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澄迈驿通潮阁二首
释义

1.第一首第一句“倦客愁闻归路遥”,开门见山点明诗人心境和处境,直接抒发思乡盼归之情;第二首化用典故抒发浓烈的思乡之情。2.这两首七绝,虽然都是书写羁旅思乡的愁怀,但前一首以景写趣,诗人“贪看”白鹭横飞、凝然不动的身影,显得清雅悠闲;而第二首以景写情,翘首北望,以远渺之景抒写对故乡的怀念之情,情感炽热绵长。

作品名称:《澄迈驿通潮阁二首》

创作年代:宋朝

作品出处:苏轼诗集-卷二十五

文学体裁:词

作者:苏轼

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澄迈驿通潮阁二首

【创作年代】宋朝

【作者姓名】苏轼

作品原文

倦客愁闻归路遥,眼明飞阁俯长桥。

贪看白鹭横秋浦,不觉青林没晚潮。

余生欲老海南村,帝遣巫阳招我魂。

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

摘要

正元符三年庚辰(1100)五月,东坡被命移廉州安置,六月二十日渡海。此二诗离儋耳过澄迈时所作。

作品注释

招我魂:引典,《楚辞-招魂》上说,上帝可怜屈原的灵魂脱离了他的躯壳,叫巫阳(古代女巫名)把他招回。

澄迈驿——设在澄迈县(今海南省北部)的驿站。

通潮阁——一名通明阁,在澄迈西,是驿站上的建筑。

贪看——白鹭在秋浦上飞翔,视线久久追随着白鹭移动。

帝——天帝,巫阳——古代女巫名。《楚辞·招魂》:“帝告巫阳曰:‘有人在下,我欲辅之。魂魄离散,汝筮予之。’(巫阳)乃下招曰:‘魂兮归来!’”

“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这两句说,在遥远的鹘鸟飞没的尽头,连绵横亘的青山细如发丝,那里就是中原大地。青山远望,其轮廓仅如发丝一样。形容极其遥远。 杳杳,这里有无影无声的意思。

鹘-一种鸟鹰

中原,可用来泛指故国河山

元符三年(1100)五月,苏轼受命移廉州(今广西合浦县)安置。六月赴廉途中作此诗。这两首诗着意抒发思乡盼归的心情。黄庭坚曾称赞苏轼的诗“气吞五湖三江”,而“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正显示了苏诗特有的磅礴气势。虽写悲伤之怀,却不流于颓唐委顿,画面疏朗,笔力雄放。当年,诗人登临飞阁,澄江迈岭尽收眼底。南眺澄水滚滚,长桥卧波;北望琼州海峡,汹涛澎湃;极目中原,犹如一丝头发漂浮水天之际。这怎不使风烛残年的诗人“愁闻归路遥”而“欲老海南村”呢?幸而“帝遣巫阳”,要把诗人招回去了。

前人称苏诗“清雄”,这两首即是代表作之一。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的散文家。他是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的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刺新法下御史狱,遭贬。卒后追谥文忠。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

作品赏析

作者被贬海南遇赦,心情愉快,以此自比。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23:5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