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释义

池州市是安徽省省辖市,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系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沿江港口城市,著名的佛教名山九华山即座落在池州境内。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开发区,是池州经济的重要增长极;是池州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招商引资的主要平台。

中文名: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地理位置:池州市东北部

占地面积:40平方公里

所含园区:金安生态工业园,临港工业园

气候类型:亚热湿润气候

概述

简介

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池州集中区”、“全国百佳科学发展示范园区”、“安徽省投资环境十佳开发区”、“浙商最佳投资开发区”、“苏商全国首选最具投资价值开发区”。规划控制面积115平方公里,分为“一区三园”,即中心区、金安生态工业园、临港工业园和西部工业园。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结合产业、区位和资源情况,坚持传统产业发挥后发优势,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装备制造、新材料四个制造业和以文化创意、物流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初步形成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发展格局。

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池州市东北部。东距铜陵长江大桥35公里,西离安庆长江大桥、安庆机场60公里;北依长江,南邻正在建设中的安徽沿江高速公路和沿江大动脉铜陵——九江铁路;常年可停靠5000吨级船舶的国家二类开放口岸泥洲港坐落在开发区内;318国道在开发区南缘延伸,安徽沿

江高等级公路穿区而过;正在建设中的合肥——黄山高速公路及沿江高速公路的交汇点位于开发区附近。

开发区发展

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区位优势明显,承东接西,是沟通我国东西大通道的重要咽喉地带,池州距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只有300-500公里,随着沿江高速公路和铜九铁路的贯通,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将迅速成为“长三角”产业向外围转移辐射的重要节点。

规划设置

面积

开发区目前规划控制面积40平方公里,建设规划面积26平方公里,分为一区二园。

中心区

作为池州市现代化的新城区,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目前已实现“七通一平”。池州市委、市政府、国税局等办公楼已落户中心区,初步形成了集商贸、办公、服务、休闲为一体的池州现代化新城区。

金安生态工业园

位于池州——铜陵公路北侧,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金安工业园重点发展金属基础材料、金属新材料、机械加工和轻纺项目,已有铜漆包线项目、铝漆包线、粉末冶金、铜合金项目落户。

临港工业园

位于泥洲港附近,池州——铜陵公路北侧,规划面积14.8平方公里,临港工业园重点发展非金属新材料和现代物流项目,已有耐火材料项目、塑料项目、油漆项目、沥青储运加工项目落户。池州是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环境优美,依江临水,山清水秀,基础条件较好,配套服务齐全,最适宜人们工作和企业发展。

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是池州市政府派出机构,在开发区行使市级经济管理权。管委会全体职工本着“一心为客商着想,一切为企业服务”的宗旨,不断进行管理体制、管理方式的创新,简化审批和办事程序,竭诚为投资者提供优越的发展环境。

投资指南

地理

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处长江中下游的南岸,安徽省南部地域,池州市新城区。

规划:开发区规划面积67平方公里,区内分新城区(2平方公里)、生态工业园(韩国工业园)(2平方公里)、临港工业园(6平方公里)

供电

开发区地处华东电网,区内现有11KV、3.5KV变电所各一座,即将开工建设的4×30万千瓦机组池州电厂坐落在开发区内。

通讯

池州程控电话交换机总量20万门,移动通讯.IP电话、小灵通、数据通信、宽带网等覆盖全市,邮电通讯十分便捷。

矿产资源

池州市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种类多。迄今已发现矿种:40多种,有探明储量的矿产32种。矿山:300多处。

主要矿种:铅、锌、铜、锰、银、金、硫铁、钼、钨、石灰石、白云石、方解石、花岗岩等。

生物资源

池州市位于长江南岸,安徽西南部,东与铜陵、芜湖交界,东南与黄山毗邻,北与安庆隔江相望,西南与江西省接壤。1988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重新组建池州地区,200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地设市,现辖贵池区、东至县、青阳县、石台县和九华山管委会。1996年我市被国家环保局批准为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1997年被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列入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全国十六个地方试点之一,2003年被省政府确定为“生态安徽”建设试点市。池州市是以林为主的重点山区市,全市国土面积8272平方公里,林地面积808万亩,占国土面积的64.3%,三县一区均为省重点山区县,自然格局呈“七山半水分半田,一分道路和庄园”。

