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池州傩戏 |
释义 | 池州傩戏 风悠悠绽芳华被誉为“戏曲活化石”的池州傩戏,以其古朴淳厚的魅力打动人心。如何让这远古的艺术世代相传,尚需多管齐下,精心呵护—— 锣鼓敲起来,唢呐吹起来,炮铳震耳,旗伞如林。如今每到新春时节,在池州市许多山村,都能观赏到古老而又神奇的傩祭及其表演。村民们戴上彩绘面具,举行庄重的傩仪,跳起粗犷的傩舞,演着精彩的傩戏。傩,这个从远古走来的民俗,今天,不仅寄托着山区群众吉祥安康的美好祝愿,而且作为一种民间艺术瑰宝,散发出迷人的光彩。 远古奇葩蕴神韵池州傩,属《论语》中所载“乡人傩”。它起于明代、盛于清朝,主要流布在九华山麓方圆百里的贵池、青阳、石台等地,尤其集中于贵池区梅街、棠溪、墩上等山乡的姚、刘、章、唐、姜、杜、汪等数十个大姓家族,当地素有“无傩不成村”之说。 据池州市文化馆馆长李大成介绍,池州傩是一种在“社”(祭祀圈或祠堂、或堂屋、或社坛、或社树下)的范围内活动、以宗族为演出单位、以请神祭祖和驱邪纳福为目的、以戴木制彩绘面具为表演特征的古老艺术形式。它既无职业班社也无专职艺人,传承仅靠“口传心授”的方式,世代沿袭,宗族师承,每年农历正月初七至十五进行。其主要表现形式有傩仪、傩舞和傩戏。傩舞是正戏演出前后的舞蹈,一般情节简单,寓意较深,内容多是驱灾逐疫、祈求丰收、平安吉祥的吉利语,舞时大多用锣鼓伴奏,配合身段,节奏明快,动作性强,粗犷有力,有一种东方古典雕塑艺术的自然美,其经典之作《舞回回》堪称唐代乐舞《醉胡腾》的翻版;傩戏有唱有白,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传统剧目有《刘文龙》、《孟姜女》、《章文选》等。池州傩戏无丝弦乐器,只用锣鼓伴奏,人声帮腔,唱腔分为高腔和傩腔两大类。 已故的中国傩戏研究会副会长王兆乾先生称池州傩为“古文化的层叠积淀”。从现存的池州傩可以看到,它既有着原始的自然崇拜的内涵,也受到儒、道、佛教文化的影响;在艺术方面,古代文化的层累面也很清晰地展现,如汉代的绂舞、矰舞,唐代的胡腾舞、西凉伎等;在戏剧方面,也可看出变文、词话、傀儡、村俚歌谣及至宋杂剧、南戏对其影响。因此,学界普遍认为,它是中国在演出形式、剧目、唱腔、面具、服饰、道具等方面保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古戏曲之一,堪称“戏曲活化石”,对于研究古代文化艺术、宗教演变、宗族结构、民风民俗、山民思想和江南地区政治、经济均有极大的史料价值。 恢复保护现风采1949年后,被视作“封建迷信”和“旧文化”,傩事活动在池州逐渐式微,“文革”期间更是销声匿迹。改革开放后,池州傩作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引起海内外学者关注。1987年2月,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安徽省艺术研究所、安庆地区文化局、贵池县等单位联合在池州召开了 “全国首届傩戏学术研讨会”。来自上海、北京、江西等14个省市的专家学者深入当地山村考察观看了几个村社家族的傩仪、傩舞、傩戏。这是池州傩第一次向外界展示,得到了很高评价。从此,德国、日本、韩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学者也慕名前来实地考察研究。 池州傩的历史文化价值,也日益受到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该市成立了专门的保护机构,鼓励引导乡村傩事活动健康有序开展。同时,组织有关部门以挖掘整理为重点,积极采取抢救保护措施。通过多年的努力,已抢救整理出《苏秦团圆》、《张仙送子》等14个傩戏散曲影响性剧目。搜集整理出一套完整的傩艺资料,主要有零散于民间的文字资料(宗族家谱、曲谱等)、实物资料(面具、龙亭、服装等)和口传的、非物质化资料(艺人唱腔、表演程式等)。并依托市黄梅戏剧团,成立市傩艺团,组织专业演员深入乡村学习,把散落在民间的傩戏傩舞搬上正规的大舞台。 如今,池州傩不仅在春节期间活跃于池州山野乡村,而且还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这几年,池州傩艺频频在北京、广州等大城市舞台上亮相。特别是今年元月,贵池区梅街镇10位农民组成的“吉祥傩舞团”赴沪演出,原计划只演一周,未料却大受欢迎,被邀请方再三挽留,最终历时一个月共演出了120场,观众达10万人以上,上海有媒体为此报道《池州“傩风”劲吹黄浦江》。2000年8月,应新加坡牛车水人民剧场基金义安城的邀请,池州傩首次走出国门,一展风采。随后,又相继赴韩国、匈牙利、德国、香港等海外演出。2008年11月,该市姚街村14位农民组成的傩戏艺术团,携带《舞伞》、《打赤鸟》等6个节目,应邀参加法国第十二届意象艺术节,在巴黎ZingaRo大剧院表演了原生态的傩戏傩舞,演出4场后,又应邀加演一个学生专场,5场演出场场爆满。 