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生态公民
释义

栏目摘要: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云南卫视《自然密码》栏目将于2010年5月12日推出环保公益节目《生态公民》,倡导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健康文明的生活。作为省级卫视中唯一的生态栏目,《自然密码》栏目通过制作环保公益节目率先提出大国公民要做生态公民的概念。引导人们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用实际行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这是中国共产党对子孙后代和世界负责的庄重承诺,也是云南卫视“绿色人文”价值体系下首要践行的方略。

栏目概述

云南卫视《自然密码》

我们都知道蜂巢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之一,它用料最节约、结构最坚固、空间最合理。云南卫视《自然密码》栏目的LOGO由蜂巢演绎而来,每天晚上18:06, 40分钟的《自然密码》会准时约会观众。经过两年多的成长,《自然密码》已经成为全国35家省级卫视中知名的生态栏目,收看这个栏目对于人们来说远不只是观赏,还可以感悟自然之道。

和频道的其他节目一样,《自然密码》栏目把“绿色人文、经典品质”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并提倡绿色收视。2010年5月,《自然密码》秉承一贯的节目追求,特别策划推出了《生态公民》系列节目。率先提出“大国公民要做生态公民”概念。当下,媒体借助于一切机会设置议题,我们能说出有哪一个街谈巷议的话题不是来自媒体吗?恐怕很难。电视能够建构话语场,设置议题,引导社会舆论。就《自然密码》而言,她设置的主要议题就是:大国公民要做生态公民。倡导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倡导健康生活方式,这就是栏目担当的媒体责任。

环保公益节目《生态公民》系列由《直面危机》、《饮水思源》、《饮和食德》、《要时尚更要高尚》、《只消费不浪费》五集构成。节目邀请了以犀利雄辩著称的媒体评论员司马南作为节目嘉宾,以演播室评论的形式推进节目,揭示地球生态和自然环境日益恶化的现实,反思人类自身的行为方式,配合精心编辑的视频,唤起观众的生态道德意识,呼吁每个人都以身作则,成为生态公民,共建和谐社会。

作为省级卫视中的一员,云南卫视推崇绿色人文。绿色人文不仅仅是一个自然生态概念,也是一个社会生态概念,其实质就是“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促使和增强大家对绿色、健康、人文话题的关注。通过环保公益节目《生态公民》,云南卫视告诉观众一个大国崛起的背后,离不开国民对责任的深刻认识。启发人们进一步思考,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应该培育怎样的国民情怀,认识到只有具备了起码的生态素质,才配得上大国公民的称谓。

创作背景

随着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日趋加深,生态道德问题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倡导生态道德,已成为很多国家解决生态问题的重要途径。我国环保事业的实践证明,解决生态问题不仅要靠科技的、经济的、法律的和行政的手段,还要靠道德的手段。更好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立足点:人们合理节制自己对自然环境的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和我国严峻的生态形势,人们在深刻反思自己的观念和行为时,也从人与资源、人与环境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刻的道德思考。毫无疑问,这是人类认识上的一次飞跃。那么,当代中国生态道德问题的实质是什么呢?就是人们应当如何运用科学理性和道德规范来指导、约束自己的需求,提升自身的文明水平,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这也是我们研究和推进生态道德建设的基本立足点。

人类对自然的依赖,从根本上说,是出于人类自身生存的需要。生态道德作用的对象不是“物”,而是“人”。只有解决好节制人的过度需求的问题,才能解决好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问题。

造成当前生态危机的原因,从根本上可以归结于人的欲望和行为的畸形发展。纵观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一些人由于受享乐主义和极端利己主义价值观的影响,沉溺于那些既无益于身心健康,也无益于自然生态平衡的“享受性”生活方式不能自拔。为此,他们暴殄天物,任意糟蹋自然资源。这种奢侈无度的生活方式对社会产生着不良的示范效应,加剧了人们急功近利的行为,使得生态危机日趋严重。

