过,即便最后证明,人类及其语言来自几个不同的源头,也无法否认,目前人类各集团已经形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他们的语言也构成了一个全球语群,并成为现代世界系统的一个层面。

世界上现有五六干种语言。这一数字没法再具体了,因为语言并非总能数得一清二楚。就像天上的云彩,很难说清楚这片起自何处,那块止于何方。不过,与云彩类似,大多数语言也都自成一体,彼此之间有着明显的间隔。

语言的变体多不胜数,语言的复杂性也难以望穿。这很像另一种极为复杂多样的现象——生命。界定一个生物物种,可看其雌雄两性能否交配;界定一种语言,可看其任意两个使用者能否彼此理解。如果两人分说两种语言,彼此无法理解,那么这两种语言就是不同的。物种可再分为许多变种,不同变种可以杂交;同一语言也存在许多可以相互理解的方言。同一物种的不同变种差别不大,同一语言的各种方言也差别不大。因此,在这两个领域,分类通常存有争议。的确,同源语言可能很难分得清清楚楚。生物学要看能否交配,语言学要看能否理解。不过,彼此理解并不只取决于所用的两种语言,还与所涉两个使用者有关。这与杂交不无似处。对于两个使用者来说,理解陌生人的能力有高有低,和对方交际的愿望有大有小,相遇时的情境也可能有利或不利。

无疑,汉语和荷兰语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但德语和荷兰语是否也是截然不同的语言,尚无定论;嘲而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佛兰芒语和荷兰语属于同一语言的两种变体(因为,这两种语言的使用者可以用各自的方言轻松地向对方解释:两种语言有着天壤之别)。尽管区分语言就像区分天上的云彩,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本书把各语言看作各不相同的实体,由理解障碍来加以区分。

1.1全球语言系统:语言“星系”

语言如果无法相互理解,可以通过会讲多种语言的人联系到一起。这种联系并非没有一定之规。实际上,世界上所有的语言,以及将它们联系起来的兼通多语之人,在格局上都显得秩序井然,等级分明,很像用以表示军队或大机构组织结构的倒置树状图表,即法国人所说的“organigrammes”(组织系统图)。

现今世界上,约98%的语言都处在这个图表的下端,属“边缘语言”(peripheral languages)。尽管多达数干种,使用人数却不足世界人口的10%。用这些语言说过的话罕有记载,无论是古代的泥板、石头、古纸,还是现代的纸张、磁带、光碟,都难觅它们的踪影。它们属于记忆的语言。用它们说过的话,如果还能存留下来,就是因为有人听到并记住,复述出来,再由别人理解并记住。不能根据它们不是什么来界定,比如,不能说他们是“未被写下”或“无文字”的语言,而是要根据其特征来描述它们:它们是交谈和叙述的语言,不是阅读和写作的语言;是记忆的语言,不是记录的语言。

任意两个边缘语言集团,都由兼通这两种语言的成员联系着。但总的来说,这种联系通常呈弱化之势;或者说,这种联系正在弱化。这是因为,相邻村落居民之间的交际已经不再重要,他们越来越多地和该地区首府的商人和官员打交道。于是,各边缘语言集团的成员倾向于学习同一种第二语言。这种语言相对于各边缘语言集团来说,便处在“中心”的位置上。各边缘言集团之间的所有或绝大多数交际,都是通过它进行的。各边缘语言簇拥着中心语言(central languages),就像卫星环绕着行星。在全球语言系统中,处在中心或“行星”位置上的语言约100种,使用人数占到了世界人口的95%。初等教育会使用中心语言,中等和高等教育一般也会使用中心语言。印刷品、报纸、教材和小说中可以见到这些语言,收音机、磁带、电视中也能听到。它们大多是政治、行政和司法用语。它们一般都是“国”语,通常还是所在国家的官方语言。它们是记录的语言:用它们说和写的很多东西,都被存于报刊报道、会议记录或卷宗,放进档案馆,收入史籍、“经典”文集、民间传说和民俗丛书,并越来越多地载于电子媒体,传诸后世。

中心语言的使用者很多都兼通多语。第一类多语使用者母语是边缘语言,后来学会了中心语言。事实上,随着初等教育和印刷文字的普及,加上无线电广播的影响,世界各地兼通双语的人越来越多。第二类则相反,他们的母语就是中心语言,后来学会了某种边缘语言。不过,这种情况相对少见。显然,绝大多数情况下,语言学习也是“向上走”,呈“向心”趋势——人们通常更愿学习倒置树状结构中位置较高的语言。这就强化了世界语言系统的等级分野。

母语为中心语言的人,要学习另一种语言,通常选择使用更广、在语言系统中位置更高的语言。这样,大量中心语言集团便通过其多语使用者,与位于“超中心”地位的某个超大语言集团联系起来。这就便利了远距离交际和国际交际。通常,超中心语言(supercentral languages)是由殖民势力强加给殖民地的,该地取得独立后,仍用于政治、行政、司法、大企业、科技和高等教育等领域。超中心语言约有12种。它们在全球语言系统中的位置,如同由行星(中心语言)所环绕的恒星,而行星又有各自的卫星(边缘语言)。这12种超中心语言分别是阿拉伯语、汉语、英语、法语、德语、印地语、日语、马来语、葡萄牙语、俄语、西班牙语和斯瓦希里语。除斯瓦希里语外,其他各语的使用人数都超过了1亿。每种超中心语言都联系着一系列中心语言的使用者。后文会讨论一系列地区语群,每个语群都以一种或多种超中心语言为中心。例如,印度语群以印地语和英语为中心;印度尼西亚语群以马来语(印尼语)为中心;“讲法语的”西非语群以法语为中心,而东非语群则以英语为中心;英语和阿非利堪斯语争夺南非语群;最后为欧盟语群,十多种国语日趋由英语联系起来,法语的这种联系作用正在减弱,而德语几乎不再有此作用。