一、森林植物

本市地处亚热湿润气候,亚热带典型植物群落类型在这里都很齐全,且生长发育得很好,是常绿阔叶林向落叶林过渡地带,常绿树与落叶树混生,有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竹林等,还有一些栽培的亚热带经济林木。全市境内有高等种子植物153科676属1557种(含种及其以下等级,其中野生1430种,栽培127种),其中国家和省重点保护的有26种。组成森林植被的主要种子植物有杉科、松科、柏科、杨柳科、胡桃科、桦木科、壳斗科、榆科、桑科、木兰科、樟科、山茶科、金缕梅科、漆树科、楝科、茜草科、木犀科、蔷薇科、冬青科、豆科、毛茛科、山茱萸科、虎耳草科、柿树科、大戟科、蝶形花科、忍冬科、山矾科等千余种。山区丘陵,竹类资源广泛分布,主要有毛竹、桂竹等十余种,其中毛竹资源最多,且大片成林。重点保护树种有连香树、红豆杉,永瓣藤、香果树、金钱松、黄山木兰、香榧、银鹊树、猬实、青钱柳等。

二、林业概况

池州复建以来,我市林业建设先后经历了“五八”造林绿化规划、林业二次创业和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三个阶段,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撤地建市以来,紧紧围绕建设“生态强市”的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精神,实施了退耕还林、长防林、德援项目、绿色长廊等林业重点工程,全市五年累计完成人工造林面积59.8万亩,其中退耕还林37.6万亩,长江防护林工程建设5.2万亩,中德合作皖南生态扶贫项目造林3.2万亩。新建国省道线路绿化237公里,林带112公里,农田林网4万亩,城镇绿化8481亩,村庄绿化13278亩,封山育林84.1万亩,实现了全市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持续增长。

截止2005年,全市有林地面积达681.9万亩,活立木蓄积量达2163万立方米,竹林42万亩,蓄积量10942万株,森林覆盖率57%。在有林地中,用材林446.1万亩,经济林9.3万亩,薪炭林1.7万亩,防护林193.3万亩,特种用途林31.5万亩。杉类面积143万亩,蓄积704万立方米;松类面积143万亩,蓄积591万立方米;阔叶类面积343万亩,蓄积830万立方米。全市区划界定国家公益林160万亩,并列入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牯牛降、升金湖),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贵池老山和十八索),县级自然保护区1个,总面积110万亩,占国土面积的8.8%,九华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和东至天台山省级森林公园2处,面积5万亩。

三、野生动物

1、野生动物种类

池州是安徽重点林区,蕴藏着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是全省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区。境内有水生、陆生脊椎动物556种,占全省种类的88%,其中兽类83种,鸟类285种。两栖爬行类78种,鱼类110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9种,占全省的77%。

四、自然保护区

已建立6个自然保护区,分别是牯牛降、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贵池老山、十八索、青阳盘台省级自然保护区、东至紫石塔县级自然保护区,目前,保护区总面积111.5万亩,占全市面积的8.9%。6个自然保护区均由林业部门主管。1、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牯牛降自然保护区,建于1982年,位于石台、祁门两县境内,最高海拔1727米。总面积10万亩,其中位于石台县境内面积5.1万亩。1988年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有维管束植物1210种,脊椎动物271种。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有银杏、红豆杉、香果树、鹅掌楸、青檀、三尖杉、黄山木兰等18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黑麂、云豹、金钱豹、梅花鹿、白颈长尾雉、大灵猫、小灵猫、白鹇、鬣羚、黑熊、大鲵等29种。

2、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升金湖位于我市东至县和贵池区交界处,总面积50万亩,核心区面积15.225万亩,占保护区面积的30.45%,缓冲区面积15.45万亩,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0.9%,实验区面积为19.32万亩,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8.65%。保护区自然环境优越,物种资源丰富,是我国具有国际意义的自然保护区,为东亚最主要的鹤类、鹳类和雁鸭类等候鸟越冬地之一。每年吸引70余种、近10万只湿地鸟类前来越冬,包括国家重点保护的27种,中日协定保护的62种,中澳协定保护的27种。尤为重要的是,升金湖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白头鹤的最大越冬种群,其越冬期数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在此越冬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占世界总数的八分之一,已成为世界濒危动物鸿雁的最主要越冬地之一,数量达3万只左右。省政府于1986年批准建立了升金湖水禽自然保护区。1997年,国务院批准升金湖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贵池老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贵池区东南部,与青阳、石台及九华山风景区毗邻。1998年,原贵池市批准建立县级自然保护区,2001年4月,省政府批准成为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由刘街、棠溪、梅村三乡11个行政村毗连的山场组成,目前总面积40.314万亩。保护区属皖南山区,与九华山自成一体,一般海拔300--1156m,大小山峰五十余座,千米以上山峰四座,最高峰老山海拔1156m。境内气候条件优越,土地肥沃,具有亚热带典型的植物群落特征,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保护区内共有种子植物1557种,其中国家和省级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27种,如银杏、香果树、连香树、天目木姜子、金钱松、青檀、青钱柳、银鹊树等。动物资源已知兽类41种、鸟类104种、爬行类7种、两栖类7种。国家级保护的动物22种,包括金钱豹、云豹、梅花鹿、短尾猴等;省级保护的有38种,包括现棘胸蛙、尖吻蝮、狗獾、花面狸等。保护区与九华山山体相连,至今有保存完好的石阶通往九华山,是古时香客朝拜的必经之路。地形地貌复杂多变,造就了多姿多彩的森林生态景观。