生态道德与消费。消费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体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领域。要有效解决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问题,人们就要在消费观念上进行深刻的革命,不仅要把人的消费行为同国家和社会相联系,还应同自然环境相联系;不仅要同当代人的需要相联系,还应同子孙后代的利益相联系。一是倡导适度消费,崇尚节俭生活。适度消费就是对环境友好的合理消费,它要求我们以获得基本需要的满足为标准,而不是鼓励对物质资源的无止境占有。无节制的高消费是一种脱离现实生存环境与合理需求的消费方式,它以享乐、挥霍为特征,使人们对物质与能量的消耗最终增加到自然界无法承受的程度,既有害于自然生态,也有损于健康。二是积极参与“绿色消费”,这应该成为人类实践消费道德的一种新境界。在消费过程中,我们应当自觉抵制对生态环境有消极影响的物质产品和消费行为,主动购买对环境友好、对健康无害的绿色产品,用正确的消费导向引导生产经营者向着保护生态环境的方向转变,在全社会大力营造生态道德的良好氛围和风尚。

节目中的生态语录

一、开短会也是环保

有的领导说

我先讲两句

王领导讲完

李领导说我再说两句

赵领导说我总结一下

好家伙他们仨每个人两个小时

六个小时就过去了

而且有人还在这儿抽烟

中间再加一顿饭

开会的人敢怒而不敢言

所以开短会的领导

您绝对是积德啊

二、小海豹与“贵妇人”的比较

您说是那种毛茸茸的

雪球一样的

瞪着晶莹的

一点杂质都不含的大眼睛

那个小海豹的形象可爱

更具审美价值呢

还是把它残忍地打死

然后把它皮毛剥下来

让搔首弄姿的女人披到身上

才好看呢

三、日本人对吃鲸肉的“执着”

鲸鱼肉有什么特别的味道吗

也没有

不吃你日本人会死吗

也不会

但是他就要吃

但是他吃就要捕

捕就要冒天下之大不韪

就要违反国际公约

就要和世界环保组织作对

四、人类的“黑洞“

在今天我们这个市场

一切以货币为中介的

以财富为终极目的的

这种幸福的追逐过程中

人类走进了一个死胡同

当女人需要绯闻来提高知名度

需要皮草来炫耀自己高贵的时候

当男人需要金子

大钻戒来表示自己身价

需要象牙来标明自己

家里家产万贯的时候

我以为这个世界疯狂了

分集介绍

第一集《直面危机》

电影《《阿凡达》的热映引起巨大反响,现实生活中的地震、海啸、飓风、暴雪、热浪等极端天气频频发生,地球怎么啦,科幻电影会不会变成真的现实?我们人类该何去何从?只有直面地球危机,肩负大国公民的生态责任,才可能拯救我们的家园。

第二集《饮水思源》

随着地球人口的增加,工业用水量的不断提高,水体污染,水资源匮乏的现象在各个国家和地区频繁出现。2010年,中国西南五省区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面临严重困难。深刻的教训告诉我们,饮水思源、爱护环境是每个地球公民的应尽责任。

第三集《饮和食德》

在饮食界有是这样一句俗话:“山中走兽云中燕,陆地牛羊海底鲜”,几乎所有的飞禽走兽都被列上了菜单,而鱼翅、猴脑、熊掌,象拔等则是很多人用于体现身份和地位的手段,而这正是导致许多野生动物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本片将揭示野生动物遭受的非人待遇以及它们艰难的生存状况,号召人们饮和食德。

第四集《要时尚更要高尚》

在物欲横流的时尚界,穿皮草、戴玳瑁等行为被烙上了时尚的标签,而在其光鲜亮丽的外表下隐藏着对动物的一桩桩血腥残杀事件。本期节目将揭露皮草背后的真象,让大家更客观地认识到——要时尚更要高尚。

第五集《只消费 不浪费》

“怎样建设节约型社会,怎样保持社会可持续性发展”,在地球资源日益匮乏的今天,这是关乎我们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我们无须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事,只需从身边小事做起,只消费,不浪费,做一名合格的生态公民,那么,和谐社会就不再遥远。

云南卫视《自然密码》栏目环保公益节目《生态公民》将围绕以上这些问题,与您一起寻找答案。

节目播出时间

《生态公民》系列节目全球首播时间:

2010年5月12日——5月16日 每日18:06

首播平台: 云南卫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5:5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