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池州精神
释义

这就是池州精神———就是吃尽千辛万苦、踏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的艰苦创业精神;就是隐忍坚强、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负重拼搏精神;就是敞开胸襟、海纳百川、拥抱世界的开明开放的精神;就是扎实苦干、解放思想、求新求变的务实创新精神。

池州简介

池州市是安徽省的一个省辖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北临浩荡长江,南接雄奇黄山,是长江南岸重要的滨江港口城市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安徽省"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市生态环境良好,经济与人口、环境协调发展,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

池州是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全国十六个地方试点之一、“生态安徽”建设试点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安徽省园林城市、中国傩文化之乡。

池州是长江经济开发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池州港是长江干线重点港口之一,为一类开放口岸。池州自古就有"江南鱼米之乡"之称,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优质棉、出口红茶、茧丝绸和速生丰产林基地。野生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仅中药材就有1300多种。已探明有工业开采价值的矿藏40余种,其中铅、锌、锑、锰等有色金属矿产储量居安徽省首位。

池州精神内涵

改革开放30年来,池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展现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谱写了许多可歌可泣动人诗篇,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头脑风暴冲击和洗涤,初步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池州精神”,也就是艰苦创业,负重拼搏,开明开放,务实创新的精神。

艰苦创业

1988年,池州地区复建伊始,穷山恶水,百废待兴,条件十分艰苦。许多选调干部都是提着一个包赶赴池州,在极其简陋的办公场所和办公设施条件下,与当地干部一道,就匆匆忙忙地带领群众开启了艰苦创业之门,走上了艰苦创业之路,治山治水,修路筑堤,规划城区蓝图,推进旧城改造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多渠道争取资金和大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打造“大九华”和“生态经济”品牌,积极发展工业,着力加强生态农业,不断推进科教兴国,努力促进社会各项事业振兴和协调发展,可谓创业之艰难,干群之辛苦,为池州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经过这些年全体干部群众的艰苦创业,池州逐渐走了良性发展的道路。

负重拼搏

池州经历“三撤四建”,1988年复建之时,底子薄,经济总量小,地市相比,差距大。作为复建地区,上级党委政府及其领导要求高,池州的干部群众期望大,而现实的基础和条件与时代要求和实际发展的迫切需要存在巨大的矛盾,可见压力之大,任务之重。然而,池州干部群众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负重拼搏,敢于拼搏,善于拼搏,用较短的时间逐渐缩小了与兄弟地市之间差距,很多方面还跨进了全省先进行列。

开明开放

开明开放,是池州精神的最鲜明的时代特征。改革开放,给池州注入了无限的生机、活力和动力。历届市委、市政府都高度重视解放思想,组织开展一轮又一轮的解放思想大讨论,从解放思想入手,引发头脑风暴,屏弃那些不合时代发展要求、制约科学发展的旧观念、旧思想,不断打破束缚人们头脑的一些旧的条条框框,用适应时代潮流和全球发展的战略眼光,开明开放广阔胸襟和与时俱进的精神,确立发展目标,制定发展规划,落实发展措施,不断推进池州的科学发展。

务实创新

解放思想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更好地坚持实事求是,务实创新,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科学发展,实现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繁荣与进步,实现全体人民群众共同富裕。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就要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务实创新,按照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想问题、办事情,并结合池州市情和客观实际,订目标、搞创新、抓发展。池州历届市委、市政府一直坚持在解放思想中坚持实事求是,务实创新,促进发展;在务实创新,不断发展中进一步解放思想,更好地落实实事求是。形成了良性互动,相互促进、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良好态势。例如,池州先后提出了“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打‘生态牌’,走‘绿色路’”; “立足实际找优势,倾力打好‘三张牌’”;“ 工业强市、生态立市、旅游兴市、商贸活市”;“实力池州、活力池州、魅力池州、和谐池州”等符合池州市情和实际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充分体现既求是、又创新,勇于改革,与时俱进的精神。

