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生题死对 |
释义 | 生题死对 生题死对,是指关于明代大文学家金圣叹,生前未能吟对的对联,而在临刑之前突然以对的典故——成为文坛千古佳话,其中不免有遗憾之味道。金圣叹(1608—1661),名采,字若采,明亡后改名人瑞,字圣叹。一说本姓张,名喟。吴县人。清初文学家、文学批评家。 金圣叹,据说出生时,孔子的塑像发出了叹息,所以叫金圣叹了。相传,金圣叹到金山寺闲游,寺宇长老出对子难他:半夜二更半,金圣叹一时对不上,不欢而去。后来,因哭庙案被杀(为人狂放不羁,能文善诗,但绝意仕进,以读书著述为乐。顺治十八年(1661),清世祖亡,哀诏至吴,大臣设幕哭临,当时有诸生百余人哭于文庙,上揭帖请逐酷吏县令任维初。金亦参与其事,遂以倡乱罪处斩,妻子家产籍没。),临刑时,正是中秋佳节,猛然想起长老出句,对出了下联(墓葬在藏书五峰山下博士坞,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历史上称为“生题死对”。 半夜二更半[金山寺长老] 中秋八月中[金圣叹] 斥责“犯上 作乱”,释“水浒”之名为“恶之至,迸之至,不与同中国”。生题死对,“半夜二更半,中秋八月中”——玄奥解析:这是明末清初文学家金圣叹作的对联。上下句对称。二更半正好是半夜的时候,而八月中也恰巧为中秋时节,赏月一般都在夜晚的时候,虽然不是半夜起来赏月,但二者至少在环境上达到一致——都在晚上的时候。且每句的最后一个字的音调.符合抑扬顿挫的要求,读起来朗朗上口,也能体会到其中的巧合之意境。这个妙在半字,二更半时半夜,中秋节是八月十五,也是半。 对联妙在中间——半夜就是两更半.中秋就是8月15.也是在中间。半夜二更半,中秋八月中——半夜对中秋、二对八、更半对月中。 金圣叹在“哭庙”案被冤杀的三年前,刚刚批点完了《水浒传》、《西厢记》,便走进报国寺信步小憩。一天夜里,已批书成癖的他,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到了半夜乃毫无睡意,便披衣秉烛去见寺里方丈,想借佛经予以批点。鹤发童颜、长须飘飘的老方丈得知其来意后,慢条斯理地说:“想批书可以,我有一个条件在先,我出一联,如你能对出,即取出佛经让你批点,否则请恕老僧不给脸。”当时正值半夜子时,忽听外面“笃笃”几声梆子声,老方丈灵机一动,脱口说出了上联。可金圣叹冥思苦想,绞尽脑汁,就是对不出下联来,只得抱憾而归,一直郁记在心。三年后,金因“哭庙”案被判斩杀。刑场上,刚逾知天命之年的金圣叹,泰然自若,临刑不惧,昂然地向监斩索酒酣然畅饮,边酌边说:“割头,痛事也,快事也;割头而先饮酒,痛快痛快!”其心爱的儿子痛不欲生,呼天抢地、泪流满面地赶到刑场,与慈父诀别。他看见儿子哭得泪人似的,劝慰道:“别哭了,告诉我今天是什么日子?”儿子哽咽着说:“八月十五日,中秋。”听到“中秋”二字,金圣叹突然仰天大笑,高兴地说:“有了!有了!……中秋八月中。”并要儿子马上去报国寺告诉老方丈,他对出了下联。可是,一代文坛巨子,再也不能为佛经批点了。 金圣叹博览群籍,好谈《易》,亦好讲佛,常以佛铨释儒、道,论文喜附会禅理。评点古书甚多。称《庄子》、《离骚》、 《史记》、 《杜诗》、《水浒》、《西厢》为“六才子书”, 拟逐一批注,但仅完成后二种,《杜诗解》未成而 罹难。其著作据族人金昌叙录,有“唱经堂外书”, 包括《第五才子书》、《第六才子书》、《唐才 子书》、《必读才子书》、《杜诗解》、《左传释》、《古传解(二十首)》、《释小雅(七首)》、《孟子解》、《欧阳永叔词(十二首)》;“唱 经堂内书”,包括《法华百问》、 《西城风俗 记》、《法华三昧》、《宝镜三昧》、《圣自 觉三昧》、 《周易义例全钞》、《三十四卦全钞》、《南华经钞》、 《通宗易论》、《语录 类纂》、《圣人千案》;“唱经堂杂篇”,包括《随手通》、《唱经堂诗文全集》。多属未竣稿,或只存片断,或全佚。部分作品收入今传之《唱经堂才子书汇稿》中。 金圣叹的主要成就在于文学批评,评点很注重思想内容的阐发,往往借题发挥,议论政事,其社会观和人生观灼然可见。金圣叹已提出了较有系统的小说戏曲创作理论。判定《水浒传》 后50回系罗贯中“横添狗尾”,故尽行砍去,自称 得“贯华堂古本”无续作,又伪造施耐庵序于前。 遂成今传的70回本。又断言《西厢记》第五本非 出王实甫之手,也是“恶札”,故截去而以《惊梦》收尾。金圣叹还节评《国语》、《国策》、《左传》等书。金圣叹又能诗,有抄本《沉吟楼诗选》传世。 今有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9月版《金圣叹全集》。金圣叹有诗集《沉吟楼诗选》。 生题死对,与此联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 一夜五更,半夜五更之半, 三秋八月,中秋八月之中。 千江有水千江月, 万里无云万里星。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宵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金圣叹评《水浒》第四十四回联批: 李逵忽然有假; 宋江到底无真。 宋江爷生不如死; 李逵娘死贤于生。 李逵取娘,村中遇鬼; 宋江取爷,寨里见神。 宋江爷不忍见活强盗; 李逵娘不及见死大虫。 李逵遇鬼,只见两板斧; 宋江见神,受三卷天书。 宋江遇玄女,是奸雄捣鬼; 李逵遇白兔,为纯孝格天。 李逵取娘归时,带两只真虎; 宋江取爷还时,携三卷假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