4、贵池十八索省级自然保护区

1998年原贵池市政府批准建立县级保护区。2001年4月,省政府批准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位于池州市贵池区东北沿江圩区,东以青通河为界,与青阳、铜陵毗邻。保护区涉及茅坦、梅龙、江口、观前4乡镇共10个行政村,人口约1.1万人。保护区由十八索、西岔湖、双丰圩、庆丰圩、查村湖及青通河、九华河部分河段组成。青通河、九华河长年有水,河面宽阔水流平缓,均注入长江。保护区总面积5.45万亩。其中核心区1.56万亩、缓冲区0.95万亩,实验区2.89万亩。保护区内湿地生境优越,水质优良无污染,饵料资源丰富,是雁形目、鸻形日、鸥形目鸟类的良好栖息地。已记录到鸟类117种,其中越冬水禽59种,越冬水禽总数达到2万只以上,国家一级保护的有白头鹤、白鹳、黑鹳,国家二级保护的有:白琵鹭、白额雁、鸳鸯。十八索保护区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它为各种候鸟越冬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对保护白暨豚以及长江的水质也具有重要意义。

5、青阳盘台省级自然保护区

2006年省政府批准建立,保护区总面积1.002万亩,是九华山风景区外围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共有维管束植物164科660属1421种,两栖动物7科24种,爬行动物9科47种,鸟类33科117种,哺乳动物15科37种。国家珍稀濒危植物13种,省重点保护20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4种,二级保护区动物26种。保护区内植被类型多样,具有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性质,有典型的常绿阔叶林、针叶林、毛竹林等,最为独特的是境内分布有芦苇、禾草类的沼泽地,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和保护价值。

6、东至县紫石塔县级自然保护区

1998年东至县政府批准建立。位于东至县马坑乡境内。平均海拔600米,最高海拔1063米,森林覆盖率76%,森林畜积81.8万立方米。保护区内天然林面积近5000公顷。植物种类2100种,动物种类200余种,珍稀植物包括银杏、香果树、三尖杉、天竺桂、青檀、醉翁榆、花榈木等。珍稀动物包括金钱豹、云豹、短尾猴、黑麂、苏门羚、斑羚、穿山甲、豺、白颈长尾雉、白鹇等。经济动物有狼、豪猪、黄鼬、野猪、刺猬、华南兔等,经济植物有杨梅、猕猴桃、野山楂、茅粟、华东野核桃、桃等。

水利资源

一、池州水资源现状、分布及特点

池州市域地形为东南高、西北低,自南向北呈阶梯分布,江河湖水面348.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长江流经我市145km,岸线长162km,上起江西省彭泽县接壤的东至县牛矶,下讫铜陵市交界的青通河口。境内有三大水系十条河流,长江水系有尧渡河、黄湓河、秋浦河、白洋河、大通河、九华河;青弋江水系有清溪河、陵阳河、喇叭河;鄱阳湖水系有龙泉河。流域面积在5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七条河流,河长618km,其中秋浦河为境内流域中最长的一条河,流域面积3019平方公里,河长149km。池州市地表水资源丰富,全市水资源总量为63.7亿立方米,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11%,人均水资源量4326立方米,分别是安徽省和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和2倍。另外,长江多年平均过境水资源量9317亿立方米,枯水年也达到7064亿立方米,丰富的水资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可靠的用水保障。由于地形和气候影响,境内降雨集中,年际年内变化大,全市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500~1700mm,年内降雨集中在汛期5~9月,各河流汛期流量占全年的60%左右,大部分以洪水形式流走,而8~9月份降雨量只占全年的15%,春夏季易涝、伏秋季易旱,旱、涝年份分别占62%和49%,风调雨顺的年份仅占16%。

