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诚信档案 |
释义 | 定义拼音:chéng xìn dàng àn 英语:File integrity 诚信是社会发展、社会和谐的基础,围绕打造诚信,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在全国范围内的各个领域建立了各种诚信体系。树立诚信理念,营造诚信环境,建设诚信体系,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把这种体系称为诚信档案。 分类由于诚信档案是个综合性的概念,所以根据不同分类,也就产生了各种不同的诚信档案。 按诚信档案的对象分类:一般分为个人诚信档案和企业诚信档案、团体组织诚信档案、政府诚信档案等,企业、个人银行的诚信档案有很多组成部分: 1.水电缴纳情况。 2.通信费缴纳情况。 3.银行按揭款缴纳情况。 大学生诚信档案 “诚信”是一个社会赖以存在的道德基础。作为高素质人才的大学生,如果连最起码的社会道德都不具备,那么就是教育的失败,也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失败。3月11日,全国政协委员、沈阳何氏眼科医院院长何伟建议,应该重视在大学生中加强诚信教育。 2008年,一所高校对大学生作弊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有52.4%的学生认为作弊很普遍,37.2%的学生认为作弊是取得好成绩的捷径。另外,大学生中出现的毕业论文抄袭剽窃,恶意拖欠学费、不履行助学贷款承诺,求职时伪造就业材料、频繁违约等现象,都损害了他们的群体形象。 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帮助学生树立“人无信不立”的信用道德观念,让他们懂得,诚信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是经济社会的道德底线。通过建立健全大学生诚信档案,形成并完善有效的记录机制。内容应包括:大学生本人承诺书、学生的个人基本情况、品行说明、学习成绩、健康状况、经济状况、信用记录等。学生在建立档案的第一时间,要在诚信承诺书上签字,树立起诚信的观念。基于诚信档案,对学生诚信状况按级别科学分类,定出可操作的量化考核标准,建立诚信测评体系。在高校成立相应的大学生诚信度的评估部门,构建大学生诚信度测评体系等。 危害及影响1、诚信缺失带来的危害加剧了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关系。 经济生活中的信用缺失正在向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蔓延,严重败坏社会风气。 阻碍了正常的信用交易,与正常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背道而驰。 严重破坏我国的对外形象,给长期利用外资带来消极影响,并削弱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阻碍我国拉动内需实现经济增长政策的实施,制约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的一体化进程。 严重破坏了社会的和谐,加剧了人们的冷漠。 2、诚信缺失严重影响经济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对“诚实守信”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然而我国目前社会信用制度基础建设则落后于这种要求,突出的表现就是信用制度缺位。不能不看到,当前诚信缺失问题已经由经济领域扩展到政治、文化、教育各个领域,诚信问题已经由道德范畴上升到法制范畴。 具体表现: 不能按游戏规则办事;中介服务机构造假;拖欠工资;社会信用缺失严重,危害了正常的社会秩序,破坏了市场经济有序运行,已成为社会公害。从一般的信誉失范,不讲信用,到严重的欺诈犯罪。各种失信行为从出现到蔓延,充分表明,中华民族“童叟无欺,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正在受到冲击。社会信用缺失对市场经济发展的障碍之大,对人们思想腐蚀之深,已经到了引起全社会高度重视并着手整治非解决不可的程度。 考试诚信档案中国教育部对外宣称,以参加国家教育统一考试的违规事实及处理结果为主要内容的“考试诚信档案”,从2008年6月起将记入高考考生电子档案并提供给有关高校,作为高校是否录取考生的重要依据之一。这在高考史上还是第一次。 1、考试诚信档案 - 事件直击中国教育部对外宣称,以参加国家教育统一考试的违规事实及处理结果为主要内容的“考试诚信档案”,从2008年起将记入高考考生电子档案并提供给有关高校,作为高校是否录取考生的重要依据之一。这在高考史上还是第一次。 2、考试诚信档案 - 诚信档案参加全国统考考生考试诚信档案的主要内容为考生参加全国统考发生违规行为的简要事实及处理结果。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负责采集、确认本地区考生的考试诚信记录信息,并建立相应的参加全国统考考生考试诚信档案数据库。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