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食品质构
释义

食品质构的定义

质构一词原指“编”、“织”的意思,后来人们用来表示物质的组织、结构和触感等。随着对食品物性研究的深入,人们对食品从入口前的接触到咀嚼、吞咽时的印象,即对食品的滋味、口感需要有一个语言的表示,于是借用了“质构”这一用语。质构一词目前在食品物性学中已被广泛用来表示食品的组织状态、口感及滋味感觉等。

IFT委员会规定,“食品的质构是指眼睛、口中的豁膜及肌肉所感觉到的食品的性质,包括粗细、滑爽、颗粒感等,’ISO(国际标准化组织)规定的食品质构是指用“力学的、触觉的、可能的话还包括视觉的、听觉的方法能够感知的食品流变学特性的综合感觉”。

需要明确指出的是,食品的质构是与食品的组织结构及状态有关的物理性质。它表示两种意思:第一,表示作为摄食主体的人所感知的和表现的内容;第二,表示食品本身的性质。

总之,食品的质构是与以下三方面感觉有关的物理性质。即①手或手指对食品的触摸感;②目视的外观感觉;③摄入食品到口腔后的综合感觉,包括咀嚼时感到的软硬、豁稠、酥脆、滑爽感等。按上述定义,食品质构是食品的物理性质通过感觉而得到的感知。

食品质构有如下特点:

(1)质构是由食品的成分和组织结构决定的物理性质;

(2)质构属于机械的和流变学的物理性质;

(3)质构不是单一性质,而是属于多因素决定的复合性质;

(4)质构主要由食品与口腔、手等人体部位的接触而感觉的;

(5)质构与气味、风味等性质无关;

(6)质构的客观测定结果用力、变形和时间的函数来表示。

总之,由食品的组织结构决定的质构特性是物理特性,主要是人通过接触而感觉到的主观感知。但为了揭示质构的本质以及更准确地描述和控制食品质构,可以通过仪器和生理学方法测定质构特性。

研究目的

食品加工的目的是为了改变食品的质构。比如小麦的质构硬度太大,不仅口感不好,而且其消化吸收性和嗜好性也不好。因此人们把小麦加工成面粉,然后再制成面包等食品食用。

可以说食品加工的目的之一就是经过适当处理,使食品原料所具有的固有组织变成感官效果较好的质构,即食品加工过程就是改善原料质构的固有性和原始性,增加其实用性、商品性和感官性。所以说食品质构的研究是食品工程不可缺少的基础理论之一。

评定食品品质有四种因素。

第一,外形,包括色彩、形状、大小、光泽等视觉感;

第二,滋味,包括气味、风味等决定的因素;

第三,质构;

第四,是食品的营养价值。

此外,食品的价格、方便性、包装也影响食品的品质。在上述四种因素中前三种主要是直接的感觉判断,是感觉性嗜好因素。而营养价值是感觉无法决定的非感觉性嗜好因素,主要由化学分析方法确定其营养价值。食品的感觉性嗜好因素对选择和摄取食品起重要的作用,是由人接触食品或把食品放进嘴里咀嚼时的感觉来决定的。

总之,研究食品的质构有以下几个目的:

(1)解释食品的组织结构特性;

(2)解释食品在加工和烹饪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性变化;

(3)提高食品的品质及嗜好特性;

(4)为生产功能性好的食品提供理论依据;(5)明确食品物性的仪器测定和感官检验的关系。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7:2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