二、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市水利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1998年大水后,在水利部党组治水新思路的指引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水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近14.4亿元。完成了以长江堤防除险加固为主的一批防洪保安水利工程,为全市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水利保障。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初步形成了具有灌溉、城镇供水、发电等效益的水利工程体系,到2006年底,全市已建成中小型水库377座(1座中型水库在建),万亩以上灌区13处;引水涵闸64座,机电排灌站810座,装机14万千瓦;全市水能理论蕴藏量达到14.33万kw,技术可开发量达6.2万kw,占理论蕴藏量的43%。全市开发建设水电站52座,总装机容量35735kw,占可开发量的58%,年平均发电量9535万kw;水利工程年供水能量为7.15亿立方米,为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目前用水部门主要有工业用水、农业灌溉用水、城镇生活用水和农村人畜饮水。2005年全市用水总量为4.96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灌溉用水占用水总量的74%,是最大用水部门,工业用水占用水总量的19%,生活用水占用水总量的7%。

旅游资源

池州区位优越,旅游交通便捷。池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北临长江,南接黄山,西望庐山,东与芜湖相接,是长江经济带上重要的滨江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面积8271平方公里,人口156万,辖贵池区、东至县、石台县、青阳县、九华山风景区。长江流经池州160公里,通江达海,承东接西,池州港是长江干线重点港口,是800里皖江外籍游轮、国内大型游轮进入“两山一湖”地区的定点停靠码头;纵贯市内的318、206国道和纵横交错的省道构成便捷的水陆交通,沿江、合肥—九华山—黄山、安庆—东至—景德镇等高速公路通车在即,铜陵—九江铁路货物列车已于近日通车;筹建中的九华山旅游国际机场已取得实质性进展,对外立体交通网络正在形成。

池州山水洞俱全,旅游资源丰富。池州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也是全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池州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和《中国21世纪议程》地方试点地区,是安徽省旅游资源最集中、品味最高的“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游客进入“两山一湖”区域的重要出入口。

池州境内以九华山为中心,分布着大小旅游区300多个,其中有4处国家级旅游品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区、国际性佛教道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九华山;被誉为华东“动植物基因库”的国家级野生动植物保护区—牯牛降;被誉为“中国鹤湖”的国家级湿地珍禽自然保护区—升金湖;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九子岩。还有首批4个国家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以及平天湖国家级水上运动训练基地和杏花村等人文景观,是理想的休闲胜地。

池州佛教文化特色鲜明,源远流长。闻名遐迩的九华山是以悠久的佛教文化和自然景观为特色的山岳型风景区。公元719年,新罗国(今韩国)国王近亲金乔觉(法号地藏)渡海来唐,卓锡九华,苦心修行75载,于99岁圆寂,其生前逝后各种瑞相酷似佛经所载的地藏菩萨,僧众们便认定他是地藏应世,九华山遂被辟为地藏菩萨道场。地藏菩萨立下了“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宏大誓愿,是大愿菩萨,他能帮助信众实现各种美好的誓愿。其后僧众云集,寺院日增,特别是明清以来,香火之盛甲于天下。

九华山现存寺庙99座,其中全国重点寺庙9座,省级重点30座。现有僧尼千余人,历代保存下来的大小佛像万余尊,各类传世文物2000余件。九华山历代高僧辈出,从唐至今自然形成了15尊肉身菩萨,现可供观瞻的有5尊,其中百岁宫无暇和尚真身被明代崇祯皇帝赐封为应身菩萨,1999年发现的仁义师太肉身是世界上唯一的比丘尼肉身。肉身不腐已成为生命科学之谜,更为九华山增添了一份庄严神秘的色彩。

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园区

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认真贯彻落实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园区为抓手,突出重点,扎实工作,全区和谐劳动关系园区创建工作不断推向深入,园区企业用工环境不断提升。

