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拾贝集 |
释义 | 图书信息书 名: 拾贝集 作 者:周有光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 2011-3-1 ISBN: 9787510031717 开本: 16开 定价: 28.00 元 内容简介本书收录了周有光先生的近百篇文章,是继《朝闻道集》后这位106岁的世纪老人最新的研究心得,以及他近年积累的读书笔记和摘抄,他定名为《拾贝集》,昵称它是一本“休闲读物”。 然而,虽谦称“休闲”,但与《朝闻道集》一样,周老以他独特的风格对人类文明和中外历史经验教训进行了新的审视,对国家、社会和文化发展深层次的问题进行了理性的反思。这些文章平实而高远,简练而睿智,有的几乎达到了见所未见、思所未思的境界,充分体现了周老超然物外的胸襟和气度,开阔而深邃的世界眼光和历史眼光。 本书共分为三辑:清流拾贝、浊浪淘沙、以史为鉴。文章虽短小精悍却汪洋恣肆,平淡如水而意蕴深厚;句句真话,字字珠玑,兼顾知识性和趣味性,体现了这位百岁学人的赤子之诚。 作者简介周有光,1906年生于江苏常州。1923—1927年,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和光华大学。 1928—1949年,任教光华大学、江苏教育学院和浙江教育学院;任职新华银行,由银行派驻美国纽约。1949年回国,担任复旦大学经济研究所和上海财经学院教授。 1955年参加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会后担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研究员和委员。参加制订《汉语拼音方案》、《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聋人手指字母方案》。国际标准化组织投票认定,汉语拼音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ISO 7098)。 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翻译《不列颠百科全书》的中美联合编审委员会中方三人之一。提倡现代汉字学和比较文字学。出版《汉字改革概论》、 《世界文字发展史》、 《比较文字学初探》、《朝闻道集》等语文专著30余种,发表论文300多篇。1989年离休。 目录增订版编辑前言 原版前言 第一集 清流拾贝 第二集浊浪淘沙 第三集以史为鉴 附录 试读章节第一集 清流拾贝 101窗外的大树风光 我在85岁那年,离开办公室,回到家中一间小书室,看报、看书,写杂文。 小书室只有九平方米,放了一顶上接天花板的大书架,一张小书桌,两把椅子和一个茶几,所余空间就很少了。 两椅一几,我同老伴每天并坐,红茶咖啡,举杯齐眉,如此度过了我们的恬静晚年。小辈戏说我们是两老无猜。老伴去世后,两椅一几换成一个沙发,我每晚在沙发上曲腿过夜,不再回到卧室去。 人家都说我的书室太小。我说,够了,心宽室自大,室小心乃宽。 有人要我写“我的书斋”。我有书而无斋,写了一篇《有书无斋记》。 我的座椅旁边有一个放文件的小红木柜,是旧家偶然保存下来的遗产。 我的小书桌面已经风化,有时刺痛了我的手心;我用透明胶贴补,光滑无刺,修补成功。古人顽石补天,我用透明胶贴补书桌,这是顽石补天的现代版。 一位女客来临,见到这个情景就说,精致的红木小柜,陪衬着破烂的小书桌,古今相映,记录了你家的百年沧桑。 顽石补天是我的得意之作。我下放宁夏平罗“五七干校”,劳动改造。裤子破了无法补,急中生智,用橡皮胶布贴补,非常实用。 林彪死后,我们“五七战士”全都回北京了。我把橡皮胶布贴补的裤子给我老伴看,引得一家老小哈哈大笑! ……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