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生活价值教育
释义

生活价值教育计划

生活价值教育计划 (简称 LVEP) 的目的宗旨是为完整的个人成长提供行为准则及工具, 承认个人是由肉体、智力、情感及精神等方面构成的。

(Frow Steeman)

该项目的目标是:

--帮助个人认真思考各种价值观, 并将之应用到与他们自身、他人、团体及世界普遍相关的实际中去。

--就作出积极的个人或社会抉择, 进一步深化其理解、 动机及责任感 。

--鼓励个人选择自己的个人观、 社会观、 道德观及精神观, 并懂得使其提高及深化的实际方法。

--鼓励教育者和监护人将教育著眼于灌输学生人生的哲学, 由此促进他们全面成长、 发展及作出抉择, 使他们能够以尊重、 自信和意志与所处的团体结合起来。

生活价值教育的理念和方法

一个人一出生,就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从他的诞生、发展、成熟、延续直至死亡是一个生长的过程,是一个人生活历程的全部内容。当然生活并不仅仅是生理学意义上的,并不仅仅是指人的生命的内在潜能自然展开的过程,而且还包括人的知识、能力、个性,直至整个精神世界经验的过程。因此生活对于个体来说就可简化为被经验到的一切,个体的生活获得各种经验。而这种经验的增长、组织、更新就是广义的教育。因此教育离不开生活。杜威曾说“教育应当是生活本身,而不是生活的准备”。在杜威看来,教育并不是强制儿童静坐听讲和闭门读书,教育就是生活、生长和经验的改造。生活和经验是教育的灵魂,离开生活和经验就没有生长,也就没有教育。“最好使学校成为儿童真正生活的地方,并从中获得他感到高兴和有意义的生活经验”。可见,教育与生活是不可分离的。教育的过程就是不断更新与丰富生活经验的过程,就是不断获得进一步生活能力的过程。只有在生活中人的个性才能得到自由而真实的表现,也才能谈上经验的不断改造,因而教育即生活。

生活价值 教育计划之历史

生活价值教育 计划 (LVEP): 是一个国际性 教育计划。 是博乐门古 默丽思精神大学为庆祝联合国成立五十周年而设 的。 这个名为 “创造美好世界,分享我们 的价值” 的计划, 主要是发扬 12 种价值观, 主旨是要重建人类基本权利的信念。 在这包括人类专严及价值,并 纳入为联合国宪章宣言。

生活价值指南:是 “创造美好世界, 分享我们的价值 ”的国际计划中其中一部份, 这本指南所提供 的价值观见 证於 12 个核心国家, 给予学生个别不同的视野去创造及支持此正确的思想, 这包括, 促进及成立团体间 的各种活动及工作坊, 鼓励 学 校成立价值教育小组。 这类实用性教学方法就成为生活价值教育初阶 (LVEI) 的一种 灵感及动力。

生活价 值教育初阶 (LVEI) 成立於一九九六年六月。 当时有 20 位来自12 个不同国家的教育工作者到纽约的儿童基金 委员会 (UNICEF) 的总部开会、 讨论有关现今儿童之需求, 其日常活动中所经验的价值观。 让教育工作者可以融汇这系列价值观教学方法, 为学生在漫长的 人生路途上作一 个较好的准备。

以生活价值指南和 “儿童权益大会” 作主 导。 全球教育 工作者确认及赞同此系列以价值观为基础的教育 计划 作全球推介, 这包括发达及发 展中的国家。

生活价值教育工作者手册正式於一九九七年三月展开, 四 月下旬已在四十多个国家里 220 个地区成功开始课程, 至 今 已达七十一个国家, 教学活动已伸展到超愈一千五百个地区。

生活价值教育的永恒价值

21世纪人类面临着“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围绕这两大主题,教育将责无旁贷地承负起神圣的使命。直接促进世界和平与社会发展的“国际理解教育”和“终身发展教育”,作为新世纪新的教育范畴与内容,正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各国政府与各类教育机构乃至千百万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广泛研究与实践。“国际理解教育”的基础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非暴力国际十年(行动计划)”所共同倡导的“和平文化”;“终身发展教育”则是源于《德洛尔宣言》(1996)所阐述的“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生存”的终身教育理念。所谓“发展教育”并不是单纯是为个人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机会,而是要为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可持续发展铺平道路。无庸质疑,无论和平还是发展,其基础都是人类所共同拥有、共同恪守、共同追求的基本价值观。从这一意义上讲,今天实施怎样的生活价值教育,将决定未来的社会生活拥有怎样的价值。换个角度来说,“选择了一种教育就意味着选择了一种社会。”(引自《德洛尔宣言》)