艰苦创业,负重拼搏,开明开放,务实创新互为一体,构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的池州精神。这种精神,是池州人在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逐渐孕育而成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实践的深入,又将逐渐得到丰富和发展,必将逐渐成为池州文化的品牌和干部群众的宝贵精神财富以及不竭的动力源泉,必将激励一代又一代的池州人不断解放思想,不懈艰苦奋斗,继承和弘扬池州精神,推动池州科学发展。

当前,在举国上下开展学习科学发展观伟大实践活动中,进一步继承、丰富、弘扬和发展池州精神,全面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实质,用科学发展的理论武装头脑,对实现社会和谐,并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池州日报论池州精神

30年改革开放,20年沧桑巨变。当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驶入下一个20年、30年的时候,回望来路,勤劳和智慧的池州人不仅谱写了气势恢宏的创业史,而且铸就了一座高大的精神丰碑。

这就是池州精神———就是吃尽千辛万苦、踏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的艰苦创业精神;就是隐忍坚强、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负重拼搏精神;就是敞开胸襟、海纳百川、拥抱世界的开明开放的精神;就是扎实苦干、解放思想、求新求变的务实创新精神。

池州精神是池州复建20年来不懈求索、不断实践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20年来,池州人同心同德,共度难关,团结战斗,在改革发展的大潮中,把务实诚信、隐忍负重的淳朴民风,艰苦创业、吃苦耐劳的地域文化,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革命传统,融入致力改变池州落后面貌的实践中,凝炼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池州精神:艰苦创业、负重拼搏、开明开放、务实创新。这是池州人不甘落后、自强不息、不怕困难、坚韧不拔的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是池州人思变求上、锐意进取、负重奋进、扎实苦干的工作风范的集中彰显。艰苦创业,是池州的优良传统,是池州人优秀的政治品质;负重拼搏,是建设家乡的实际行动,是时代赋予池州人的历史使命;开明开放,是又好又快发展的保证,是池州人面向未来的旗帜;务实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池州人开拓未来的利器。

池州精神是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的强大精神力量。复建20年来,池州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探索具有池州特色的发展之路,始终坚持以思想解放为先导、把观念更新作为推动发展的头道工序,始终坚持夯实发展基础、致力改善基础设施等发展条件,始终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不断地推进开放深化改革,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的人民群众,闯过了一道又一道艰难险阻、破解了一道又一道发展难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业绩。池州20年的巨变,正是全市上下艰苦创业、负重拼搏、开明开放、务实创新的结果。从拎着皮包过江、在条件极为简陋的环境里工作生活到率领群众治山治水、建设家园;从带着项目跑省跑部、食不甘味、殚精竭虑到奋战在重点工程工地;从常年奔波在招商引资前沿、甘于奉献、无怨无悔到坚守在洪灾雪灾一线;从一轮又一轮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到一次又一次组织干部外出“洗脑”、出台政策全面优化环境……这一幅幅生动画面都凝聚着池州精神。正是靠着这种精神,百业待兴的池州从低起点快速起跳,从困境中实现奋起,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向着实力池州、活力池州、魅力池州、和谐池州的目标一步又一步迈近。

池州精神是团结和引领全市人民开创未来的一面精神旗帜。精神的力量是巨大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也可以变成物质。池州精神是池州的灵魂,是池州的核心竞争力,关系到池州的兴衰、事业的成败。池州精神是源于历史、契合时代、引领未来的核心理念,是意志品格和道德理想的凝练,是理想信念和人生境界的升华,是池州干群认同的精神价值和共同追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池州未来发展的任务更重、压力更大。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实现池州追赶跨越的宏伟目标,我们更需要振奋精神,鼓舞士气,激励斗志,开创未来。继承和弘扬池州精神,化历史的积淀为现实的启迪,对池州加快发展、奋力崛起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艰苦创业,才能成就大业;负重拼搏,才能闯关夺隘;开明开放,才能活力迸发;务实创新,才能开拓奋进。让我们高擎池州精神的大旗,万众一心,凝心聚力,抢抓机遇,迎接挑战,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以坚定的信心、必胜的信念,续写下一个20年、30年的辉煌篇章。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23: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