一个阿拉伯人和一个中国人相遇,一个俄罗斯人和一个西班牙人相遇,一个日本人和一个德国人相遇,几乎都会用同一种语言进行交际。该语言将各超中心语言联系起来,也因而成为世界语言系统的核心。这种“超超中心”语言(hypercentral language),自然是英语。

英语目前是全球交际用语。打个比方,每种超中心语言都像一个“太阳系”,英语便位于这12个“太阳系”的中心,是整个语言“星系”的核心。英语并非一直就有此地位,截至目前,也才半个世纪左右。英语将来也许会失去这一地位,但在今后的几十年里,它的地位只能是进一步得到巩固。

如果语言起源和人类起源几近吻合,则语言的全球传播也与人类历史密切相关。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语言随人类的扩张和迁徙而传播。以前,它们是在征服、通商和信仰皈依之后传播。正式教育成为语言最常用的传播渠道,也只是近一个世纪的事。当然,教育也离不开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后三者依旧影响着语言习得。

1.2语言系统的世界历史地图

若要直观地审视全球语群的嬗变,最好是打开世界地图册。很可能,史前时代,人类零星地散布在各大陆上。不时有小股队伍离开自己的集团,翻山越海,寻地定居。此时,他们距另一个人群还十分遥远。他们与世隔绝,又没有书面文本,因此,语言变化迅速,过上几十代人,就可能与最初的语言大相径庭了。他们与其他人群的遭遇,以及随之而来的语言接触,会形成新的语言混合。我们可以假想一幅史前语言分布图,语言区域用小圆圈表示。随着语言集团的领土扩张,圆圈不断膨胀、拉伸,直到碰到另一个圆圈(表示一种“新”语言)为止。

人类分散到各大陆后,必然会出现大量无法相互理解的语言。这与“单源论”,即世界上所有的语言都源自同一原始母语,并不矛盾。人类语言的早期分布远比当前世界语言系统分散得多。不过,很有可能,毗邻人群之间会有通商通婚,因此,有人学会了对方的语言。地图上表示语言区域的圆圈,不管多小,在人口较为稠密的地区,都会出现重叠现象。当人们定居垦殖时,相邻村落就会出现一种交际语,也就是早期的族际通用语(1ingua franca)。使用这种交际语的区域,在地图上用虚线表示。在这些区域,语言分布在一定程度上重新获得了一致性。

早期的“军事一农业”政权是建立在对农业社团的军事征服之上,向被征服社团索要保护金,保护其不受自己或其他武装的侵扰。该政权还会在征服疆域内推广自己的宗教和语言。这就产生了最初的“中心”语言,即征服者的语言(征服、皈依、贸易的语言),通过操双语者,与被征服社团的边缘语言建立联系。在语言地图上,这种政权的疆域涂以浅色,表示幅员辽阔但人口稀少。这样,各边缘语言的圆圈及其所占区域仍清晰可见。

语言系统的下一步整合与帝国的形成相伴而生。远征大军讨伐异族,筑路建港,保护疆域内的贸易路线。在公元1年的语言地图上,已经有了几个这样的“世界帝国”。对于当时的西半球和非洲,我们所知不多,但关于欧亚大陆的文献甚丰。我们知道,至少有3种语言已经在沿着又长又细的线条传播。首先是拉丁语,源自罗马,遍布地中海海岸,深入欧洲南半部,稀落地北延至日耳曼人和凯尔特人居住的地区。拉丁语既是口头语又是书面语,用以治理所征服的土地,开展外交贸易,传播新知识新技术。很快,拉丁语又成为基督教扩张的工具。罗马帝国衰亡后,拉丁语仍是欧洲主要的交际语言,又经历了1500年。但在基督教世界各语言集团中,只有少数人,通常是教士,掌握着教会语言,因而能与整个大陆上的同行交际。他们作为译者和中介,将自己的社团与全大陆联系起来。直到文艺复兴,拉丁语一直是无与伦比的学习和远距离交际语言。这个联系网络可能还很薄弱,说拉丁语的人也很少,但在学术、法律和宗教领域,它一直用到了19世纪。可见,早在两干多年前,欧洲就以拉丁语为超中心语言,构筑了一个虽非固若金汤但却自成一体的语言系统。在这一时期的语言地图上,可以看到拉丁语的超中心地位:最细的单色线条,由中心点罗马向外辐射,穿越大陆,覆盖了各中心语言的实心区域,此时还能看到线条下面各边缘语言的圆圈。

这段时期的第二种帝国语言为汉语。在现今中国的中心地带,一种“前古典”汉语已经成为远距离交际用语,僧侣文人借它口说笔述,宫廷也用它治国行政。梵语在南亚担负着同样的功能,在南亚次大陆的语言地图上,建构了一个同样细密辽阔的网络。假如当时的神职人员和官员只与同行交际,那么,很可能走遍欧亚大陆,也只需使用汉语、梵语或拉丁语(也许再加点波斯语或希腊语)。但对于普通人,如客栈主人或商贾,更不用说农夫与士卒,这些语言可能是毫无用处。

一千年后,这些伟大的古典语言在各自不断扩张的区域内衍生了许多本土语,仍旧用作行政、外交、宗教、科学、文学和贸易领域的远距离交际语。在亚非欧大陆板块的中心,第四种语言已经在传播了。那就是阿拉伯语。它源起阿拉伯半岛,穿越非洲北部至西班牙南端,沿东非海岸深入中亚。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12:2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