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十里望村
释义

十里望村位于禹城市城区西部,乡政府驻地北部2.2公里处。该村南有一土丘,相传为大禹治水时途经此地,为观察水势而筑之。站在此土丘(又称“具丘”)之上可了望十里之遥。故得村名为“十里望”。

相传在遥远的古代,东海龙王为扩大地盘,发洪水淹没了土地,当地老百姓都逃到地形高亢的地段避难。时华夏族首领尧派鲧率众治水。鲧采取堵挡的方法治理洪水,多年未见成效。尧禅位于舜后,舜帝又起用鲧的儿子禹继续治水。禹来到今禹城西十里望村南,驻足察看水情。为使禹高瞻远瞩,徒众随筑“高十仞、广倍之”的土山一座。禹登上土丘往东一看,望见了舜帝挖井的善村(卧牛镇),问当地百姓:“此地距善村多远”?百姓回答:“整十里地”。禹说:“这里就叫十里望吧”。禹带领百姓挖沟开渠,疏堵洪水,经过数载搏斗,洪水终于退去,百姓开荒种地,重建家园,禹城一带变成了大平原。明代,当地百姓在小土山上修建一亭阁,起名“禹迹厅”,清代重修时改称“禹王亭”。亭内立禹王塑像供人们瞻仰、怀念。

1995年,社会各界积极捐款,提供文物史料,决定重修禹王“圣迹”。1997年,座落在十里望村南部的“禹王公园”竣工。21世纪之初,再次整修禹王公园。今该公园占地136.5亩,坐北朝南,园内有禹王大殿、东西配殿、钟楼、鼓楼、碑廊、具丘遗迹、禹王亭和人工湖等。“禹王大殿”坐落于公园北侧,明清建筑风格。殿内正中塑禹王坐像。其后塑玉女像两尊,手持风扇侍立两旁。曾协助大禹治水的四位大臣皋陶、伯益、后稷、启的塑像排列两侧。壁上镶嵌有大禹治水的木刻画。公园北门是龙山文化遗址“具丘山”,具丘山东北侧,有一高约10米、面积约40平方米的土制平台,台上建有高约8米的“八角形禹王亭”。16根朱红立柱擎起亭顶,亭顶内壁四周绘有大禹治水的故事。近年来,到禹王公园瞻仰大禹神像的国内外游客逐年增加。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5 1: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