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圣菲力普从马尔斯战神祭台上赶走恶神 |
释义 | 【名称】圣菲力普从马尔斯战神祭台上赶走恶神 【类别】油画 、 名画 【年代】 【作者】腓力比诺·利比 【规格】 【属地】 【简介】 腓力比诺·利比(约1457~1504)是15世纪佛罗伦萨那位风波四起的僧侣画家腓力波·利比的儿子,也是佛罗伦萨著名的祭坛画大师。他的早期画风追随波提切利,后来在创作上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利比的人物形象比他的老师更强烈,更富有人情味。还在1484年,他就在勃朗卡奇礼拜堂完成了马萨卓中途搁下的一幅壁画,绘画上的初露头角,使教会人士分外注意。 腓力比诺·利比的主要作品完成于15世纪80年代,其中有《圣母与圣徒》(1486年,现藏佛罗伦萨乌齐菲美术馆)、《圣母向使徒贝纳尔显灵》(现藏佛罗伦萨巴第阿教堂)等,这一幅祭坛画《圣菲力普从马尔斯战神祭坛上赶走恶神》,约作于15世纪末叶,是属于他后期最成熟的作品之一。 这幅画的题材是象征性的,画上讲古罗马战神祭坛,长期被恶神占领,因此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悲惨境遇不堪忍受。基督徒圣菲力普奉上帝之命,驱走了恶神,让战神恢复他本来的英雄位置。这时,罗马一战士跳上高坛,右手举起新的火炬把,表示胜利,歌颂了人民的意志力量能战胜邪恶的精神。它象征佛罗伦萨政治危机与社会动荡的那个时代,希冀有一位圣者来扭转乾坤,使意大利从灾祸中获得解救。 这种题材已带有某种矫饰性质,它既不肯定基督教的正统观念,也不否定异教文化对人民思想的影响,目的在于利用人民熟悉的传说,渲染于祭坛,以达到信仰的目的。 腓力比诺·利比的这幅画展示了画家寻求表面效果的艺术性格。所以,他的画风对于16世纪托斯坎尼风格主义(也称矫饰主义)画家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 腓力比诺·利比的造型功力较深,色彩表现力丰富,就这方面要大大优胜于他的父亲。尽管如此,他仍不能和其父亲的艺术价值相比,因为前者处于一个人性觉醒的时代,而其儿子则处于一个多思和焦虑的时代。此画原为佛罗伦萨圣马利亚新教堂所绘。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