薪火相传走新路2005年5月,池州傩戏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份,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池州市贵池区为“中国傩文化之乡”。 毋庸置疑,池州乡傩恢复30多年来,亮点频闪,日益光彩夺目。然而,透过其“热闹”的背后,令人却有着薪火相传的担忧。池州市民间傩戏专家檀建新就此作过深入的调查,他认为从目前现状来看,存有三大隐忧:一是有傩事活动的自然村在萎缩,2000年前后有40多个,而近年来只有30个;二是演艺班子青黄不接。在许多傩戏班社中,主要演员多为年迈体弱者,大的有80多岁,小的也有60多岁,中年骨干演员不足30%。一旦老艺人因生病等原因不能表演,整个演出就面临瘫痪状态;三是傩艺质量下降,随着一批老艺人相继去世,他们拥有的一些绝活如“高腔”、“舞回回”等难以得到真传。一些相关人士也指出,现在,农村青壮年大都外出打工,他们无暇用心学习傩艺,而主要靠“口传心授”这种脆弱传承方式的池州傩,确实存在着后继乏人的担忧。 如何保护和传承好池州傩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记者就此走访了一些专家学者,他们认为,首先要建立长效保护机制,政府要把傩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列入当地重要的发展规划,做到有法规保护、有政策支持、有机构管理、有人员办事、有经费保障;其次,重视和加强傩艺队伍建设,除了选择好各级“非遗”传承人外,应采取鼓励政策,建起年轻一代的傩艺骨干力量;第三,创建保护区,将刘街、梅街、茅坦、墩上、里山等重点乡村划定为傩文化生态保护区,通过一系列积极扶持办法,确保这些地方傩事表演不中断、场所不毁坏、队伍不流失、技艺不失传;第四,适应时代需求,打造傩文化产业,尤其要根据池州是旅游地区的特点,要把傩文化与旅游业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与旅游“嫁接”,让池州傩既能走向市场、扩大社会影响,也能走出一条自我保护、有效传承的新路。 古风悠悠,池州傩以其古朴丰厚的魅力震撼着现代人的心灵。让我们一起来精心呵护,使这远古的声音世代相传,永不消失。 代表作品傩舞:《舞回回》、《舞伞》、《打赤鸟》、《魁星点斗》、《舞古老钱》、《舞滚灯》、《关公斩妖》、《钟馗与小鬼》、《花关索战鲍三娘》。 傩戏:《和番记》、《刘文龙》、《孟姜女》、《章文显》、《陈州放粮》、《摇钱记》、《薛仁贵征东》、《花关索》。 奇特的傩戏茅坦山湖村,由十个自然村组成,位于贵池东部的墩上街道办事处境内,北临长江,东倚青铜河,隔河与青阳县相望。老屋唐、新屋唐、阳春王、项家四个自然村结成一个傩戏会,共用一堂(共十九尊)面具。每年正月十四和十五两日为四村活动日期,山湖村唐、王、项三姓的踩马有“踩地马”和“高跷马”两种形式,分别用在仪式的不同场合。骑马逐疫,汉代宫廷大傩便已有记载。贵池山湖村的竹马驱傩,是它的演化。明嘉靖《池州府志》已记载贵池四乡逐疫时踩竹马。竹马有地马和高跷马两种,多扮成勇武之士,作征战状,如花关索、鲍三娘、鲍礼、鲍义,或者关羽和貂蝉。也有扮五猖者。山湖村唐、王二姓的傩事活动以踩马为主,并把踩高跷马扮花关索、鲍三娘看作与祈子民俗相结合,凡生儿育女者,向竹马献红蛋,谓之“献马杯”,希望求子的人则向花关索、鲍三娘乞求红蛋,谓之“接马杯”。山湖村的“踩地马”由四名十二岁至十四岁的男孩担任(所以每两年便要更换演员),用于请神和“出圣”(指在请神仪式后抬面具游村)。请神在神堂举行,将面具之神一一传递陈列于龙床时,四少年童子皆身着战袍,扎竹马,排一字形横队面向神案站立。然后由执事长者替他们戴上面具,开始踩马,称踩“启圣马”。启圣马后,便是“出圣”,以旗锣鼓伞为先导,后面是吹奏乐、彩旗、面具箱、狮子箱和童子四人的地马队。童子穿武将服,腰间扎竹马。竹马用竹篾编成椭圆形的无底筐为马身,再扎马头捆扎于筐的一侧,根据马的颜色糊以色纸(今改用绒布)。如关索骑红马,鲍三娘骑白马,还有黄马、黑马。踩地马有“发令”(舞令旗)、“溜马”、“交战”等动作,尽展古代战将风采。 “出圣”至各村踩地马,队伍最后来到社树下向社树礼拜后,四童子开始踩地马,亦称“启圣马”,踩完地马后,队伍返回本村,在神堂前踩“落圣马”。 晚上,开始在露天空场上踩“高跷马”,由四名青年承应,各踩在两根杉木制成的木跷上表演。踩马前须淋浴净身,四人穿好彩衣裤后,要同时在神(面具)前三拜九叩,献香酹酒。 锣鼓、唢呐奏鸣,执事人捧战袍递给四踩马人,在跷上自己穿衣戴盔。然后执事人自神堂再捧一木盘上场,盘中依序放着四枚面具,至踩马人前双手举过头顶,踩马人接过面具,上下拉动马头,使马铃频频作响,以示感谢。高跷马的动作套路与地马相似,作征战之势,四匹马先舞令旗,意为发兵。后为对阵,由头马使用长柄大刀与二、三、四马分别交战。戴白脸面具的女将使用双剑与戴红脸面具的头马交战多个回合,最后竟然红带飘舞,“握手言欢”,真是:“鲍三娘”艳惊四座,“花关索”风流潇洒。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