为了适应上述需要,生活价值教育计划(Living Values: An Educational Programme, 缩写为LVEP)为教师、家长提供了系列教材,包括多种体验性的价值观主题活动、故事素材、案例与实践设计、测试量表等,以帮助儿童、青少年和成人探索并发展12项核心价值。这12项核心价值分别是:

合作、自由、快乐、诚实、谦虚、爱心、和平、尊重、责任、简朴、包容、团结。

根据不同对象,生活价值教育计划推出了《生活价值训练广场》,按3—6岁、7—12岁、青年、家长及教师培训等不同层次,构建起全新的教学体系。

国际理解与合作的结晶

生活价值教育计划的总撰稿人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戴安·泰尔曼(Diane Tillman)。全部教程可谓是国际理解与合作的精神产品,是60多个国家教育工作者在不同环境、不同文化背景对不同种族的儿童、成人、家长进行不同实践的结果,是迈入21世纪人类共同的价值理想付诸教育行动的结晶。作为第一部中文版教材,其中融入了生活价值教育计划在中国的实践,特别是通过北京教育学院“国际理解教育课题组”在北京地区长达5年的研究、培训、实验与本土转换,为教程充实了中国化的生动案例,注入了在中国实验取得的成功经验。

以联合国“生活价值教育计划”中国地区协调员卓德先生(Christopher Dranke)为首的英国、马来西亚和香港地区的专家教授,作为志愿者的卓有成效的奉献;北京地区60余所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实验校的创造性的实验;中国儿童活动中心的研究人员的参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为将行动计划转换为公共产品所做的努力……都为这套更新颖、更丰富的精品教材的诞生做出了弥足珍贵的贡献。

迎接挑战的共同行动

当全世界的教育工作者在努力营造“学习与创造、对话与沟通、合作与分享、理解与尊重、观爱与包容”的环境,迎来新世纪的曙光时,“贫穷、污染、冷漠、无知、偏执、歧视、冲突、暴力”却仍在我们栖息的地球上存在甚至蔓延,成为人类共同面对的挑战。

人类呼唤着和谐的社会生活

和谐的社会,基于和谐的人际关系;人际之间的和睦相处,则依赖于共同的价值准则。积极的人生经历促进良好价值的形成;良好价值的确立,又需要良好的生存环境(包括家庭、学校与社会环境)的保障。

人们渴望着弘扬积极向上的生活价值

然而在复杂的现实社会中,价值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是违背人的全面发展的陈旧僵化的教育,另一方面是膨胀的“物质、商品、媒体、网络”在误导孩子们陷入与良好教育相背离、与他们稚嫩身心的发展相对立的“异化环境”。

教育工作者应创造出充满价值的环境,把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渗透在知识、情感、态度的教育之中,使之身处其中的同学们感受到尊重、理解、关爱、帮助,从而获得安全感、幸福感、自信心与进取心。因此,联合国倡导的“生活价值教育计划”在全球60多个国家实施,“从娃娃的教育人手”,开展学前、中小学、高中直至成人的生活价值教育行动,并把行动的成果编制成系列教材,以此积极应对挑战。从各国实践的效果来看,生活价值教育使学生在理解、尊重、关心他人方面取得明显进步,与他人合作、解决同龄人之间冲突的能力有所提高,极端化、冲突性行为相应减少。

寓价值教育于主题活动和生活行为之中

价值不是空中楼阁般的观念,而是与现实生活(包括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相关联的活生生的行为。区别于传统德育教材的特色,生活价值教育紧紧围绕学生,设计吸引他们参与的课堂活动、个性化的指导和互动与合作。像针对3—6岁儿童的生活价值教育,就设计了适于孩子接受的游戏、歌谣、演唱、舞蹈等方式,让孩子参与想像、思索、活动、交流与创造。即便教师的讲解,也是辅助十肢体语言和教具,从感受、体验、互动入手,强化孩子们的真实理解。