一是规范企业用工管理,加大劳动法律法规宣传。通过向入区企业提供规范的劳动合同范本,开展企业劳动用工情况专项调查,进行劳动合同签订大检查等一系列方式,促进园区企业用工进一步规范,更好地维护企业与职工双方合法权益,进一步改善企业用工环境,增强园区招商引资吸引力。二是加大企业工会组建力度,发挥基层工会维权作用。由市总工会牵头招聘了两名有一定社会工作经验的人员到开发区从事非公企业工会工作。截至目前,已组建37个基层企业工会,吸收会员1700多名,有效发挥基层工会的桥梁纽带和维权作用。今年上半年,开发区非公企业工会和劳动人事局对区内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进行了多次检查,并对最低工资、加班工资、工资增幅、劳保待遇、参加社会保险等情况进行详细登记,进一步规范了劳资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稳定了企业员工队伍。三是采取积极预防和调解措施,有效化解劳资纠纷矛盾。把解决企业员工工资拖欠问题作为重要工作,重点指导区内有关企业完善劳动合同签订工作,指导企业建立和完善工资支付制度。积极配合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开展了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和整治非法用工专项行动,全区企业工资支付情况总体良好,未发生大的工资拖欠事件。今年以来,共协调解决有关区内企业和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拖欠支付案件5起,结案率达100%。四是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努力提高低收入者生活水平。指导区内中小企业严格执行调整后的最低工资标准,努力提高低收入劳动者工资水平;及时转发有关通知,告知入区企业有关行业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行业人工成本信息;在开发区编制的《投资100问》和开发区网站上刊登有关行业工资参考价,对落户园区的投资企业合理确定职工工资水平发挥了指导作用。

税收优惠政策

1.生产性企业,经营期在10年以上的,从获利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2.先进技术企业,按第1项规定减免企业所得税期满后,仍为先进技术企业的,可按税法规定的税率延长三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减半后的所得税税率低于10%的,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3.产品出口企业,按第1项规定减免所得税期满后,凡企业当年出口产值达到企业产品产值70%以上的,可按现行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减半后的所得税税率低于10%的,按10%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4.外商投资企业的外方投资者,用其在区内投资所得的利润,在区内继续扩大再生产或投资兴办企业,且经营期不少于5年的,经批准,可按其再投资部分一缴纳所得税款的50%予以扶持,其中再投资用于先进技术项目或产品出口项目的,可按再投资部分已缴纳所得税款的100%予以扶持。

5.免征地方所得税。财政扶持税收优惠政策。

招商项目

金属加工类

年产5万吨电解锌项目 特种漆包线项目

高性能高精度铜板带项目 年产5000吨铜箔项目

铅酸蓄电池项目 年产2万吨钢格栅项目

铜管材加工项目 年产5万吨纳米锌系列产品项目

年产100000吨高精度铜板带项目 年产7000吨铸造管件项目非金属开发及建材类

年产30吨钙肥项目 年产10800吨木塑复合材料制品项目

年产1.2万吨钙塑空心板项目 新型墙体材料格构板项目

无机新材料项目 中高档多材性门窗系列项目

活性炭生产项目 挤出模具项目

年产40万吨精制硅粉项目 年产1000吨塞隆复合材料项目

花岗岩石材加工项目 年产4万吨活性氧化钙项目

年产30万立方粉煤硅酸盐混凝土砌块生产线 年产10万吨漂白竹浆板生产项目

年产10万吨白云石耐火材料项目 林板一体化项目生物制药及食品加工类

双歧乳酸益生素项目 九黄精天然植物氨基酸饮料

棉蛋白综合加工项目 生态茶精制与茶饮料开发

果蔬丹项目 年产6400吨脱水蔬菜生产线轻工纺织类

高级真丝面料生产项目 宽幅弹力及免烫织物项目

年产1400万米高档布料项目 宽幅灯芯绒坯布项目旅游及服务贸易类

平天湖旅游休闲度假区 池州旅游商品展示交易中心

池州客运中心项目 池州江口开发区江口现代物流中心项目基础设施类:

池州开发区道路网建设工程 池州开发区管道燃气工程

池州开发区标准厂房建设工程 池州开发区流坡矿石专用码头项目

池州港新港区二期工程 沿江大道建设项目电子产业类:

年产100万平方米偏振片生产线 SOT--23新型片式封装晶体项目

年产18亿只新型片式封装电子元器件项目 年产100万台汽车音响及电子产品项目

年产1000吨磷铜球项目 新型光源--发光二极管(LED)开发

区内企业

池州市久泉物资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省池州泰成实业有限公司 池州市东晨矿业有限公司

池州市银龙科技饲料有限公司 安徽电联票务印刷有限公司 池州华宇汽车物资贸易有限公司

新九华通讯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池州王中王绿色食品有限公司 池州市恒通燃料有限公司

池州迈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池州中侨汽车出租有限公司 安徽扬子矿业有限公司

池州双州塑编有限责任公司 池州九华野葫芦开发有限公司 梧州市海利食品厂池州分厂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23:1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