例如:关于“和平”这一主题,教师出示不同的图片,提问:“手臂是做什么用的?”孩子们在演示与活功中得出结论:“手臂是用来拥抱的,手臂不是用来推撞的。”稚真的答案在童心里撒下了正确价值观萌生的种子。当孩子提出:“手臂也可用来保护自己和他人。”教师又因势利导,告诉孩子们:“和平的行为也包括对不和平的行为说‘不’。”进而又将“和平”与另一项价值主题“爱心”联系在—起,“爱心”包括爱自己、爱他人、爱大自然、爱整个世界;对他人要关怀,处理事要友善,对自己要有平和心态;平静地消除愤怒与对抗,平静地欣赏他人的成功、分享他人的幸福。

又如:“责任”既是关注自己份内的事,也是关心有需求的他人。宽容、帮助、公正、合作等等都是履行做人的天职。在3—6岁的孩子中,从“玩完玩具,放回原处”到“自己的东西自己整理”,从“自己洗手帕”到“打扫家中的角落”,从“做幼儿园的值日生”到“做爸爸妈妈的好帮手”……循序渐进地开展生活价值教育,让孩子从自身的责任,逐渐认识爸爸、妈妈、老师、医生、交通警察、消防队员的责任,最终明白每位社会成员都担负起责任,个人才能获得自豪感与满足感,世界才能变得更美好。

难能可贵的是,基于以上循序渐进的引导,教师创没出一个个贴近生活的情境,吸引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获得价值体验。学生感到:无论身体、语言、听觉(音乐)、视觉(动画)、营造情境、逻辑推理、自我认识、情感交流……都有自己亲身参与。

不仅学生,教师同样是价值教育行动的主体。北京地区参加实验的教师,首先经历了一场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大脑风暴”。在培训中,“想一想你生活中有积极意义的时刻,那时你的感受如何?那时你展示了何种价值?”“何种价值使你决定成为教育工作者?”“就教育工作而言,景吸引你的是什么?你最珍惜什么样的时刻与经历?”“什么是教师追求的价值?”一系列问题扣动教师的心弦,激活大家的思考:“怎样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开拓德育实践的新境界

正如北京课题组在行动计划实验过程中切身感受到的,价值教育应该而且事实上要贯穿于所有学科教学的课堂之中。值得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是,一旦缺乏科学有效的生活价值教育,任何正规教育都会因为缺乏目标、方向、动力而变得不完整。在当今教育中,无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与成人教育,这方面的缺憾或弊端已暴露无疑。例如,当前被家长、学校强调到极致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其中具有统帅作用的道德思维与价值判断能力的养成,反而很不到位。其实,任何学习行为的动因与归宿,恰恰依靠价值的认知、判断、选择与追求给予支撑与贯通。可现行的教育时尚,仅仅是靠“早熟”的功利思维或肤浅的趣味迎合。

因此,生活价值教育行动计划在中国、在北京还仅仅是开始。

况且,符合中国国情与各类学生接受心理的价值教育的难度也是相当大的。人们都可能遇到这样的情形:积极有意义的人生经历会带来快乐,会促成良好价值的形成;而痛苦的经历会使人产生反价值心理行为等。人们也不难理解:当一个人觉得自己身处异地,没有归属感时,就会以强烈愿望去重新认识自己。这种经历可以通过不息求索来体现,也可以通过反社会行为来体现。教师极为艰巨的任务则是:帮助学生摈弃失落的孤寂,发现自己的潜能,让每一颗星星都发出灿烂的光芒。

令人惊喜与振奋的是,价值教育的实践带来了又一项极具价值的成果,那就是教育观念与行为的变化。正如实验校的一位老师所说:“实验培训使我的教育观念改变很多——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从传授到启发,从师生关系到朋友关系,从命令、责备到活泼生动、充满笑声的课堂互动——这都是为孩子和成人所欢迎的。浓浓暖意的培训不仅使我们学到知识,使我了解了自己的价值观,而且还使我获得了良好的内心感觉。”更多的老师坚信“价值比知识更重要”,并发自内心地说:“我很骄傲成为生活价值教育计划在中国的首批实践者。”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0 15:08:38